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流行特点及禽流感防治
李桂敏 杨 静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农业农村局,河北唐山,063000)
摘 要:家禽养殖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将关注重点放在疫病防控领域,尤其是应该做好禽流感这类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针对性防控,避免禽流感疫情发生。对此,本文以禽流感防护为例,探讨了鸡禽流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旨在降低禽流感的发生流行,确保家禽养殖安全。
关键词:禽流感;流行特点;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494(2023)11-0096-02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属于正黏病毒属(Orthomyxovirus)的成员。其中,A型禽流感病毒最为常见和重要,可以根据H(血凝素)和N(神经氨酸酶)两个表面抗原的不同组合进行分型。常见的血清分型有H1-H18和N1-N11,目前,能够在野生鸟类和家禽中检测到的禽流感病毒有H1、H2、H3、H4、H5、H6、H7、H8、H9、H10、H11、H13、H15、H16和H17等血凝素
亚型,以及N1、N2、N3、N5、N6和N8等神经氨酸酶亚型。禽流感病毒具有较高的环境适应性,可以在野生鸟类、家禽的体内和环境中存活与传播。禽流感病毒具有一些特殊的理化特征,例如,它的RNA基因组呈负链,由八段RNA片段组成,并且通过反转录酶在细胞中复制[1]。禽流感病毒的外壳上有两种表面糖蛋白,即H和N,它们在识别宿主细胞、侵入细胞和释放新生病毒粒子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1.2 流行特点
禽流感病毒(鸡禽流感病毒)是一类高度传染性的病毒,会导致禽类(尤其是家禽,如鸡、鸭、鹅等)的呼吸道感染。第一,禽流感病毒侵入禽类细胞后,通过与细胞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从而使病毒基因组释放出来。病毒基因组会被细胞内机制复制,并产生新的病毒颗粒。这些新的病毒在细胞中增殖,继而在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出来。病毒感染会引起呼吸道黏膜的损伤、炎症反应,导致免疫反应的激活和病程的发展。鸡禽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是感染了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特别是被感染的家禽,
如鸡、鸭、鹅等[2]。这些感染的禽类可以成为病毒的携带者,将病毒排泄到环境中。被感染禽类排出的病毒可通过禽类之间的密切接触(如共同饲养、休息站)、呼吸道分泌物(如咳嗽、喷嚏)和粪便等途径进行传播。其他传播途径还包括带菌禽类的种蛋、衣物、设备、车辆等间接媒介。第二,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各种禽类,但一般来说,养殖环境差、年轻的、免疫系统不健全的禽类更易感染该病毒。不同品种的禽类对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可能有差异。第三,禽流感病毒具有很高的传染性,能够在禽中迅速传播,导致大规模的禽流感疫情。流行期间,感染禽类会出现急性病症,包括呼吸道症状、食欲减退、产蛋减少或停止等,病死率可能很高。在某些情况下,禽流感病毒会突变为高致病性病毒亚型,导致更严重的疫情和人畜共患的风险。
2 临床症状
不同类型的禽流感病毒,如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等,会引起鸡的不同病程,具体发病症状和潜伏期在疫情和鸡之间会有差异。第一,最急性型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3 d,鸡只表现出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眼睛肿胀、黏膜充血、脓性分泌物、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甚至猝死。第二,急性型禽流感潜伏期为2~5 d,亚急性型禽流感潜伏期为3~7 d[3],鸡只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眼睛肿胀、眼结膜充血、黏膜分泌物、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蛋产量减少或停止。该类型的禽流感病程较短,一些鸡只可能恢复健康,但仍然可被感染并成为携带者。第三,慢性型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数周至数月,鸡只表现为长期的轻度呼吸道问题,如轻微的咳嗽、喷嚏、眼睛肿胀、充血和脓性分泌物,
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蛋产量持续减少,并可能出现其他二次感染或并发症。
3 病理学变化
从病理学角度来看,最急性型禽流感鸡只肺实质充
作者简介:李桂敏(1980—),女,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防治。通信作者:杨静(1979—),女,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防治。
河北疫情怎么回事096
血、水肿,有时伴有出血和坏死;肝脏充血,泽暗红,表面光滑或稍有颗粒状;脾脏充血,大小正常或稍大;肾脏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肠道黏膜充血,可能伴有溃疡和坏死。急性型禽流感肺实质出血、充血,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肝脏充血伴有中心性坏死和变性;脾脏充血,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肾脏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肠道黏膜充血,可能出现溃疡和炎性细胞浸润。亚急性型禽流感肺实质充血,可能伴有小片状坏死或出血;肝脏轻度充血,可能出现中心性坏死;脾脏大小正常或稍大,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变性;肠道黏膜有炎性细胞浸润。慢性型禽流感肺部病变不明显,可能出现纤维化和结核样改变;肝脏纤维化,可见增生的间质;脾脏纤维化,可见淋巴滤泡消失,肾脏慢性肾小球肾炎表现,可见间质纤维化;肠道黏膜萎缩,可能有纤维化和溃疡形成。
4 实验室诊断
禽流感病毒确诊可以采用重置免疫扩散试验,准备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板和离心管,将禽流感病毒样品离心去除悬浮液,得到病毒沉淀。将禽流感病毒沉淀溶解于适量的缓冲液中,混匀后加入琼脂凹口内。将样品等渗于琼脂凹口内后,利用片洗工具自外而内刺入琼脂中心,使样品均匀扩散在琼脂中。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板置于恒温室中,在适当的温度下等待凝胶,通常需要几小时到一天不等。观察琼脂上是否有单个免疫沉淀带的形成。对于抗原检测,免疫沉淀带的形成,表示样品中存在禽流感病毒抗原;对于抗体检测,免疫沉淀带的形成,代表样品中存在禽流感病毒抗体。若在琼脂凹口中出现单个或多个免疫沉淀带,表示样品中存在禽流感病毒抗原或抗体,具体结果可通过免疫反应性实验进一步鉴定。若未在琼脂凹口中观察到任何免疫沉淀带,表示样品中不存在禽流感病毒抗原或抗体。
5 疫情处置
确认疫情后,养殖场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实施隔离措施,封锁和消杀疫区,实施扑杀措施,对病死、病残和疑似感染禽类进行无害化处理。防疫部门应加强动物交通管制,禁止禽类及其产品流入和流出疫区,实施对密切接触者的观察,进行临床诊断和隔离,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养殖户的防控意识。完成疫情处置后,养殖场需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采取必要的措施恢复养殖生产。
6 预防措施
预防和控制鸡禽流感的关键在于实施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和养殖管理措施。第一,在养殖管理期间,需限制人员和车辆的进出,确保养殖场的安全性;控制访客
进入养殖区域,并设立适当的洗消措施。第二,为饲养
区域建立有效的加密隔离区和灭菌区,使用压力差、防
尘设备和合理通风手段来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避免野
生禽类和其他动物进入养殖区域,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消除与其他禽场或肉类市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风险。第
三,彻底处理排泄物和死禽,并进行适当的无害化处理;
实施严格的动物来源控制,包括合规的交易和引种检疫
制度;合理管理饲料和水源,确保其卫生和质量。第四,
检查禽类的健康状况,及时改变养殖环境,以降低应激
反应;维持适宜的饲养密度和合理的禽类体结构。第
五,根据兽医建议和疫情情况,选择合适的禽流感疫苗
接种计划,并遵循正确的疫苗管理方法。需注意疫苗的
保存和使用条件,按照说明进行接种操作。对此,养殖
场可以选择使用新城疫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
种,无母源抗体保护或者母源抗体监测为1∶32的雏
鸡,可以在7~14日龄首次免疫接种,每只鸡免疫接种0.2 mL,免疫期2个月;母源抗体高于1∶32的雏鸡在2周龄之后进行首次免疫接触,每只鸡使用0.5 mL,免疫
期5个月。母鸡在开产前2~3周,每只鸡接种0.5 mL,
免疫期为6个月。也可以选择使用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
疫苗,2~5周龄的鸡每只使用0.3 mL,5周龄以上的鸡,
每只使用0.5 mL,接种14 d之后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
期为6个月。此外,养殖场应定期进行禽流感的监测,
包括定期检查禽类的健康状况和实施病原体检测,对于
异常表现或怀疑病例,要及时报告给兽医部门或当地官
方机构。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鸡养殖管理过程中,如果爆发大规模
的动物疫病,会短时间内造成大批量的鸡发病死亡,
直接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针对禽流感这类重大传染
性疾病,防疫部门要明确相应的防治方案,加快构建完
善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预防措施和防治理念能够融入
各个环节,为推动家禽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
基础。
参考文献
[1]  贾广清.鸡病流行特点及禽流感防治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
2021,17(1):191-192.
[2]  王殷.鸡病流行特点及禽流感的防治[J].畜禽业,2021,32
(10):62.
[3]  郭生萍.常见鸡病流行特点与禽流感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
2021(5):63-64.
09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