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埠与外国使领馆在渝历史回顾
重庆开埠与外国使领馆在渝历史回顾
唐纲
【期刊名称】《重庆与世界》
【年(卷),期】2014(000)012
【总页数】3页(P44-46)
【作 者】唐纲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 文
驻渝领事机构助力重庆大开放大发展·设领史纪
清光绪十六年(1890)三月三十一日,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将重庆开为商埠。次年三月一日,重庆海关成立,标志着重庆正式开埠,英国人霍伯森担任重庆海关税务司的
职务,掌握海关行政和征收关税的大权并兼管港口事务。随即,各国在重庆纷纷设立领事馆,开辟租界,建立“国中之国”。
重庆开埠是世界资本主义侵入中国西部腹地的一个大事件,在重庆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领事馆是指一国驻在他国城市或地区的领事代表机构。其职责是保护本国国家利益,保护本国公民和法人的正当权益,管理本国侨民,管理和协助本国的船舶飞机等事宜。在中国近代史上,英、美帝国主义分别于1843年和1844年通过中英《虎门条约》和中美《望厦条约》,在中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接着,法、俄、日等国也在中国获得此种特权。
重庆设立领事馆的时间较沿海各开埠城市晚,但却是四川第一个设立外国领事馆的城市。
早在重庆开埠前,英国就多次向清政府提出在重庆派驻领事的要求。1869年5月,英国政府指派驻汉口领事沿川江至重庆进行了实地考察,提出了“开放四川重庆”的要求。1876年,英国公使威妥玛向清政府提出向重庆派驻领事,清政府以重庆非中外通商口岸为由加以拒绝。当年9月,《中英烟台条约》被迫签署,其中有“四川重庆府可由英国派员住寓,
查看川省英商事宜”的规定,这为英国在重庆开埠前就派驻重庆领事到了借口。随后,倍伯尔作为英商代理人常驻重庆,任期4年。“驻寓官”借此机会遍访四川,调查土产,考察民情风俗,积极为重庆开埠和设立领事馆作准备。1882年、1884年,英国政府先后派贺西、谢立三为驻渝领事,到重庆执行英国政府的指令,履行领事的相关职责,只因没有法律依据,未能在重庆正式设立领事馆罢了。
1890年,中英《新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签订,使英国取得了在重庆开埠的特权,也使英国取得了在重庆正式建立领事馆的法律依据。就在条约签订后不久,英国就迫不及待地在重庆方家什字麦家院(今重庆宾馆附近)正式建立领事馆,并任命禄福礼为英国首任驻重庆领事。这是西方列强在重庆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其管辖范围不仅局限于重庆,还包括四川全省,后扩展到贵州地区。其主要任务是按照英国政府指令,管理英国在四川的事务;通过英国在重庆的公司、商行、教堂、学校、医院以及英国商人获取情报,由领事加工整理后,定期向英国政府报告。
2014年3月13日,由英国文化协会和重庆市政府外侨办共同主办的“英国驻重庆使领馆变迁研究成果汇报暨二战时期中英关系研讨会”在重庆市政府外侨办举行。来自英国驻重庆总领领事馆大使馆
事馆、重庆市政府外侨办、重庆与世界杂志社以及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单位的近70位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专家们说,1891年4月1日,英国在重庆正式建立总领事馆,距今已有123年。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西迁重庆,英国驻华大使馆的人员也离开南京转赴武汉,最终又迁往重庆。新中国成立后,中英通过谈判于197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00年3月1日,英国在重庆设立新的总领事馆。
紧随英国步伐,第二个在重庆设立领事馆的是法国。1896年3月,法国在重庆城内的二仙庵设立领事馆,法国政府任命原驻汉口副领事哈士为驻重庆首任领事。其管辖范围极广,凡四川、贵州、甘肃、新疆、青海、西藏等省的事务,均在其管理范围之内。
1895年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日本政府可以派领事官于重庆等开埠城市驻扎。据此规定,日本首任驻重庆领事加藤义三于1896年5月抵达重庆。同月即在重庆小梁子五公馆设立了日本驻渝领事馆。
1895年7月,美国传教士赫斐秋等向清政府提出了英美各国在成都设立代理领事的要求,未获批准。后经交涉,1896年12月,美国在重庆城内的五福宫设立领事馆,以石密特为首任驻渝领事。但因石不常驻重庆,故其领事职责或交汉口总领事署代理,或托英国领事馆
代办。
1904年,德国正式在重庆设立领事馆,以办理四川省的一切交涉事宜。德国领事馆初设于蜈蚣岭,后迁通远门。德国驻渝领事馆成立之初,无领事,只有2名副领事,其一副领事米雷尔常驻重庆,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另一副领事卜思驻成都,“遇事随时商议”。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作为中国的战时首都,迁驻、新设重庆的外国大使馆和公使馆多达30余个,此间可谓是重庆对外交流的顶峰,也是重庆在国际上树立威望、提升形象、成为“世界各地家喻户晓之一名词”的重要时期。
1938年1月19日,苏联新任驻华大使卢干滋·奥莱斯基携苏联塔斯通讯总社社长罗果夫及秘书梅拉美德等由汉口乘机抵达重庆,并于1月23日向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呈递国书。此乃抗战时期最早抵达重庆并在重庆呈递国书的第一个外国驻华大使,也拉开了战时重庆外交风云的序幕。
随后,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巴西、葡萄牙、挪威、丹麦等国的驻华大使、公使、代办、参事等,相继抵达重庆并将其驻华大使馆迁到重庆。
1939年3月5日,法国驻华大使戈斯默由昆明飞抵重庆,并于3月10日向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呈递国书。
1939年4月19日,英国驻华大使卡尔携随员4人抵达重庆。
1939年8月,苏联新任驻华大使潘友新抵达重庆,并于9月1日呈递国书。
1940年2月29日,美国驻华大使詹森携秘书赖丰、海军武官麦克林等飞抵重庆。
此间,各国大使往返奔波于重庆与中国其他各地,一直未曾在重庆一齐出现。直到1940年3月,才出现了英国驻华大使卡尔、美国驻华大使詹森、苏联驻华大使潘友新、法国驻华大使戈斯默等世界反法西斯四个主要盟国驻华大使第一次齐集重庆的外交盛事,战时中国的对外交往与合作,也以此为契机,以重庆为平台,开始了新的篇章。
今年10月30日,由重庆电视台赴荷兰拍摄的电视纪录片《沧浪万里长》(《荷兰人在重庆的足迹》)首映式在重庆天地文化剧场举行。这部耗时半年拍摄制作而成的纪录片,已于11月中旬荷兰驻重庆总领事馆正式开馆之际在重庆卫视黄金时段首播。这成为宣传重庆领事纪事的重要举措。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