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礼仪⼩故事(12个)
⽂明礼仪是⼈类为维系社会正常⽣活⽽要求⼈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那么,⼤家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明礼仪⼩故事吗?下⾯⼩编分享12个中国⽂明礼仪⼩故事,供⼤家参考。
更多礼仪相关⽂章内容推荐(↓↓↓)
中国⽂明礼仪⼩故事1、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姓姚,名重华,号有虞⽒,史称虞舜。相传他的⽗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仓仓顶时,从⾕仓下纵⽕,舜⼿持两个⽃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感动了天帝。舜在厉⼭耕种,⼤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把两个⼥⼉娥皇和⼥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舜登天⼦位后,去看望⽗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讲文明的故事
中国⽂明礼仪⼩故事2、啮指痛⼼
曾参,字⼦舆,春秋时期鲁国⼈,孔⼦的得意弟⼦,世称“曾⼦”,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打柴。⼀天,家⾥来了客⼈,母亲不知所措,就⽤⽛咬⾃⼰的⼿指。曾参忽然觉得⼼疼,知道母亲在呼唤
⾃⼰,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忽然到来,我咬⼿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三省吾⾝”(《论语·学⽽》)的修养⽅法,相传他著述有《⼤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中国⽂明礼仪⼩故事3、亲尝汤药
汉⽂帝刘恒,汉⾼祖第三⼦,为薄太后所⽣。⾼后⼋年(前18)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不交睫,⾐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尝过后才放⼼让母亲服⽤。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景之治”。
中国⽂明礼仪⼩故事4、芦⾐顺母
闵损,字⼦骞,春秋时期鲁国⼈,孔⼦的弟⼦,在孔门中以德⾏与颜渊并称。孔⼦曾赞扬他说:“孝哉,闵⼦骞!”(《论语·先进》)。他⽣母早死,⽗亲娶了后妻,⼜⽣了两个⼉⼦。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棉花做的冬⾐,却给他穿⽤芦花做的“棉⾐”。⼀天,⽗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掉落地上,遭到⽗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缝飞了出来,⽗亲⽅知闵损受到虐待。⽗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个⼈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都要挨冻。”⽗亲⼗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
中国⽂明礼仪⼩故事5、百⾥负⽶
仲由,字⼦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孔⼦的得意弟⼦,性格直率勇敢,⼗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常常采野菜做饭⾷,却从百⾥之外负⽶回家侍奉双亲。⽗母死后,他做了⼤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母亲去负⽶,哪⾥能够再得呢?”孔⼦赞扬说:“你侍奉⽗母,可以说是⽣时尽⼒,死后思念哪!”(《孔⼦家语·致思》)
中国⽂明礼仪⼩故事6、⿅乳奉亲
郯⼦,春秋时期⼈。⽗母年⽼,患眼疾,需饮⿅乳疗治。他便披⿅⽪进⼊深⼭,钻进⿅中,挤取⿅乳,供奉双亲。⼀次取乳时,看见猎⼈正要射杀⼀只麂⿅,郯⼦急忙掀起⿅⽪现⾝⾛出,将挤取⿅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猎⼈敬他孝顺,以⿅乳相赠,护送他出⼭。
中国⽂明礼仪⼩故事7、戏彩娱亲
⽼莱⼦,春秋时期楚国隐⼠,为躲避世乱,⾃耕于蒙⼭南麓。他孝顺⽗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岁尚不⾔⽼,常穿着五⾊彩⾐,⼿持拨浪⿎如⼩孩⼦般戏耍,以博⽗母开怀。⼀次为双亲送⽔,进屋时跌了⼀跤,他怕⽗母伤⼼,索性躺在地上学⼩孩⼦哭,⼆⽼⼤笑。
中国⽂明礼仪⼩故事8、卖⾝葬⽗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东⾼青县北)⼈,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亲亡故,董永卖⾝⾄
⼀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上⼯路上,于槐荫下遇⼀⼥⼦,⾃⾔⽆家可归,⼆⼈结为夫妇。⼥⼦以⼀⽉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返家途中,⾏⾄槐荫,⼥⼦告诉董永:⾃⼰是天帝之⼥,奉命帮助董永还债。⾔毕凌空⽽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中国⽂明礼仪⼩故事9、刻⽊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幼年⽗母双亡,他经常思念⽗母的养育之恩,于是⽤⽊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凡事均和⽊像商议,每⽇三餐敬过双亲后⾃⼰⽅才⾷⽤,出门前⼀定禀告,回家后⼀定⾯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针刺⽊像的⼿指,⽽⽊像的⼿指居然有⾎流出。丁兰回家见⽊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休弃。
中国⽂明礼仪⼩故事10、⾏佣供母
江⾰,东汉时齐国临淄⼈,少年丧⽗,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背着母亲逃难,⼏次遇到匪盗,贼⼈欲杀死他,江⾰哭告:⽼母年迈,⽆⼈奉养,贼⼈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
下邳,做雇⼯供养母亲,⾃⼰贫穷⾚脚,⽽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正,任五官中郎将。
中国⽂明礼仪⼩故事11、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科学家。六岁时,随⽗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招待,陆绩往怀⾥藏了两个橘⼦。临⾏时,橘⼦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的时候还要怀藏主⼈的橘⼦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经注》。
中国⽂明礼仪⼩故事12、埋⼉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原本家道殷实。⽗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男孩,郭巨担⼼,养这个孩⼦,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商议:“⼉⼦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节省些粮⾷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尺处忽见⼀坛黄⾦,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