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红文化是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的先进文化。她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和创业经验,是当代中国非常珍贵和优秀的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传承和发展红文化,对于提升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在拥有丰裕物质生活的同时,一些人的心灵深处却出现了“荒漠”。“红文化热”的兴起则满足了人们心灵的需求。这一时期,红小说的再版,红电影的播放,红之旅的推出,红歌谣的传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唤醒了储藏在人们心底美好的记忆。
而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红文化”日渐成为文化产业中一支颇具潜力的重要力量,既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又有利于把红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进出口”比例为12:1,呈现出极大不平衡的态势,而红文化产业符合中国的实际,这一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如今的红文化产业可以成为红文化产品的中流砥柱。红文化只有转化为现实的文化产业,才会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如何把红文化与现代文化产业相结
合,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更好地弘扬红精神,让红精神薪火相传,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转化为核心价值理念一直是各级党政领导、专家学者研究探讨的热门话题。
一、红文化产业逐渐成为部分地区经济的招牌产业
虽然红文化产业在我国的起步普遍较晚,在规模、档次、市场占有方面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重庆和江西瑞金的这两座站立着的红之城以唱红歌、读经典、演艺红歌舞节目等活动,打造出了具有自身鲜明特的经典传承,将红文化产业逐步发展成了当地经济的招牌产业。
重庆拥有蕴含着震撼人心的红文化资源,这些瑰丽壮观、斑斓绚烂的红文化资源,是通过有效的红文化资源优势整合得来的。从历史资源进行整合:重庆具有独特的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资源,并将其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改革开放时期和现在的红资源进行整合;从地区资源进行整合,包括城区内资源整合和区间资源整合:重庆市主城区内的红资源丰富,红岩联线秉持“整合资源,联点成线”的发展方针已经对重点景区如渣滓洞、白公馆、红岩村、曾家岩周公馆、桂园等进行了整合,营造了非常良好的产业发
展环境;主城区内的红资源与江津、酉阳、城口、铜梁、潼南、开县等进行系统整合,初步形成了区域性的合力。重庆红文化产业市场,目前以红旅游、展演奏响了序曲,要全面推进就要以市场开发促资源整合,以整合资源促进市场占有,以此体现市场配置资源的高效能和高效益。红岩联线在红文化产业上做出了一个又一个努力和尝试,从20年前账面资金不足5万元,发展到今天收入数千万,固定资产上亿的规模,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重庆红文化产业在这二十多年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缩影。重庆人吹响了红文化抢机突围的集结号和冲锋令,创造了红文化发展的新天地,推动了红文化产业逐渐成为重庆地区经济发展的招牌产业。
江西省瑞金以底蕴深厚的红文化为基础,努力寻文化与市场的结合点,精心培育红文化产业。如今,该市已初步形成以文化娱乐、文化旅游、文化教育和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体系,红文化产业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瑞金市域经济发展中的一支新生力量。2007年以来,红文化产业直接经济收益达3500多万元。瑞金市顺应文化市场的需求,抢抓机遇培植、壮大本地红文化产业。以闻名中外的“红井”、大柏地战斗、沙洲坝一家八兄弟全部参加红军、由瑞金籍战士组成的长征先遣队英勇壮烈捐躯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红故事为素材,创作出《红井水》、《大柏地》、《血洒长征路》、《红都,生命
的礼赞》等30多个红歌舞节目,受到观众的欢迎与好评,并掀起长盛不衰的红文化热潮。另外瑞金境内保存的革命旧址遗迹在达180多处,各种珍贵革命史料1万多件,充分开发利用这一独特“宝藏”,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2010年吸引民间资金10多亿元,签订红竹编等文化产业项目35个,开发共和国摇篮雕塑园等文化产业项目130多个;红文化产业实现产值31.6亿元,同比增长43.2%,实现税收2.3亿元,并带动10万余人就业创业。红文化成了瑞金最具活力的招牌产业。
二、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了一批叫的响的红文化品牌
在全国各地的红文化品牌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四川广安则立足自身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了旅游业超常规的发展;江西井冈山则以文化产业为载体弘扬井冈山精神,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另外还有陕西省成立了红文化产业促进会,致力于发掘陕西红文化的独特资源,它们的出现成就了这一批叫响的具有深远影响的红文化品牌。
广安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中国旅游经济理论的奠基人——同志的故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广安立足自身,发挥比较优势,高举红旅游大旗,促进旅游业超常规发展,成为四川红旅游和嘉陵江生态文化旅游区的龙头、
全国红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也是我国着名的红文化品牌之一。它主要是围绕“三个坚持”不动摇,突出培育红旅游。始终坚持红旅游的主导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集中力量造精品的思路不动摇,同志故居等青少年活动遗迹、华蓥山游击队的英雄传奇及其活动遗址是广安独特的红旅游资源,并以此为契机,将故里和华蓥山旅游区建成国家4A级景区,成为四川红旅游的闪亮名片。故里被评为“最受老百姓喜爱的中国十大红旅游目的地”,“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游”成为知名红旅游品牌;始终坚持举众之力、整体联动的举措不动摇。遵循“经济规律”抓发展,打造红旅游品牌。坚持政府主导,把握正确发展方向;坚持企业主体,广泛筹集发展资金,整合营销传播,提升旅游知名度。围绕“五个结合”抓提升,推动红旅游持续发展。发展红旅游与基础条件改善相结合;发展红旅游与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发展红旅游与发展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民俗宗教旅游相结合;发展红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发展红旅游与开展主题活动相结合。
5月1日放假法定几天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的遗址、文物和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近年来,井冈山市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资源,以文化产业为载体弘扬井冈山精神,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并成功的打响做强了它的文化品牌成为全国着名的红
青瓷剧情介绍卫生间做隔断文化品牌之一。当地政府对井冈山所蕴藏的宝贵红资源极为重视,为此成立了井冈山精神研究会,加快了建设革命纪念地的步伐,并广泛开展红文化宣传和红旅游促销,着力打造红文化品牌。井冈山革命纪念地的建设以及对红资源的深入挖掘整理,为井冈山市发展红旅游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更好地发展红旅游,打造红旅游品牌,在旅游景区规划中,坚持强化“红吸引人,红留住人”的主题,从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天下第一山”,同时又是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4A级风景旅游区出发,做足做活红绿结合文章。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把自然景观与红景点结合起来,注重把众多的红景点统一规划建设成为红景区,注重通过打造红精品旅游线路来整合全市的红旅游资源。正因为注重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才实现了红旅游的较大突破。2005年,井冈山的风景名胜区接待的游客量突破了203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1.15亿元,旅游总收入10.48亿元。随着井冈山红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现在它正被广大游客誉为中国红旅游的首选地。
三、红文化集聚区成为红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随着“十二五”规划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
以红文化带动当地的经济,以红文化集聚区推动红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在纷纷掀起的红热潮背景下,卢沟桥红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吉林省以四平、白山、通化为代表的红文化旅游集聚区通过积极梳理红文化资源,挖掘文化内涵,而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的红文化集聚区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卢沟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资源丰富,有卢沟桥、宛平城、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战雕塑园、卢沟桥历史博物馆、二七遗址、留法勤工俭学遗址、镇岗塔等历史文化资源,又有永定河、鹰山森林公园、园博园等生态资源,区位优势良好,为集聚区发展以历史文化为核心的红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极具历史意义的标志性红文化景点,通过资源整合与包装,将在集聚区内焕发出新的活力和更大的经济价值。主要包含五大区块:卢沟桥——宛平城区块、晓月岛——岱王庙区块、长辛店古镇区块、永定河卢沟桥段区块(包括宛平湖、晓月湖)、园博园区块,其中的以“七七事变”战场遗址、卢沟桥——宛平城遗址为主的多处红战争遗迹保存较为完整。2008年编制的《卢沟桥—宛平城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定位将卢沟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特鲜明、经济效益突出的红文化旅游区、演艺娱乐区和节庆会展区。坚持以卢沟桥历史文化为核心,以永定河绿生态发展带为依托,大力发展红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和节庆会展等三大产业,逐步形成“
历史文化丰厚、生态保护良好、产业布局合理、经济效益显着、持续能力强劲”的产业发展格局,努力建成集红文化旅游区、演艺娱乐区和节庆会展区为一体的、以历史文化为特的红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以“一桥、一城、一岛、一镇、一河、一园”为核心,着力打造了六大特主题区。卢沟桥的案例证明了红文化集聚区已经成为红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新年祝福语2022最火简短句子吉林省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引导下,为实现使文化产业成为吉林省新的支柱产业的目标,引导区域性特文化走上产业化、集化的道路,结合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战略,提出建立跨区域、跨行业一体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即建设长春、吉林、延吉、图们文化产业带;开发建设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为中心的文化旅游休闲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以长春、吉林、集安等历史文化名城为核心的历史文化集聚区;开发建设以四平、白山、通化为代表的红文化旅游集聚区;开发建设以查干湖、向海、莫莫格、乾安泥林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及草原湿地原生态风光开发利用集聚区,发挥了文化产业聚集、辐射和带动效应。尤其以四平、白山、通化为代表的红文化旅游集聚区,为吉林省红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一道风景。红文化集聚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有助于进一步弘扬红文化,更是有助于推动了吉林省红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
四、“红旅游”成为红文化产业的重要依托载体
“十二五”期间,文化旅游产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各地积极梳理并充分挖掘当地的红文化资源与文化内涵,积极发展红文化产业,尤其是红旅游业,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湘潭与大西柏坡是全国各地以“红旅游”带动红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载体的成功案例。这两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红文化积淀深厚,他们抢抓发展机遇,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真正使优势产业成为了经济腾飞的强大推动力。
革命老区平山县的西柏坡地处河北省,是全国着名的文化红文化旅游圣地之一。在它的红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是以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和努力实现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为基础,使“红旅游”成为西柏坡发展红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按照“红是品牌、绿是生命、文化是灵魂、人人是环境”的理念,全面加强了软环境建设,挖掘展示西柏坡历史文化内涵,着力构建了红文化、绿生态文化、古文化、温泉汤治文化、特民俗文化等五大文化相融共荣的“大西柏坡”文化体系,使旅游成为发展本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发展红旅游成立的西柏坡精神研究会和借助“西柏坡文化艺术节”
、“西柏坡论坛”等平台,大力弘扬和传承了“红文化”,紧扣“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个主题,打造了一批文化艺术精品,丰富了红文化产品的种类和内容,让西柏坡元素融入社会各个环节和居民日常生活之中,增强它的影响力;按照“以红为主,古俗兼容”的原则,整理、挖掘古代历史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形成各具特的文化产品,与红文化交相辉映、互为补充。如今,西柏坡的“红文化旅游”已经是河北省的红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预计到2015年实现游客超千万,旅游总收入超百亿元,成为河北省的“红旅游龙头”。
湘潭是一代伟人的故乡,红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他们把红旅游作为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全力打造中国红旅游第一品牌,是他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伟人故里的独特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富民强市的现实生产力,把红圣地的丰厚文化资源转化为推进“四化两型”强劲动力的重大抉择。因此,湘潭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时,按照“经济强市、文化名城、红圣地、宜居家园”的城市定位,整合文化与旅游资源,互促双赢;强化红文化旅游业发展与推进新型城市化的互动融合,使“城市处处有景致,沿线处处是景区”。将“成长之路”打造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红旅游精品线路,有机连接故居、彭德怀故居、黄公略故居、陈赓故居和谭政故居,对韶山、
大东山、乌石、雨湖和岳塘红旅游区、水府生态旅游区、白石文化旅游区等六大主题景区整体包装和建设,打造一条集红观光、红教育、红休闲、红美食、红商品于一体的红旅游产业带。以韶山为中心,辐射湖南第一师范、宁乡刘少奇故居、浏阳故居,构建“红三角”旅游圈。大力发展红艺术、红影视、红出版、红动漫、红旅游纪念品等红文化产业,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大融合、大发展。在旅游线路的打造和旅游产品开发上,动静结合、红古结合、红绿结合,增强红文化旅游的叠加吸引力和综合优势。
驾考科目四五、“红经典”的消费需求呈现急速增长态势
“红经典”是指新中国建立初期以讴歌中国革命、讴歌中国共产党,表现革命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为主题的作品,几乎涵盖了各种媒介手段和艺术样式,如小说、广播、戏剧、影视、绘画、音乐等,其中洋溢着强烈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气息的“红经典”电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近年来,改编、翻拍“红经典”成为影视艺术生产领域的一股潮流,取得了票房和收视率上的大丰收,同时在艺术创作领域,红绘画/宣传画在拍卖市场上也屡创高价,“红经典”艺术藏品的需求量在持续增长。
>qq快速删好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