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价值观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2、理解人的价值的内涵(包括哪两方面内容)与评价
3、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并运用分析问题
4、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指路航标,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到人生的真谛。使学生认识到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人生价值的内涵和评价、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三、教学方法
情景探究法、多媒体和学案综合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知道,世界上最著名的奖励基金是瑞典化学家诺贝尔设立的诺贝尔奖学金,每年评选一次,奖励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和和平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2012年我国的作家莫言获得了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全国人民为之欢舞!他是我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我们学校也有五项奖励基金,你知道这些奖励基金的设立者是谁吗?
李玉华、黄小平、茹伯兴、孙金荣、王林元,共计220万元。
他们在我校设立奖学金,奖励我校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在教育教学管理上成绩突出的老师,从中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他们是成功人士,在获取经济收益的同时,懂得回报社会、回报他人。他们这种行为在一定价值观的引领下,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人的价值是什么和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归纳并出示课题:《价值和价值观》
【展示学习目标】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和价值观的含义
2、人的价值的内涵(包括哪两方面内容)与评价
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分析问题
4、学生自觉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思想觉悟。
请结合课前预习,请你讲述一下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在预习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结合你课前的自主学习,判断下列观点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具体事物的价值与哲学上的价值的关系。具体事物的价值是指具体事物的属性满足了入的某种具体需要。这种“价值”是具体领域的价值,是个性。而哲学上的价值是对这些具体领域
中事物的价值进行高度的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世界观领域的价值,是共性。它比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更广泛、更抽象。两者是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2、人生的价值既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又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3、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
4、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
【课堂探究】
探究一:校友长黄小平成为武进“慈善之区”的楷模,捐赠额多达亿元,包括1999年在我校设立20万奖学金。
思考:从材料中看黄小平的人生价值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教师归纳总结并由课件展示。)
(1)人生的价值一方面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有者。
(2)材料中的观点体现了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统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合法经营,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也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和经营收入,用于自己的合理消费和社会公益事业,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教师过渡:前不久一事引发了国人的关注和争论。
【探究二】材料一:“生命赞歌”与“牵尸要价”背后的利益链的思考
2009年10月24日,为抢救两名落水少年,10余名大学生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救援——或奋不顾身地入水施救,或手挽手结成“人链”接应。最后,两名少年成功获救,两名男孩获救,但不幸的是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被无情的江水吞噬了,3位施救的大学生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荆州结梯救人的英雄体事迹感动中国,尤其是三名长江大学的学生,他们的生命瞬间升华,散发出“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光芒。在荆州“10·24”大学生舍己救人的事件发生后,众多媒体奔波于荆江两岸,结果,现场发现渔民“见死不救”的真象,打捞公司“挟尸要价”的行径浮出了水面。
讨论:(1)三大学生用生命换取两少年的生命值不值?为什么?
((学生分组争论,以辩论的形式出现,教师归纳总结。加以正确的引导)
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都很出,有肯定也有否定,但我们仔细分析下来,即便那些坚持反对态度的通讯社,反对的只是这种救人的方式,对于遇到危险要不要救韩式持肯定的态度说明我们90后并不是像网上所说垮掉的一代,而是一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价值取向的青年一代,他们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展现了这样的‘人性光辉’,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内涵,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勇于奉献的精神,是全社会学习的楷模。
(2)渔民和打捞公司的做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价值观?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课件展示参考答案)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个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思想意识的支配下发生的。不同的价值观由不同的导向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在面对公义与私利、生和死的冲突时作出的不同选择。功利主义价值观
教师过渡:提到中华民族的楷模,我想一定要提到另一人。他就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钱学森。他是中国人民的英雄,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华儿女的楷模。下面
我们看一段视频资料,了解一下钱老的事迹。
【探究三】上世纪五十年代,钱学森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历经辗转,毅然决然地冲破重重阻挠回到他深爱的祖国。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的归来,使人们对导弹的认识变得具体起来,他的一句话,让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有了航天梦想。
钱学森一生做人有四条原则: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出席应景活动;不接受媒体采访。“事理看破胆气壮,文章得意心花开”,这是钱老的心声,也是他人生境界的写照
钱学森一生所获荣誉无数。其中包括195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及2006年“中国航天事业50年最高荣誉奖”等。其著有《工程控制论》、《论系统工程》、《星际航行概论》等。今年9月10日钱学森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思考:(1)钱学森的一生给我们什么人生启示?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大业,使人生价值得以升华和彰显。
要学习他的价值观。国为重、家为轻,科学为重、名利为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艰苦创业阶段,需要“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需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干劲。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在为国家昌盛、民族繁荣无私奉献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
要学习他们的人生观。不同的人生观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将庸庸碌碌、空虚一生;以名利为人生目的,将狗苟蝇营、迷乱一生。而像钱学森这位科学巨人一样,以奉献作为人生的目的,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了科学探索的需要,心甘情愿奉献一生,必将赢得世人的敬重。
(2)钱学森的精神令国人感动,被选为“感动中国人物”。请你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教师展示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总结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感悟?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什么样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价值观?
★课后探究
材料一:,2012年8月20日财政部、 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研究制定了《中央财政整顿关闭小煤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完成2013年关闭小煤矿的工作任务起到推动作用。对此,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看法。小煤矿主说:“我们按时缴税,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没有关闭的必要”;一个乡镇领导说:“我们县里没有大的企业,全年财政收入的30%以上来自小煤矿,如果取缔小煤矿,很多乡镇就发不出正常工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认为:“人命关天,全国各地凡是证件不全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应一律关闭”。
材料二:某造纸企业年产值一个多亿,利税1000万元,但为了节约治污成本,治污措施不力,每年向河道排放大量污水,造成下游水质严重污染,并直接威胁下游人民众的健康。
材料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
思考:1、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二的认识。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简要说说为什么要落实科学发展观?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1.材料一中小煤矿主、乡镇领导和国家安生产监督管理局对关闭小煤矿的有不同看法体现了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不同。材料二某造纸厂为了利润和忽视的生态效益体现了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的活动。材料一、二说明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错误的价值观的导向下,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科学发展观是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科学发展观必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着巨大积极作用。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促使我国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3)人民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这要求我们要相信众,依靠众,为众的利益而奋斗。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课后反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