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工伤伤残是指因劳动事故或职业病而产生的各种身体缺损或功能障碍,它是劳动者因受伤受病而招致的损失,包括经济损失、身体伤害以及功能障碍,而鉴定伤残等级是评估伤残程度,确定伤残鉴定结果的依据。
一、等级鉴定的基本原则
1、依据客观事实标准来衡量:伤残鉴定结果是依据客观事实标准来衡量的,而非主观评价规范。客观事实标准应当包括但不限于劳动能力、生理功能、职业行为、心理功能等。
2、受损机能程度为主:伤残鉴定应当以受损机能程度为主,而非受伤部位程度,作出正确的鉴定。
3、根据历史记录确定:伤残鉴定应当根据劳动者历史记录,结合伤害、症状与情况确定伤残等级,使每一位伤残病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二、工伤伤残等级
1、一级伤残:指由于劳动事故和职业病发作引起的身体伤害,致使劳动能力大大下降或完全丧失,但仍能够依靠自身劳动能力生活,或者能够从事轻体力劳动,但有残疾。
2、二级伤残:指由于劳动事故和职业病发作引起的身体伤害,致使劳动能力中等程度下降,可依靠自身劳动能力或少量营养补助,维持大部分日常新需求,但有残疾。
3、三级伤残:指由于劳动事故和职业病发作引起的身体伤害,致使劳动能力小幅度下降,可依靠自身劳动能力或有限营养补助,维持部分日常新需求,但有残疾。
三、鉴定标准
1、医学鉴定:需由认定工伤伤残等级的医学专家团体进行鉴定,根据严格的诊断程序和严格的医疗标准,进行鉴定,以确定工伤伤残等级。
2、证据鉴定:为了正确鉴定工伤伤残等级,必须准备合格的证据资料,才能有助于客观判断和证实伤残等级的真实性。
工伤伤残等级鉴定 3、专业评审:对于鉴定工伤伤残等级,一定要求有专业的评审小组进行评审,以保证等级鉴定的公正性。
四、鉴定过程
1、劳动者提出申请:劳动者受伤后,需要准备好有关证据,然后按照有关规定比如《工伤保险条例》等提出申请鉴定工伤伤残等级。
2、医学鉴定:对于申请的劳动者,将由医学专家团体或认定工伤伤残等级的医学专家团体进行鉴定,根据鉴定情况确定伤残等级。
3、鉴定结果出具:认定工伤伤残等级的医学专家团长后,根据鉴定结果,结合《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确定劳动者的伤残等级,并出具伤残等级鉴定书,作为劳动者向相关部门申请抚恤金的依据。
综上所述,《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主要包括等级鉴定的基本原则、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以及鉴定过程,该标准为由劳动事故或职业病发作引起的身体伤害的鉴定及伤残等级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而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