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是如何完成交流充电的?
新能源汽车是如何完成交流充电的?
车载充电机内部芯片工作原理以及部分辅助电源、接地系统无法很好的体现出来,很多人问小编说怎样才能完成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述一下新能源汽车是如何完成交流充电的?
一、摘-插。
摘时,手按下头的机械锁,S3松开,将头插进车上的慢充座,松开头上的机械锁,S3闭合。头上的PE接通了设备地和车身地,CC/CP电路板的检测点3检测阻值,据此来判断的物理连接状态。 S3松开,表示“半连接”。S3闭合,表示“完全连接”。没有
插好,PE没有接通,表示“未连接”。
假如S3闭合了,此时检测点3就判断为完全连接。紧接着,电磁锁被锁止。
同时,交流桩里面的检测点1由12V变为9V。
有的车企规定,对于具有电子锁状态回检的车辆接口,在电子锁闭锁状态控制信号CP有效时,对于CC连接信号的失效不应影响正常的充电。
二、刷卡或扫二维码。
刷卡或扫二维码后,交流桩会将S1切到PWM输出。
单片机1上的检测点2检测到PWM信号而且占空比正常,DSP检测OBC状态正常,DSP和BMS通信,DSP“获知”动力电池状态正常,表示车辆系统已准备好充电,DSP再和单片机2通信,单片机2“获知”整个充电系统准备好充电,闭合S2。 此时,K1,K2没有上电,DSP自身的辅助电源没有工作,DSP暂时由车上的蓄电池供电。待OBC被点亮后,DSP的辅助电源输入自动切换到PFC母线电压供电。
S2闭合后,检测点1的电平从9V变为6V,充电桩将闭合K1、K2,OBC开始工作,给电池充电。 OBC工作之前,根据一套逻辑判断来确定K4的闭合。K5、K6、K7的闭合逻辑则完全由BMS掌控。具体每家车企按什么样的策略,没有出强烈的一致性。应该是K7先闭合,然后闭合K6,最后闭合K5。 它们之间的逻辑问题带来质量问题。特别是K4的闭合是需要基于K5的。
整个充电过程中,CC/CP电路板上的单片机2监测各个信号是否正常。OBC和BMS之间实时通信,一旦OBC自身有故障,OBC停止工作,电池有故障,BMS通知OBC停止工作。单片机2就通过断开S2来通知交流桩停止工作。
整个充电系统中,交流桩和电动车辆之间的“联络”只靠S2。
扫描二维码,相当于将该充电桩及用户的信息传送到了云平台,云平台下发指令给交流桩,允许或禁止K1、K2被闭合。
三、结束充电。
下面几种方式都可能结束充电:
(1)充满电。
BMS下发停止充电指令给OBC。 OBC停止充电。OBC的DSP将停止充电指令给到单片机2,单片机2断开S2。交流桩的检测点1因此获得停止充电的指令。
(2)刷卡/扫二维码终止。
刷卡终止充电,交流桩可能断开S1或直接断开K1、K2。
(3)按下头机械开关S3。
新能源怎么充电
当按下S3半连接,在任何阶段都认为是用户需要结束充电,因此中断充电,弹开电磁锁,允许拔。比较少见的是为了防盗,按下S3半连接,也不允许拔,除非做另外的确认操作,比如刷卡。这里的S3开关本身是无法阻止拔这个动作的,阻止它的是电磁锁,这个会在后面讲到。
(4)故障。
任何判定为故障的都将导致充电停止。
正常请求停止充电时序
异常结束:
1、CP控制确认信号接地、悬空、波形失真等失效时;
2、交流输入电源异常(如漏电保护中断,触发过压保护,电网偕波过大等);
3、CC连接信号等效阻值无法识别;
4、整车低压模块输出故障;
5、直流高压输出故障;
6、OBC模块严重故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