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社会热点问题分析
当代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热点问题分析
【内容摘要】 青年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成长与成才关系到祖国明天的发展和未来,因此,全面科学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状况对于大学生的教育与成长尤为重要。本文在对南开大学全体在校本科生思想热点、难点问题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了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关 键 词】大学生;思想热点、难点;思想状况;思想特点;对策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晴雨表”,他们是“一部分最敏感的知识分子”,他们所关心的思想上的热点、难点问题既能较准确地反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也能较全面地反映整个社会的思想倾向、思想潮流。因此,结合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大调查,研究高校学生真实的思想趋向及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分析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具有的特点和规律,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从这一现实意义出发,自2004年4月开始,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就大学生思想热点、难点问题对全体在校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直观的了解。
  一.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身处象牙塔,但却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时刻关心着塔外的一切,可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次调查共有近1万名在校本科生参加,提出热点、难点问题600多个,涉及内容十分丰富,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关于国际问题。大学生比较关心、关注的国际问题主要有:美国对伊战争以及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中东局势;世界反恐怖问题;台湾问题;日本问题;朝鲜核武器问题;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与西欧的关系以及世界格局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问题、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多元化问题、联合国作用等问题。
  (二)关注国内大事。大学生比较关注的国内大事主要有:1、“十六大”及政治、经济改革,如国家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制度创新问题、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私有制问题、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国企改革、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行业垄断问题等等。2、党的建设和反腐败问题,如我们应怎样看待腐败问题?中国的反腐倡廉是否能有效地改变中国政府官员的腐败?权利和法,谁大?怎样才能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等。3、应对加入WTO的措施,如加入WTO对中国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中国如何应对经济的全球化?中国入世后五
至十年的发展状况如何?4、西部大开发,如如何看待东西部的贫富差距?西部大开发中,怎样避免“”,从而为老百姓做实事?5、可持续发展问题,如如何面对水资源缺乏等环境问题?怎样快速、普遍地提高人类的环保意识?6、三农问题,如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看待城市农民工问题?7、贫富差距和弱势体问题,如如何看待社会成员两极分化、贫富差距现象?如何保护弱势体的权利?8、外交问题,如中国的国际地位如何?中国的人权政策和人权状况如何等等。
  (三)高教改革和发展。大学生对高校深化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十分关注,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政策有哪些?如何看待教育收费问题?如何看待学历高消费现象?如何看待重学历、轻能力问题?如何看待高校扩招等。此外,他们对于素质教育也十分关注,提出了一些问题,如能力与知识在现时代孰先孰后?怎样衡量人的素质?怎样处理好做人与做学问之间的关系?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未来社会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等等。
  (四)大学生道德认识。其中关于诚信问题,许多学生都提出诸如如何解决大学生助学贷款的信用问题?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缺乏诚信,我们应如何看待和解决等疑问。关于道德修
养,学生们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有四十多个,如大学生应怎样抵制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而真正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较高,会不会在社会上吃亏?怎样看待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怎样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如何看待金钱、奉献以及个人幸福三者的关系等等。
  (五)人生价值判断。大学生在人生价值判断上所思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如如何理解和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什么才叫高尚?2、人生价值评价、判断的标准,如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财富、地位、权力还是健康、快乐、奉献?3、在价值取向上的思考,如如何看待社会主导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关系?在现代高速发展、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应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人生?
  (六)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在择业取向上,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如如何处理人生价值实现与职业选择的关系?人在择业中,是为了生存还是个人的爱好而选择?出国留学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等等。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提出了诸如如何面对“专业不对口”的问题?毕业后是选择城市就业,还是去基层干一番大事业等问题。此外,诸如就业时如何面对男女不平等问题?如何面对就业中不公平的竞争等就业压力问题也是学生们十分关注的热点。
  (七)大学生恋爱。恋爱问题也是大学生十分关注的热点,在恋爱动机方面,许多学生提出如何选择恋爱对象?应考虑哪些因素?建立在物质、金钱基础上的爱情会长久吗?在恋爱道德方面,许多学生提出应怎样处理恋爱与事业的关系?如何拒绝异性的追求而又不伤害到两人之间的友谊?在爱情与友情上,提出怎样区别友谊与爱情?谈恋爱应如何处理好与异性朋友的关系等问题。此外,许多同学还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以及大学生同居现象给予了一定地关注。
  (八)大学生活与学习。大家关注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同学们共提出了四十多个问题,如怎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建立真挚的友谊?人与人之间真的存在心灵的默契与无杂虑的交流吗等等。2、大学生心理健康,如怎样克服自卑感,建立自信心?如何排解郁闷心理?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所带来的压力等。3、大学生活,如大学生活怎样才能过得有规律而又丰富多彩?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何安排和利用时间等等。4、大学学习,如如何处理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的关系?如何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怎样利用图书馆?如何学习本专业之外的知识,使知识结构更合理等等。
除上述八大热点外,一些同学还对非典、网络“黑客”、人类基因组研究以及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提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
  二.在全面、直观地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深入地分析,我们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存在以下一些显著的特点:
  1、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大学生,他们思想的热点和关注点有明显的不同。首先,高年级学生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国际问题、国内大事和择业方面,大约98%的学生提出的热点问题都涉及到了这几方面。低年级学生的关注点则更多地集中在大学生活与学习以及大学生恋爱方面,几乎99%的学生都提到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以及适应大学生活问题。可以看出,高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和学习,思想更加敏锐、思维更加活跃、视野更加开阔,对社会的关注程度更高,更加注重个人在社会中的发展。而低年级学生则更多地关注于自我角的转换,自我人生道路的设计,充满了理想彩。其次,即使在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上,两者的侧重点也有差别。例如,对高教改革和发展问题,高年级学生更多地是从宏观的角度加以关注,他们关心的是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政策有哪些、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如何、如何看待优秀人才流失问题等问题。而低年级学生
则是从微观的角度,联系自身的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来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像怎样处理好做人与做学问之间的关系?怎样处理好“奋斗与享受”、“学与玩”的关系?这些问题都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再如,在道德认识和人生价值判断上,高年级学生也是更多地从宏观的角度加以认识和关注,他们关心的是如何看待科技进步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怎样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金钱与道德,哪个更为重要?生命与信仰,哪个更为重要?如何认识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等问题。低年级学生关注更多的则是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修养和价值判断水平如何提高,如怎样解决一些学生言行不一致,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如何加强自己的自律能力?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是顺其自然,还是努力拼搏?“知足常乐”与“心存高远”哪个更可取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他们所关注的。
  2、目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态环境集中表现为“一个中心、三个压力、四个转变”。
  一个中心,即以自我成才为中心。调查显示,不论是高年级学生还是低年级学生,不论是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大学生们思想的出发点很突出地集中在自我成才和自我发展这个中心上。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注重人的个体性和独立性。但深入分析部分学生的成才动机与国家的振兴、社会的发展联系不多,与大
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差距。三个压力,即学习、成才、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市场的竞争,使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完善,求知欲旺盛,对市场经济急需的新知识、新技能反映敏感。许多学生都十分关注考研问题、双学位问题、转专业问题。还有许多学生就高校教学改革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教学方式要多样化,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教学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创新,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等。成才压力:当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社会竞争的激烈,使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成才不仅是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不论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的培养,还是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调试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是大学生们所关注的。就业压力:人才招录和使用上某些不公平竞争,担心自身才能和发展前程会被无规则的选人用人机制断送,由此带来的压力感在此次调查中也表现得比较突出。四个转变:即由关心西方思潮(包括政治思潮和文化思潮),转变到关心中国的国情。在调查中,80%的学生对此都给予了相当的关注;由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转变到比较求真务实;由关心国家、关心社会,逐渐转变到关心个人发展机遇,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由一味地追求出国留学,转变到国内寻求用才之地。
  3、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兼容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政策对个人利益的承认和肯定,青年学生开始追求进取务实,协调并重的价值选择,表现出明显的兼容性。(2)主体性。不少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3)多样性。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体取向的多样性。大学生对成才的设计是多视角、多方位的。(4)不稳定性。青年学生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判断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处于不稳定状态。部分学生对同一问题的判断,会因为听了一场英模报告或遇到一件不顺心的事情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这说明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很强的可塑性。(5)矛盾性。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体利益分配的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一方面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另一方面看到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产生疑虑;一方面在学校接受许多正面观点教育,另一方面看到某些消极腐败现象又感到无所适从。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存有“关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心态。虽然,从个体看,多数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念,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状态;从整体看,多种价值取向并存。但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主流还是呈健康向上的趋势,自立、竞争、公平、效率等时代意识明显增强。
  三.在改革深化、开放扩大的社会环境里,确立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的新课题。结合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并针对本次调查中反映出的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新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力度,以增强其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一是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品德课教育,应注意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着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次调查显示,大约80%的学生都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改革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其中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思想政治课的开设是非常必要的、非常有意义的。也有部分学生对有些课程内容理论性过强、授课方式单一,缺乏说服力提出了意见。
  二是适应形势变化,转变工作视角,坚持以人为本,改进教育方法。以改革的精神,研究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努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做到五个结合:
其一、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有的放矢,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思想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如针对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各自不同的思想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其二、同解决大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说服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如帮助大学一年纪学生认识大学、适应大学生活、增进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指导高年级学生如何处理恋爱问题、如何择业等。其三、同大学生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相融性;如宿舍导师制,使教师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加强了师生间彼此的沟通和交流,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吸引力。其四、同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其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如何还助学贷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