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说课稿
《黄河大合唱》-说课稿
《黄河大合唱》-说课稿1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__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黄河大合唱》,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简单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对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黄河大合唱》是人教版高中音乐全一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的一节欣赏课;作品为F调D调,4/2拍4/3拍,情绪慷慨激昂,旋律婉转动情,在中国抗日战争时起到鼓舞作用。《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原名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1939年4月13日在延安首演,共八个乐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乐曲中热爱国家的民族意志,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二、说学情
  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但是高中生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随意的,缺乏引导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体验慷慨激昂的气势,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体会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聆听、比较,哼唱,提升掌握欣赏音乐的方法。
  3.了解《黄河大合唱》创作的背景与表演形式,能够哼唱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了解《黄河大合唱》创作的背景与表演形式,能够哼唱歌曲。
  难点是体验慷慨激昂的气势,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体会爱国主义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听赏法、讲授法。
  学法:探究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部分;在这一部分主要分成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整体感知、分段赏析、巩固提高、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用多媒体方式进行导入,提问对于黄河有怎样的印象,由此顺势引入本课课题《黄河大合唱》。
  这样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生动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黄河大合唱第六乐章
  感知音乐是课堂展开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新课的第一环节,我会初次播放乐曲并提问从乐曲中感受到了什么?作品可分为几部分?分别采用怎样的声乐演唱形式?学生自由回答,由我总结激昂澎湃的气势。全曲分为八个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三声部合唱)、《河边对口曲》(对唱、轮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并且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歌曲的旋律特点和情感内容,迅速地抓住音乐要素,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第三环节是分段赏析环节
  细致、精准对于作品的分析及学习,是学生了解作品特点的主要途径,为了引导学生了解重点,突破难点,循序渐进的了解作品,在这一环节,我会先分别播放《黄河船夫曲》《黄水谣》《怒吼吧!黄河》让学生感受歌曲不同的旋律特点。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回答,由我总结《黄河船夫曲》音乐要素较重复,运用了船夫号子的音乐素材非常具有律动性,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战的动人场面;《黄水谣》是《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女声二声部合唱,它同样描绘了黄河两岸的美丽风光,速度为慢速,抒情婉转;《怒吼吧!黄河》这首乐曲是《黄河大合唱》的第八乐章,演唱形式为合唱,速度为快速,气势雄壮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控诉了侵略者的残暴。最后,完整聆听三个选段,感受中华民族在困境中怒吼的力量。
  通过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的进行学习,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更加理解歌曲的情感内容。
  第四环节是巩固提高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体会,我会带领学生演唱《黄河船夫曲》以及《黄水谣》《怒吼吧!黄河》。
  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同时又可以让同学们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巩固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有所加深,又提高了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带着学生共同回顾《黄河大合唱》的情感。
  为了更好地结束课堂,并在课下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作业的设计,我会让学生欣赏其他乐章的歌曲并聆听。
  通过这样的方式,体现了开放式的音乐课堂。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以上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黄河大合唱》-说课稿2
  一、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民音乐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依据教材要求,认真贯彻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指导思想,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开阔高中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使之确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其全面发展。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一课以音乐与历史为主线,通过分析冼星海及其作品歌曲音乐要素的运用,提高学生理解作品风格的能力,使学生懂得音乐风格对表现音乐的思想内容、塑造
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并体验音乐家冼星海不同音乐作品在同一时期的音乐表达的不同情感。
  二、学情分析
  1、中专生知识面宽,理解能力强,对音乐能进行一定的概括归纳
  2、热衷流行音乐,对冼星海的音乐作品缺少认识与了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