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人应该怎样活着
人应该怎样活着
阅读精选(1):
人就应怎样活着最好
快乐的活着最好,时间是不能停留,就没有必要伤春悲秋。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他计较的少。人生的路很长,烦恼也好多。要调好心态。人生没有笔直路,坎坎坷坷过一生。人生在世,烦恼无量。好的情绪就是天堂,愤怒的情绪就是地狱、要想快乐的事,忘记不愉快的事,不愉快的事过去就是过去了。不要再去想它了,就像日历你翻过去就不要再翻回来了。去爬爬山,看看蓝天、白云,听听音乐,跳跳舞了。时间会冲淡一切,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雨过天晴会出彩虹。只要你调好心态,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简单、自然,不被物质世界俘虏,不为明天忧虑,与自我志同道合的人一齐游玩人间。
这天有汤就喝,没有就喝白开水,有三珍海味也吃,没有也不无怨言。
人活着是为了超越!
目前为止,只有人类能够超越自然或者说是命运的束缚!其他任何物种只能被困于法则,而只有人能够突破这界限。这也是人唯一的使命。不然还不如做只猪来的简单。
所以说,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你认为已经到达最好你就能够消失了。因为你已经没有继续存在的好处了。不超越,就消失!
简单、自然,不被物质世界俘虏,不为明天忧虑,与自我志同道合的人一齐游玩人间。
这天有汤就喝,没有就喝白开水,有三珍海味也吃,没有也不无怨言。
阅读精选(2):
王小波告诉你,人就应如何活着?
我此刻已经活到了人生的中途,拿一日来比喻人的一生,此刻正是中午。人在童年时从朦胧中醒来,需要一些时间来克服清晨的软弱,然后就要投入工作;在正午时分,他的精力最为充沛,但已隐隐感到疲惫;到了黄昏时节,就要总结一日的工作,准备沉入永恒的休
息。
按我这种说法,工作是人一生的主题。这个想法不是人人都能同意的。
我明白在中国,农村的人把生儿育女看作是一生的主题。把儿女养大,自我就死掉,给他们空出地方来――这是很流行的想法。在城市里则另有一种想法,但不知是不是很流行:它把取得社会地位看作一生的主题。站在北京八宝山的骨灰墙前,能够体会到这种想法。
我在那里看到一位已故的大叔墓上写着:副系主任、支部副书记、副教授、某某教研室副主任,等等。假如能把这些“副”字去掉个把,对这位大叔当然更好一些,但这些“副”字最能证明有这样一种想法。
顺便说一句,我到美国的公墓里看过,发现他们的墓碑上只写两件事:一是生卒年月,二是某年至某年服兵役;这就是说,他们以为人的一生只有这两件事值得记述:这位上帝的子民以前来到尘世,以及这位公民曾去为国尽忠,写别的都是剩余的,我觉得这种想法比较质朴……恐怕在一份青年刊物上写这些墓前的景物是太过伤感,还是及早回到正题上来罢。
我想要把自我对人生的看法推荐给青年朋友们:人从工作中能够得到乐趣,这是一种巨大的好处。相比之下,从金钱、权力、生育子女方面能够得到的快乐,总要受到制约。
举例来说,把生育作为生活的主题,首先是不合时宜;其次,人在生育力方面比兔子大为不如,更不要说和黄花鱼相比较;在这方面很难取得无穷无尽的成就。我对权力没有兴趣,对钱有一些兴趣,但也不愿为它去受罪――做我想做的事(这件事对我来说,就是写小说),并且把它做好,这就是我的目标。我想,和我志趣相投的人总不会是一个都没有。
根据我的经验,人在年轻时,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决定自我这一生要做什么。在这方面,我倒没有什么具体的推荐:干什么都能够,但最好不要写小说,这是和我抢饭碗。当然,假如你执意要写,我也没理由反对。总而言之,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貌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人在工作时,不单要用到手、腿和腰,还要用脑子和自我的心胸。我总觉得国人对这后一方面不够重视,这样就会把工作看成是受罪。失掉了快乐最主要的源泉,对生活的态度也会因之变得灰暗……
人活在世上,不但有身体,还有头脑和心胸――对此请勿从解剖学上理解。人脑是怎样的
一种东西,科学还不能说清楚。心胸是怎样回事就更难说清。对我自我来说,心胸是我在生活中想要到达的最低目标。某件事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认为它不值得一做;某个人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觉得他不值得一交;某种生活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会以为它不值得一过。罗素先生曾言,对人来说,不加检点的生活,确实不值得一过。我同意他的意见:不加检点的生活,属于不能理解的生活之一种。人务必过他能够理解的生活,这恰恰是他改变一切的动力。人有了心胸,就能够用它来改变自我的生活。
中国人喜欢理解这样的想法:只要能活着就是好的,活成什么样貌无所谓。从一些电影的名字就能够看出来:《活着》、《乐》……我对这种想法是断然地不赞成,因为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就可能活成任何一种糟糕的样貌,从而使生活本身失去好处。
高尚、清洁、充满乐趣的生活是好的,人们很容易得到共识。卑下、肮脏、贫乏的生活是不好的,这也能得到共识。但只有这两条远远不够。我以写作为生,我明白某种好,也明白某种坏。仅明白这两条尚不足以开始写作。还有更加重要的一条,那就是:某种样貌的对我来说不可取,绝不能让它从我笔下写出来,冠以我的名字登在报刊上。以小喻大,这也是我对生活的态度。(王小波)
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
阅读精选(3):
人就应怎样活着?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两个不一样的命题。我只喜欢《人就应怎样活着》这个题目,不喜欢《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题目,因为它把人活着首先确定为一种目的,谁明白为什么活着。有了为什么不必须活得好,没有为什么的反而活的更滋润,更潇洒,更快活。活着不是目的,活着其实只是一个过程。人事实上注重的就应是怎样活着这个过程。过程实现了,管它什么目的。
我小时候谁明白怎样活着,更不明白为什么活着,只明白玩和吃饭,之后明白听大人话好好读书,再之后明白听领导的话,把工作干好,挣钱养家糊口,再之后那些都变成往事。回家了,才冷静的想一想,原先活着的目的就是活着,就像迷路的人走一圈又回到了起点一样。但是如果没有走一圈这样一个过程,那么在那段时间里你怎样活过来呢!只要过程走好了就是幸福。
最近,家里家外的事情很多,一次又一次的勾起我对《人就应怎样活着》这个命题的思考,总想以舞文弄墨的格式表现一下,不仅仅是消遣,更是对活着的过去做个总结。虽然不能流芳千古,可也不会遗臭万年,只要能起到误人子弟,或者对立于远大理想的作用,就心满意足了,说明一个伟大的理论不仅仅诞生了,而且还以燎原之势武装人们的头脑。几百年后人们或许在某个叫山不是山的土堆上,看见用三块砖头搭成的小庙,里面供奉的是一个“人活着原先是个过程”理论先师的牌位,啊!我光宗耀祖了。其实我不喜欢那样,还不如此刻赏我一杯酒实在,味道十足。
人的一生是复杂的,但是又简单到在历史长河中,每个人但是是以时间和事件作为标记符号的一朵独特浪花而已,随着时间的流淌和事件的结束,这朵独特的浪花也自然地消失了,直到无影无踪。这朵独特浪花的激起原先是由自然历史和社会历史重合发生的那个过程产生的结果。
精神是生命的支柱,是人存在于历史时空真正起作用的东西,就像一头鬼,虽然形体不清但却又有灵魂一样。所以,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建构自我的个人精神,不一样种族的人,不一样职业的人,不一样年龄的人都在建构着各自不一样的精神类型。乞丐有着乞丐的精
神,富豪有着富豪的精神,虽然互相之间格格不入,但却都在为自我的精神奋斗着。就是这种精神引导着、支持者、鼓励着他们完成了活着这个过程。所以人不能去否认他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资料,但不能不注重自身的精神构建和生存过程,只要你的精神合理于生存环境就是有好处的。其实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度过的。
精神驱动着人生不断的完善,精神赋予着生命散发出光彩。人没有生命能够死去,人没有精神支撑,等于先于生命的终结而终结了自我。一个无意识无精神的人,和死人没有区别。精神的死亡比生命的死亡更可怕。精神作为人的源动力和支撑力,时刻的掌控着人的行动方向。一个人没有精神就无法在社会中生存,一个人没有精神就形同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精神支配着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人这一生啊就一堆堆坎坷是什么歌 人的一生十分短暂,时间就是寿命的减数器,我们无法对抗时间对我们的伤害,我们却有法提高活着的质量。怎样度过短暂的一生?选取奋斗,还是选取逃避?还是交替选取?只有自我明白。反正自我觉得有利于活着这个过程就是硬道理。
不是一部分人,也不是多数人,而是绝大多数人不是生活在理想中,而是现实中。现实对他们来说,最高理想莫过于养家糊口,每一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以此度过不算漫长的一
生,当他们突然想做点什么理想的事情的时候,突然发现自我已经老矣,什么也做不了了。他们的奢望是什么,只求一生平平安安。他们年轻的时候或者有过理想,或者为此奋斗过,但无情的现实不断的改变初衷,不断修正到现实的轨道上来,他们低下头成了现实的奴隶,让斗志麻木在机械重复中,让才华消磨在油盐酱醋中,甚至把清醒溶解在酒精中,把智慧消解在麻将桌上,把激情释放在情人的被窝里。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轨迹但是如此而已,理想恐怕只有在学生时代发黄的日记里能够到,那个已经完成的人生过程,原先是一个从没有设计过的过程,活着的历史就是这样书写的。
家是什么?家原本是一个永远的港湾。拥有一个属于自我的家,那是储备所有生存物资的基地,那是身心能够得到彻底放松的疗养院。聪明的人,懂得用才智来设计一个体现自我悟性的家。由内而外,由整体到细微处,倾情装饰他的家,营造属于自我的空间。但是这个港湾建设好的不多,安静的也不多,等到这个港湾安静的时候,预示着活着这个过程即将结束了。家这个目的也没有实现,实现的还是活着这个过程。一个简单的奢望,往往是一个人一生的追求,结果还是求而不得。
人的一生就应怎样度过,人的精神就应是什么样貌,只有自我给自我设计,资料就应包括
有目标、追求、爱好、智慧、渊博、勤奋、理性等等,还要包括经常持续微笑、学会和别人一块分享喜悦、乐于助人、持续自我的一颗童心、学会和各种人愉快的相处、有幽默感、处乱不惊、会宽恕他人、有几个知心朋友、常和别人持续合作,并从中获得乐趣、持续高度的自信心、尊重弱者、偶尔放纵一下自我、具备胆识和勇气等等。当这些资料融合在一个人的精神和行为中,并以此活过一生,就应说是美满的幸福的。
人的寿命有长有短,如果按70岁计算,真正工作的时间也就是10年左右。其余时间是站立、睡觉、坐着、做饭、吃饭、走路、等车、坐车、接待、交谈、看电视、理解教育、学习、书报阅览、节日活动、家庭聚会、学友联谊、书信往来、打电话、穿戴打扮、洗澡、性生活等等,这一切能说明为什么活着吗?不如简单说就是活着,体现的是一个活着的过程。
即生而乐,十而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过而从心所欲。一个人生下来就是件高兴的事,十岁左右就应以学为主,三十岁立家立业了,四十已经到了不惑的年龄阶段,五十岁到达知命的层次,六十岁听什么都听得懂了,过了七十岁过就会归于平淡,从心所欲。当你在不一样的年龄阶段,确定不一样的活着的资料。定
位现实了,活的也现实了。想入非非、好高骛远、空图虚荣、注重形式等等,都无益于有质量的活着。当几次阿Q没什么不好,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自快乐,管他春夏与秋冬,据说是解决精神问题一副良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