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县城及后山斜坡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工程地质分区
陈友生
【摘 要】对巧家县城及后山斜坡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调查,总结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及分布特征,据此运用ArcGIS分析工具对研究区域进行了工程地质条件分区,将研究区域分为4个类型,并对各个类型区域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参考意见.
【期刊名称】有寓意的名字《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5(034)002
【总页数】5页(P196-199,208)高考分查询
【关键词】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分布特征;工程地质分区
【作 者】陈友生
结婚周年纪念日【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P694;P642.2
开学第一课的读后感怎么写云南巧家县城(白鹤滩镇)位于金沙江右岸,地理位置为东经102°54′,北纬26°54′,距离白鹤滩水电站坝址40 km,是白鹤滩库区最大城镇.县城主体建筑分布在海拔780~1 000 m之间,海拔在640~780 m之间为人口较密集的村落.巧家县属典型的亚高山深切割地貌,新构造运动强烈,主要有金沙江深大断裂、小江深大断裂、则木河断裂、五莲峰断裂及次级断裂发育.巧家县城及后山斜坡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地形陡缓相间,呈现出明显的滑坡地形——圈椅状地形,由陡峭的后壁,侧壁及其以下的斜坡组成[1-3].在建的白鹤滩水库建成以后,正常蓄水后水位变幅在海拔765~825 m之间,县城及周边将被淹没,因此要修建安置区对大量的人口进行安置,由于巧家县城后山独特的地质环境,要保证安置区选址的合理性以及房屋建成后的整体稳定性,厘清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将是一项首要开展的重要工作[4-5].本研究通过对巧家县城及后山斜坡进行详细地质调查,对地质灾害的发育特点和发育规律进行了总结,并据此提出了巧家县城及后山斜坡工程地质分区评价.
2014年8月3日云南昭通鲁甸发生5.1级地震后,巧家县发现新增多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通过
对县城周边斜坡地质灾害进行实地调查,共查出地质灾害及隐患点37处,其中崩塌14处,滑坡12处,泥石流4处,不稳定斜坡7处,其中具有威胁对象的有17个,主要分布于海拔1 200 m以下县城周边区域.
1.1 滑 坡
研究区域滑坡有2种类型:第四系堆积体滑坡和基岩滑坡.钻孔揭示巧家后山海拔1 000 m以下至金沙江边均为深厚(厚度达数十米至约300 m)的冲洪积层,海拔1 000 m以上为出露基岩.本次调查的12处滑坡中,仅有1处为岩质滑坡,其余11处为堆积层滑坡.岩质滑坡位于迤博村4社,N26°53′48.75″,E102°56′58.57″处.该滑坡出露基岩为强风化白云质灰岩,节理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坡面顺层,前部有一采石场,开挖石方爆破震动岩体,开挖后坡体高陡且无支挡,引起坡体产生顺层面蠕滑.其余11处堆积体滑坡分布于海拔700~1 000 m的区域,为后山与县城陡缓交界区域,地形坡度为15 °~25 °,由山前洪积物和金沙江冲积物湖相沉积物交互沉积而成.洪积物主要为全风化玄武岩碎砾石、混合土碎砾石,阶地冲积物主要由砂、卵砾石和粉土等组成.该区域位于小江断裂带最北端,构造活动强烈,人类活动频繁,如公路修筑,房屋建设,滥砍滥伐等,导致地表破坏严重,雨水下渗通畅.该区域滑
坡均为推移式滑坡,且为浅层滑坡,滑体厚度一般为5~10 m,规模为大多为中小型,方量为5×103~150×103 m3.
1.2 崩 塌
研究区域14处崩塌中,有1处为土质崩塌,其余13处为岩质崩塌.土质崩塌发育于迤博8社安置区背后的人工边坡,该边坡坡长约150 m,坡高约10 m,坡度50 °~60 °,坡体为第四系残坡积块碎石土.由于修建安置区房屋开挖人工边坡切削坡脚而未做加固处理,导致扰动松散的块碎石土发生垮塌,方量约100 m3.岩质崩塌主要发育于金沙江岸坡4条泥石流沟沟壁,以及古滑坡体后缘及侧壁.金沙江岸坡崩塌点岩性为砂岩、板岩,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该崩塌危岩体为修建公路开挖边坡形成,由于边坡陡峭,节理裂隙发育,在降雨、地震等因素作用下,易沿卸荷裂缝或不利组合面(线)发生垮塌.后山斜坡主要发育4条泥石流沟,沟壁陡峭,出露基岩主要为二迭系下统茅口组、栖霞组、梁山组灰岩,白云质灰岩,强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沟壁顶部往往发育大量卸荷张拉裂缝,导致危岩体易沿着节理裂隙以及岩层面发生滑移、坠落.古滑坡体后缘及侧壁坡壁绵延数公里,高100~300 m,出露基岩为泥盆系中统幺棚子组(D2y)泥砂质白云岩、灰岩夹粉砂岩、页
岩组成灰岩,中统峨眉山玄武岩(P2β),岩层倾角约5 °~20 °缓倾坡外,节理裂隙发育,倾角50 °~75 °.层面和节理裂隙将基岩切割成块状,且坡顶往往发育大量卸荷裂缝,整个后缘及侧壁发育11个崩塌点,类型主要为滑塌式和坠落式.
1.3 不稳定斜坡电磁锅
研究区域不稳定斜坡主要位于海拔700~1 200 m的陡缓交界地带,均为土质斜坡,多发育于公路,采石场上部斜坡,坡度约20 °~30 °,土体松散,植被以草类为主,根系不发达,加之人工切削坡脚,使坡体达到失稳临界状态.此外,该斜坡后缘发育大量张拉裂缝,前缘局部鼓胀,公路边坡变形,规模均为中小型.
端午节的说说朋友圈1.4 泥石流
巧家县城后山主要有4条泥石流沟,调查发现,近20年来,县城后山未爆发过泥石流灾害.目前,沟道内植被茂密,以灌木丛为主,仅沟口采石场及沟道内公路两侧斜坡发育少量物源,总体来讲物源量稀少.据此判断这4条泥石流沟已经处于老年期,不易爆发泥石流灾害.
2.1 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地形地貌的关系
巧家县城斜坡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后山斜坡陡缓相间,缓坡上又可分为多级陡缓相间的台坎.海拔为2 100~2 300 m、1 600~1 800 m、1 100~1 300 m及900~1 000 m为坡度为25 °~30 °的陡坡;海拔2 300~2 600 m、1 800~2 100 m、1 300~1 600 m、1 000~1 100 m及900 m~江边的区域为5 °~15 °的缓坡.在海拔700~1 000 m的范围内,坡度15 °~25 °,为县城和后山斜坡陡缓交界地带,主要发育滑坡和不稳定斜坡灾害,其中,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分布于海拔1 000 m以下21处,分布于七里村、黎明村、黎明新村和迤博村,坡度一般为15 °~20 °,其中坡度最大的为葫芦口大桥崩塌,坡度70~80 °;分布于海拔1 000~1 300 m的6处,坡度一般为15 °~25 °;分布于海拔1 800~2 000 m的有1处,坡度为20 °.古滑坡后缘的崩塌带,分布于海拔2 600 m处,坡度为50 °~75 °.
2.2 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岩土性质的关系
地层岩性是地质灾害产生的物质基础.巧家县城斜坡位于近南北向的水坪子背斜西翼,轴部地层为泥盆系中统么棚子组(D2y) ,由中层块状泥砂质白云岩、灰岩夹粉砂岩、页岩组成,底部为黄绿泥质石英砂岩、灰质页岩、紫红页岩互层.翼部为二迭系下统茅口组、栖霞组、梁山组(Pl)和中统峨眉山玄武岩(P2β)组成.基岩一般分布于海拔1 000 m以上的区
域,岩层基本顺坡,产状一般为N 0 °~30 °、W/SW/10 °~40 °,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因此,在古滑坡后缘崩塌带,几条泥石流沟的陡峭沟壁上均发育有一定规模的崩塌、滑坡以及不稳定斜坡,其滑面为顺强风化于中风化的分界层面或节理裂隙组合面.海拔1 000 m以下县城周边缓坡由山前洪积物和金沙江冲积物湖相沉积物交互沉积而成,洪积物主要为全风化玄武岩碎砾石、混合土碎砾石、碎石混合,阶地冲积物主要由砂、卵砾石和粉土等组成,堆积密实,湖相沉积物主要为黏土层、砂层组成.主要发育中小规模的滑坡和不稳定斜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