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僻农村学校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
陕西凤县地处秦岭腹地,山大沟深,人居分散,域内自然条件和基础条件差异较大。坪坎镇是凤县最偏远的一个乡镇,具有偏远农村的代表性。尽管矿业发展为当地农民增收和地区繁荣创造了一定条件,但解决不了自然和社会形成的突出矛盾,诸如教育方面等。坪坎镇辖四村2000多口人,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山高谷深,人口分散,教育辐射半径10公里。2001年有学生560余人,学校6所(含教点一个),教师38人。逐年实施撤点并校后,到2017年秋季,仅有中心小学一所,学生65人,教师12人。笔者对坪坎镇近年的教育发展,教师队伍结构,寄宿制管理,质量状况的调查分析,总结出了制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 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教育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
2001年坪坎镇创建市级教育强镇,在各级政府和众大力支持,投入360 多万元把所有镇村
两级学校校舍都由土木旧房改造、新建成砖混房屋,并配备了较高标准的教学办公、仪器设施。镇中心小学是一所九年制学校,学生不足350人,而村办小学学生只有30—50人。师资不力,维护操作不当,仪器设施使用率低,缺损严重。久而久之,就成了应付检查的摆设品。生源越来越少,村办学校达不到办学要求,只有撤并。到2008年秋季,坪坎镇撤销了初中部,把所有村办小学撤并到中心校,仅保留一所中心小学,学生仅100余人,到2014年学生锐减到65人。造成高标准的校舍和仪器设施闲置,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可以说是巨大浪费。中心校初中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每年升入高中的学生数平均在个位数,学生家长对本地学校产生了悲观情绪,总认为县城学校好。经济状况好的家庭,竞相把孩子转向县城学校,平均年在外量就有60多人。由于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自律,加之监管不严,最后使家长大失所望。经济状况不佳的,虽在坪坎就读,总认为坪坎学校教育质量跟不上县城学校,同样信心不足,缺乏学习动力,自然不会取得好成绩。国家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办学,众花费人力物力舍近求远。双方的高投入,实现的是社会和个人的低效益。
(二)、教师数量足,技术含量低,教育质量难以提高
按师生比,基层学校教师的编制数和数量足,但从专业教学和技术操作需要考虑问题就大了。坪坎中心校初中未撤前,中小学教师核定编制21人,实际一直保持在25人。一些教师调走后,相应学科无专业人员,学校采取唯一办法:一个就是让其它学科的教师兼代,另一个是让小学教师来代初中课。06年,该校初中唯有的一位英语教师调走,不到一个月,小学的英语代理教师因病又请了长假。中途局里调不来人,只有让上自学的、中师毕业的,或者懂些英语知识的教师来代课。为了保初中,小学几乎搁在了一边。类似的情况科科有,年年有。专业教师调出后难以补充,只有让非专业不对口的教师来顶替。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一些教师是“万斤油”,啥都懂啥都不懂;一些教师身兼多科,任务重,顾此失彼,一些教师闲着没事干。调动的教师一直在动,没动的一直不动,留下的教师呆的时间长了,观念老化,知识退化,思想僵化,能力下滑。长此以往,教师是老实习生,学生老是实验品。2008年秋季坪坎中心校完成撤并任务后,上级核定编制11人。为了加强师资力量,县局保留了14名教师,其中民办教师出身的8人,又无专职英语教师和计算机教师,而按编制还超3人,但人浮于事,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学校又要从中培训需要的人才。由于缺科,足数量的教师无法解决教师技术含量低的矛盾。教师忙于补缺,不断转换任教角,多职兼课,没有足够的精力钻之所专,最终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三)、管理难度大,校长累,教师累,工作不尽人意
该校现有教师中老教师占比50%,民办教师出身占比60%。由于教师结构失调,年龄老化,能力不济,知识结构不合理等种种因素形成了一个低效体。学校除了教书育人外,更重要的是管理育人。学校管理最终分解到每位教师身上就是各项社会工作,诸如班主任,部室、安全、卫生、食堂、宿舍、后勤管理等等。而现代教育发展速度惊人,管理要求不断提升,追求科学化,规范化,效益化。学校各项管理跟不上去,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失去育人的实质和意义。“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农村学校不管地域偏僻与否,都要按国家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而且服务于教学的各项社会管理工作缺一不可。各项社会管理工作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物质保证和精神支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又是各项管理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由于农村学校教师既要足课时代课,又要分担多头社会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责任大,精力分配跟不上,容易造成工作真空。教师顾不上,班子成员揽,班子成员不尽心,只有校长干。学校管理难度加大,办学效益低,形象不佳,政府,社会,众不满意。各方压力随之而至,教师累,校长更累,工作更不尽人意。
(四)寄宿制学校安全与教学并举的矛盾突出,学校责任重大。
凤县早期在偏僻农村实行集中办学,创办寄宿制,并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在已在全县推广。此举是长远规划教育的一种新思维,新举措。由于学生全周都要在学校学习生活,学生在校容量大,学生的行为安全,心理安全,卫生安全,生活安全等隐患事事处处,时时刻刻,都要严加防范。平安无事,若一旦有事,伤筋动骨,百事不得宁安。有关寄宿制学校发生的食物感染事件,各相关媒体时有报道。如何处理安全生活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并做到二者并举两不误,是一个科学实践与思考的新问题。既抓质量又保安全,又是压在农村寄宿制学校身上目前的双重锏。
二 采取的对策:
制约教育的因素很多,办好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也非常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着眼的是本地学校现状提出的问题,比较粗浅,很有局限性。针对以上制约偏僻农村教育的主要因素,本人认为较好的对策是:
(一)、长远规划,重点突出,逐步实施。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1 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要有长远规划。在全面考察当地的教育基础、师资力量,生源后劲等
问题后,制定长远规划。把建设与发展结合起来,把重点建设和局部调整结合起来,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完成,以免造成巨大浪费,前置后弃。要重点突出,集中财力,重点建设重点校,以优质资源吸引优质师资和生源,扩大办学规模,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2,撤点并校,集中办学。偏僻农村经济、交通欠发达的地方推行撤点并校是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节省财力最有效的办法,。首要问题是在前期投入中,要考虑那些学校是集中发展的,那些是几年后无生源需要撤的,以明确投入的方向。要撤并的暂不可大力投入,要建设的逐步落实。但步子不要太大,成熟一个撤一个。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培训力度。教师培训除了技能培训外,更注重的是政策法规,道德水准培训和考核。避免走过程,流于形式,更要注重实效。应将培训教育和思想实际、工作表现结合起来,看培训效果。表现无变化,培训不合格,重新回炉。近年来,培训搞了不少,效果不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