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广播及电影事业的开创和发展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文化建设上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建立了广播及电影媒体,发挥了其宣传和教育功能,扩大了党的宣传阵地,提高了宣传效率,为争取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边区广播电台媒体的建立和发展
如图在 abc中
陕甘宁边区政府建立之后,延安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心,党中央提出建立自己的广播电台,以更好地宣传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时事政治,以坚持团结抗战,并成立了以周恩来任主任的广播委员会,开始建立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台址选择在延安城以西19公里的皮家湾,先后修建了10多间土坯石板房和5孔窑洞作为机房、播音室、办公室等。电台的修建发扬了艰苦奋斗精神,所需的无线电器材一部分是从国统区和香港购买的,一部分是八路军将士缴获敌人得到并运送到延安的,发电机用一辆旧汽车车头改装,燃料是利用烧木炭所产生的煤气,播音室的隔音设备采用边区生产的羊毛毯挂在墙上四周来替代。1940年3月,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从苏联回国,带回了共产国际赠送的一台发射机,即开始组装机组调试。经过紧张的调试和艰苦的准备工作,1940年11月,广播电台试播成功。1940年12月30日晚7时,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延安开始播音,标志延安广播电台建立,也标志人民广播事业的开创,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建立的又一个新的极为重要的新闻宣传媒体,在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领导抗日军民坚持抗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初播时期,广播稿件由新华社提供。后来在新华社设立口播组,专门负责广播电台的口播稿件和编辑工作。开始每天播音一次,从19时到21时播音2小时;后来改为每天播音2次,每次1小时;从1941年4月开始,每天播音3次,共4个小时。电台建立初期,除了主要播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国内外新闻和全国抗战消息外,还设有《名人讲演》《革命故事》《科学常识》《音乐》等节目,还播发中共中央
领导人的讲话和文章。1941年1月21日,电台播出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发言人对新华协和记者的谈话》,痛斥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的行径,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罪行。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后,国民党顽固派先后指派其军统局、中统局、陕西电信局、陕西广播电台、河南广播电台等,对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进行侦测、监听,并指派河南广播电台对其进行干扰,还派出特务混入边区侦查电台台址以便进行破坏。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加强保卫工作的同时,在设备极其简陋的情况下,排除国民党顽固派对广播电台的干扰,坚持正常的播音工作。
由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设备器材缺乏、技术水平跟不上等原因,一段时期出现了时播时停的情况。1943年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广播器材补充困难,机器发生故障,暂时停止播音。1945年8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机器设备经过调修和改装,重新开始播音,而且增加了许多新节目,如《时
事新闻》《解放区消息》《记录新闻》等。1945年8月10日,在日寇投降之际,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发了朱德向解放区所有武装部队对所包围的敌人发出通牒的命令。
好听的游戏英文名字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先后分为两批撤离延安,迁移到太行山区的涉县继续播音。1948年5月,电台迁移至西柏坡,1949年3月迁入北京,同年12月5日改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虽然建立时间比较晚,机器设备差,工作环境艰苦,但是广大工作人员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开展工作,用广播电台这一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边区电影媒体的建立和发展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大批知识分子纷纷来到延安,其中有一批电影工作者,许多爱国进步人士、国际友人等也纷纷在电影器材上给予延安电影事业以支持和援助。1938年4月,在党中央宣传部门和边区政府的支
/
中共党史
陕甘宁边区广播及电影事业的开创和发展
□庞宇瑶
[摘失业补助金
要]抗战时期,在中共领导人的坚强领导下和国际友人的友好支持下,陕甘宁边区广播及电影媒体的建立和发展
展示了艰苦奋斗精神,扩大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时事政治的宣传渠道,在当时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宣传作用,促进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抗战时期
中国女装陕甘宁边区
广播电台
电影媒体
30
DOI:10.16743/jki45-1357/d.2016.02.010
持下,陕甘宁边区抗敌电影社成立,成为边区最早成立的电影机构。当时由于边区电影事业的专业人才和电影拍摄器材都非常缺乏,拍摄电影的条件不够成熟,暂时未拍摄电影。电影社成立后主要是放映电影和拍摄照片,进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时事政治的宣传。
1938年9月,延安八路军政治部建立电影团,习惯上称为延安电影团。电影团使用的16毫米摄影机、胶片、洗印药品等电影器材是由奔赴延安的上海电影界的进步人士带来的,还有著名的国际电影艺术大师、反法西斯战士荷兰人伊文思赠送的35毫米摄影机和胶片等。延安电影团成立初期,共有10多名专业工作人员,但电影专门工作者仅有3人,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谭政兼任团长。1939年秋,延安电影团成立放映队,深入边区各县和部队为边区广大军民放映电影,还东渡黄河到晋绥边区为解放区军民放映电影。1940年4月,电影放映队与电影团合并。1944年至1945年,为了提高电影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电影团先后举办2期电影摄影训练班,使电影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也使电影团的专业队伍得到扩大。到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时,延安电影团建成了一支有编剧、导演、摄影、制作、编辑、美工、放映等专业人员共40多人的队伍。
日照旅游
延安电影团建立后,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放映电影。边区抗敌电影社最早开始放映电影,和随后成立的延安电影团放映队面向广大工农兵,在边区各地和部队放映电影,走遍了边区的每个驻军部队和每个县,还到晋绥解放区抗日前线为广大抗日军民放映电影。1938年仅有一套电影放映器材,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已有5套放映器材和40多部影片和纪录片。这些影片主要是苏联影片,大部分为未翻译的原版影片,也有一些国产影片,主要有《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夏伯阳》《祖国儿女》《虹》《保卫斯大林格勒》等。后来还放映了由延安电影团摄制的、反映边区重大社会政治生活的新闻纪录片,如《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边区生产展览会》《延安“九一”扩大运动会》《白求恩大夫》等,放映队还经常根据时事政治的发展变化制作一些幻灯片,受到了广大电影观众的热烈欢迎。
延安电影团建立后,开始了第一部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的拍摄工作。这是电影团拍摄最早的一部纪录片,也是与观众见面最晚的一部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先后历时2年,内容主要有八路军在华北抗日前线的素材,有青年知识分子奔赴延安的镜头,有反映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积极开展抗日重大活动的题材。拍摄完成之后,由于当时延安缺乏制片条件,1940年11月,党中央派冼星海等人将影片拿到苏联进行后期制作。到达苏联电影制片厂后,他们很快冲洗好影片底片,准备剪辑编辑影片时,苏德战争爆发,苏联电影制片厂紧急搬迁至乌拉尔,搬迁中未能制成影片的底片大部分丢失。新中国成立后,八一电影制片厂从苏联纪录片厂回了部分重要资料,编辑在大型纪录片《星火
燎原》中。
延安电影团在拍摄《延安与八路军》之后,在大生产运动中又拍摄完成了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反映了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垦荒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场面和事迹。该片于1943年2月摄制完成,为影片做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题词。2月4日,这部纪录片在延安王家坪中央军委大礼堂首次放映,朱德、叶剑英等中央领导人参加首映式。2月5日至12日,电影团每天晚上为党中央直属机关、部队、边区政府机关、学校、团体等单位和劳动模范、军民联欢会放映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也得到、朱德、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央领导人的赞扬和鼓励。随后,该片在延安公映,又相继在陕甘宁边区各地和晋绥解放区巡回放映。
延安电影团还拍摄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大型历史性文献新闻纪录片。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延安电影团首次将这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摄入影片。影片反映了这次代表大会的盛况,拍摄了大会会场的全景,拍摄了由、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组成的大会主席团的全景和近景,记录拍摄了、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以及其他代表在大会上的发言情况等。这是一部技巧和技术水平高、内容丰富、艺术性强,也十分珍贵的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
抗日战争时期,作为陕甘宁边区首府的延安不仅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也是全国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抗
日军民进行抗战的指挥部。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在不断开展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军事建设的同时,还大力开展文化建设,在文化建设上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使用先进的广播电台和电影媒体,取得显著成效。这不仅广泛宣传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鼓舞了广大抗日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决心,而且为新中国的广播电台和电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武衡主编.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3辑)[C].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庞宇瑶(1995-),女,甘肃灵台人,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2013级本科生。甘肃兰州730070。
【编校/蓝巧玲】
/
中共党史
31太平洋地震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