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市发展的SWOT分析
图2—2 西宁市区域关系示意图
本章主要从西宁市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发展环境对西宁市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提出西宁市城市飞跃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发展的艰巨坎坷与光明前景。1、优势(S)
1.1、特殊的区位
图2—1 兰西银交通现状
西宁市素有“海藏咽喉”、“天河锁钥”之称,作为进出西藏的必经要道之一,具有公路、航空、铁路三大立体交通优势,兰青铁路、青藏铁路和宁大铁路在此交汇,其中青藏铁路更是连接内地和西藏的“黄金通道”,全省80%的进出商品都经西宁中转。从青藏高原看,西宁市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农区和牧区、汉文化和藏文化的交汇点,是联接青藏高原和内陆地区的通衢,是进入青藏高原的门户,是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可成为青藏高原开发开放的先导示范区,对辐射带动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西宁市可成为承接东部地区经济影响的“二传手”,辐射整个青藏高原的“桥头堡”。
1.2、水电资源丰富,用电成本低
青海省有270多条较大的河流,水电资源丰富,可装机2376万千瓦,在全国省区中名列第五,居西北之首。青海省已建和拟建的大型水电站总装机可达1,103万千瓦,水电站单位造价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40%。2005年全国平均零售电价为0.5元/度,而青海约为0.35元/度。西宁市工业发展,特别是高载能工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低电价的优势。
1.3、青藏高原上相对较好的气候条件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西宁市成为天然的消夏之都。西宁市的高原气候,造成了天然的凉爽。地处高原的西宁市和地处平原的济南处于同一纬度,但是西宁市的年均气温比济南要低8.5度,气候凉爽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西宁市区海拔2300米左右,是平原地区与青藏高原地区的过渡地带,成为游人去西藏观光前调节和适应的必游之地。
1.4、特鲜明的旅游资源
西宁市既有高原优美的自然风光,又有众多历史文化名胜,还是多民族聚集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还有环湖赛等世界顶级的赛事和郁金香节等特突出的节日。辖内及周边著名的景区有青海湖、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互助北山、大通国家森林公园、塔尔寺、东关清真大寺、日月山等。
自2002年以来,西宁打造“中国夏都”品牌,得到中外游客的广泛认同,西宁市2004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6年获“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2007年获得“中国自驾车旅游品牌十大目的地”。
1.5、较好的工业基础
西宁市过去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城市之一,当时从全国产业战略布局的角度,在西宁市安排了包括冶金、能源、机械加工、轻纺等在内的众多工业项目,为西宁市的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2—3 西宁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目前西宁市已形成以有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八大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高载能工业发展迅速,主要是钢、铝锭、铁合金等生产企业,对西宁市工业发展已起着主导作用。二是医药行业近几年发展较快,该行业是传统与高科技相结合的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三是都市型工业有所发展。其代表是饮料制造业,其共同点是该行业无污染,能吸纳大量劳动力。从下降行业看,纺织业、机械制造业作为西宁市传统行业,由于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原因,地位总体上在削弱,但是近年来也呈现出恢复性的发展态势。2、劣势(W)
2.1、偏居内陆,远离经济中心
西宁市远离国家经济发达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成本高,不利于经济发展。由于远离内地的市场重心,西宁市在获得信息、吸引人才、参加市场分工等方面缺乏优势。以投资量来衡量,2004年西宁市城镇投资完成275.21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4个百分点。在吸引外资方面,西宁市“十五”期间累计利用合同外资金额4.1亿美金,仅为兰州的一半,西安的七分之一。
图表2—1 2005年西北主要城市外商合同投资额(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
2.2、经济腹地小,内部市场难以形成
西宁市城镇体系发育不完全,除市区外,周边只有几个人口在10万以下的小城镇。这样的等级结构不利于西宁市发挥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利于西宁市对外的服务带动发展。区域人口稀少也是西宁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青海省人口分布呈“地广人稀,东多西少”的状态。虽然西宁市所在的青海省东部是全省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但是整个东部地区也只有西宁市一个大城市。由于西宁市东距兰州仅200多公里,同时由于兰州的经济辐射能力要远大于西宁市,现海东地区的民和、乐都两县人们的消费行为多在兰州发生。这样使得西宁市与兰州在经济腹地的竞争方面处于守势。从2005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西宁市要远小于西部其他中心城市。
图2—4 远离我国发达地区
图表2--2 2005年西北主要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
2.3、经济基础相对较弱,招商引资条件有待提高
西宁市总体经济实力较低,无法发挥规模经济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西宁市总体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表2-3),人才缺乏,导致一些在东部发展较好的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由于难以满足技术人才对于生活环境的需求,也难以在西宁市长足发展。
表 2--3 西北主要城市经济实力对比
地区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人均GDP(元) |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工商管理就业方向 |
西宁市 | 147.73 | 8484 | 10.03 | 180.67 | 98.54 |
兰州 | 504.65 | 无线路由器密码怎么改16479 | 24.95 | 649.91 | 231.92 |
电脑如何截图 银川 | 188.96 | 17668 | 14.98 | 198.29 | 171.74 |
西安 | 1095.87 | 14081 | 75.31 | 九九重阳节祝福老年人的祝福语789.21 | 640.42 |
乌鲁木齐 | 484.25 | 22820 | 46.34 | 418.21 | 175.99 |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
并且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导致城市招商引资条件差,这也进一步影响城市对外招商的整体形象。
表2--4西北主要城市道路与交通对比
年末实有城市 道路面积(万m2) | 人均铺装道路 面积(m2) | 每万人拥有 公共汽电车(辆) | 年末实有 出租汽车(辆) | |
西安 | 2916 | 6 | 8 | 10463 |
兰州 | 1255 | 6 | 9 | 6538 |
西宁市 | 521 | 5 | 13 | 5116 |
银川 | 1024 | 14 | 9 | 4587 |
乌鲁木齐 | 1248 | 7 | 22 | 6900 |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
2.4、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西宁市位于青藏高原同黄土高原的过渡带上,为河谷阶地,地形破碎,植被覆盖率低,干旱贫瘠,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总量偏少,单位面积产水率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684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是黄河流域(青海省境内)人均占有量的八分之一,市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41立方米,属于极度缺水地区。市区水土流失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占市区土地总面积的39%。
2.5、受地形限制,空间发展严重受限
西宁市主城区主要在湟水河河谷发展。由于周围山地工程地质情况较差,无法作为建设用地,城市很难向山地发展,只能在河谷内选择。同时,由于周边泥石流和滑坡的影响,城市用地可选择余地很小。随着城市的发展,供地矛盾越来越突出。2005年西宁市区人口密度达2947人/平方公里,是同样地处河谷中发展的兰州市的一倍多,西宁市城市建设用地仅是兰州的一半,比银川市还小,这将严重影响城市空间的拓展。
图表2—5 西北主要城市2005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
图2—5 用地限制分析图
3、机遇(O)
3.1、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通车,国家提出了建设青藏铁路黄金旅游经济带的构想,以带动整个青藏高原经济的腾飞。同时将更好地加强高原地区和我国中部、东部的联系,促进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换,给西宁市的发展带来了活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