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溃退(kuì) 要塞 (sè) 舀水(yǎo) 白洋淀(dìng)
B.提防(tí) 绥靖(suí) 瞥见(biē) 颤巍巍(chàn)
C.寒噤(jìn) 匀称 (chèn) 歼灭(jiān) 蹿一蹿(cuān)
D.制裁(cái) 竹篙(gǎo) 惊骇(hài) 迫击炮(pò)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溃退(kuì) 要塞 (sè) 舀水(yǎo) 白洋淀(dìng)
B.提防(tí) 绥靖(suí) 瞥见(biē) 颤巍巍(chàn)
C.寒噤(jìn) 匀称 (chèn) 歼灭(jiān) 蹿一蹿(cuān)
D.制裁(cái) 竹篙(gǎo) 惊骇(hài) 迫击炮(pò)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眼花瞭乱 晨曦 血腥 瓦烁
B.不可名状 荒谬 箱箧 珐琅
C.响彻云宵 杀戮 脏物 揣摩
D.精疲力竭 纳粹 鞠恭 泻气
B.不可名状 荒谬 箱箧 珐琅
C.响彻云宵 杀戮 脏物 揣摩
D.精疲力竭 纳粹 鞠恭 泻气
3.下列画线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
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锐不可当。
B.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老妇人又捧起土来继续往坟上盖,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D.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锐不可当。
B.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老妇人又捧起土来继续往坟上盖,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D.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4.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溢满美丽的七中实验校园。
B.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被推广和发现。
C.“炎黄子孙不忘本,陆(大陆)港(香港)兄弟一家亲”道出了我们“反暴力、反占中”市民的共同心声。
D.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中学生是否达到了汉字书写要求的重要标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共9分,每小题3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通“举”,选拔
B.男有分,女有归 分:职业、职守
C.大道之行也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D.是谓大同 大同:大家都相同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大道之行也 B. 天下为公
渔人甚异之 中轩敞者为舱
C. 是谓大同 D. 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可分三层,第一层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总纲);第二层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总结全文。
B.文章在第三层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对比,折射出了当时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呈,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C.《大道之行也》中“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与《桃花源记》中 “其中往来中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说的是同样的意思,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抽象的道理后者是生动的描述。
D.“大道之行也”是古人一种毫无道理的幻想,所谓的大同社会根本就无法实现,不过是人们不敢面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表现罢了,它所给读者的无非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
第Ⅱ卷(其他类题型共79分)
三、翻译、默写(10分)
8.把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默写古诗文 (6分)
(1)补写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③ ,万物生光辉。(汉乐府《长歌行》)
(2)请在刘禹锡的《秋词》和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
说说“埃博拉”
①“埃博拉”是非洲扎伊尔(今称“刚果(金)”)一条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于此,“埃博拉病毒”因此得名。这之后的36年共爆发过20次埃博拉疫情,每次疫情都局限于非洲中部乡村或小镇,致死者也不会超过300人。
②然而此番爆发于西非的埃博拉疫情却不同以往,它不但令三个西非国家(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纷纷中招,影响人口也超过前所未有的2000万人,与此同时,已报告死亡人数接近4500人,实际死亡人数则更多。目前,疫情仍然猖獗,甚至蔓延到非洲其他国家以及西班牙、美国等非洲以外地区。世界卫生组织担心本轮埃博拉疫情或将在12月集中爆发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新感染者有望突破1万人,而七成感染者都将面临死亡威胁。世卫组织负责人甚至称其为“当今最为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③埃博拉病毒可怕在哪里?首当其冲的正是它的高病死率。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是90%,
如果你理解不了这有多夸张,那就给你另一个数字作为参考:2003年肆虐中国的SARS(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平均死亡率为9.6%左右,最高可能达到14%—15%;然而,烈性传染病病毒埃博拉的死亡率最高可达90%,几乎是SARS的10倍。埃博拉病毒感染发病的话是很恐怖的,而且目前几乎无药可医。
④埃博拉病毒到底是从哪里来的,目前还没有确定的说法,医学界只是怀疑它的原始宿主是非洲的一种蝙蝠,感染它的动物也不只限于人,几次疫情爆发中,最先感染的都是其他哺乳动物,比如猴子、大猩猩、黑猩猩、羚羊、豪猪等。而人感染埃博拉病毒一般都是因为接触了这些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人感染之后,因为人和人亲密接触的机会很多,同样借助血液、分泌物等手段,病毒就开始在人类社会蔓延了。埃博拉病毒还可能经过空气传播。实验人员将恒河猴的头部露出笼外,让其吸入直径1微米左右含病毒的气雾,猴子4~5天后发病。每天与病猴密切接触的6个工作人员的血清发现该病毒抗体阳性,其中5人没有受过外伤,也无注射史,因此认为可通过飞沫传播。
⑤如今全球各国都已意识到疫情的危险性,在“谈埃变”背景下,曾遭受“非典”之痛的中国该如何做呢?现在来看,中国政府做的一方面是在学术与道义层面上,我国已向疫情最
为严重的西非国家伸出援手,帮助西非一些国家提高医疗防控水平,并与多国开展疫苗研发实验。另方面是不断加强边境管控,监控从疫区返回人员的身体状况,严防病毒入侵。而对于我们民众来说又该怎么做呢?首先,不要恐慌,世卫组织已经派精锐前往抗击疫情,也没有发布任何旅行或贸易禁令(这是判断疫情严峻程度的重要标志)。其次,不要传播谣言,什么世界灭亡,全人类死一半之类的都是鬼扯。再次,注意个人卫生,不明来历的东西别吃,身体不舒服一定要去医院,听医生的话。最后,大家该干嘛干嘛,好好学习,尽职上班,想知道疫情消息,多上世界卫生组织的网站,有中文版,清楚可靠,可以压惊。
(以上材料摘自2014年10月26日百度网,有删改)
10.文章③④⑤段围绕“埃博拉”病毒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答: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
11.文章第②段划线句子“世界卫生组织担心本轮埃博拉疫情或将在12月集中爆发”中的“或”字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
13.读书学习,科技制作,文体爱好,社会实践……这里,一定会有属于你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陶冶你的性情,提升你的境界。请你以“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要写出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4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4分)
山 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1.发挥想象,描绘“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所呈现的画面。(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关雨的诗很多,而这首诗写雨比较独特,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