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雨水设计流量时雨水在地面的流行时间怎么算
计算雨水设计流量时雨水在地面的流行时间怎么算
【篇一:第10章 雨水灌渠设计和优化计算(10-6)】
长沙学院教案
编 号:第15~17讲
课时安排: 6 学时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它□
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十章 雨水管渠设计和优化计算
教学目的要求(包括知识与能力两个方面):
了解雨量分析与雨量公式、雨水径流调节、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网设计与计算、排洪沟设计与计算;掌握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雨水管渠设计与计算、排水管网优化设计。
教学重点、难点: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雨水管渠设计与计算、排水管网优化设计。
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含引入新课、中间组织教学以及如何启发思维等)
第一节  雨量分析及雨量公式
一、雨量分析
1.降雨量
降雨量指单位地面面积上在一定时间内降雨的雨水体积,其计量单位为(体积/时间)/面积。由于体积除以面积等于长度,所以降雨量的单位又可以采用长度/时间。这时降雨量又称为单位时间内的降雨深度。常用的降雨量统计数据计量单位有:
年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的各年降雨量的平均值,计量单位用mm/a; 月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的各月降雨量的平均值,计量单位用mm/月;
最大日降雨量:指多年观测的各年中降雨量最大的一日的降雨量,计量单位用mm/d。 2.雨量的数据整理
自记雨量计所记录的数据一般是每场雨的累积降雨量(mm)和降雨时间(min)之间的对应关系,以降雨时间为横坐标和以累计降雨量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称为降雨量累积曲线。降雨量累积曲线上某一点的斜率即为该时间的降雨瞬时强度。将降雨量在该时间段内的增量除以该时间段长度,可以得到描述单位时间内的累积降雨量,即该段降雨历时的平均降雨强度。
3.降雨历时和暴雨强度
在降雨量累积曲线上取某一时间段t,称为降雨历时。如果该降雨历时覆盖了降雨的雨峰时间,则上面计算的数值即为对应于该降雨历时的暴雨强度,降雨历时区间取得越宽,计算得出的暴雨强度就越小。
暴雨强度用符号i表示,常用单位为mm/min,也可为mm/h。设单位时间t内的平均降雨深度为h,则其关系为:
i?
h t
2
在工程上,暴雨强度亦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量q表示,单位用(l/s)/hm。
22
采用以上计量单位时,由于1mm/min=l (l/m)/min=10000 (l/min)/hm,可得i和q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q?
2
10000
i?167i 60
式中:q—降雨强度,(l/s)/hm;i —降雨强度,mm/min。
就雨水管渠设计而言,有意义的是出降雨量最大的那个时段内的降雨量。因此,暴雨
强度的数值与所取的连续时间段t的跨度和位置有关。在城市暴雨强度公式推求中,经常采用的降雨历时为5 min、10 min、15 min、20 min、30 min、45 min、60 min、90 min、120 min等9个历时数值,特大城市可以用到180min。
4.暴雨强度频率
对应于特定降雨历时的暴雨强度的出现次数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可以通过长期的观测数据计算某个特定的降雨历时的暴雨强度出现的经验频率,简称暴雨强度频率。  参见教材p237中公式进行讲解。  5.暴雨强度重现期
工程上常用比较容易理解的“重现期”来等效地替代较为抽象的频率概念。重现期的定义是
指在多次的观测中,事件数据值大于等于某个设定值重复出现的平均间隔年数,单位为年(a)。
重现期与经验频率之间的关系可直接按定义由下式表示:
p?
1 pn
参见教材p237中公式进行讲解。 二、暴雨强度公式
1.暴雨强度公式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规定,我国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的形式为:
q?
2降雨量怎么测量的
167a1(1?clgp)
(t?b)n
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l/s)/hm;p-设计重现期,a;t-降雨历时,min。a1,c,b,n-地方参数(待定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确定。
当b?0时
q?
167a1(1?clgp)
tn167a1(1?clgp)
t?b
当n?1时
q?
三、降雨面积和汇水面积
降雨面积是指每一场降雨所笼罩的地面面积。汇水面积是指雨水管渠所汇集和排除雨水
22
的地面面积,用f表示,常以公顷hm或平方公里km为单位。
第二节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
一、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雨水管渠的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
假定:(1)暴雨强度在汇水面积上的分布是均匀的;(2)单位时间径流面积的增长为常数;(3)汇水面积内地面坡度均匀;(4)地面不透水,??1。
二、雨水管段设计流量的计算
在图1中,Ⅰ、Ⅱ、Ⅲ、Ⅳ为相毗邻的四个街区。设汇水面积fⅠ=fⅡ=fⅢ=fⅣ,雨水
2
2
图1  雨水管道设计管段流量计算示意图
从图1可知,四个街区的地形均为北高南低,道路是西高东低,雨水管道沿道路中心线敷设,道路断面呈拱形为中间高,两侧低。降雨时,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顺着地形坡度流到道路两侧的边沟中,道路边沟的坡度和地形坡度相一致。雨水沿着道路的边沟流到雨水口经检查井流入雨水管道。i街区的雨水(包括路面上雨水),在1号检查井集中,流人管段1~2。Ⅱ街区的雨水在2号检查井集中,并同i街区经管段1~2流来的雨水汇合后流入管段2~3。Ⅲ街区的雨水在3号检查井集中,同i街区和Ⅱ街区流来的雨水汇合后流入管段3~4。其他依次类推。
已知管段1~2的汇水面积为fⅠ,检查井1为管段1~2的集水点。由于汇水面积上各点离集水点1的距离不同,所以在同一时间内降落到fi面积上各点的雨水,就不可能同时到达集水点1,同时到达集水点1的雨水则是不同时间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  集水点同时能汇集多大面积上的雨水量,和降雨历时的长短有关。如雨水从降雨面积最远点流到集水点1所需的集水时间为20(min),而这场降雨只下10(min)就停了,待汇水面积上的雨水流到集水点时,降
落在离集水点1附近面积上的雨水早已流过去了。也就是说,同时到达集水点1的雨水只能来自f1中的一部分面积,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就有愈来愈大面积上的雨水到达集水点1,当恰好降雨历时t=20(min)时,则第1(min)降落在最远点的雨水与第20(min)降落在集水点1附近的雨水同时到达,这时,集水点1处的径流量达到最大。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汇水面积是随着降雨历时t的增长而增加,当降雨历时等于集水时间时,汇水面积上的雨水全部流到集水点,则集水点产生最大雨水量。
1.管段1~2的雨水设计流量的计算
2
管段1~2是收集汇水面积fi(hm)上的雨水,设最远点的雨水流到1断面的时间为?(min),只有当降雨历时t =?时,fi全部面积的雨水均已流到1断面,此时管段1~2内流量达到最大值。因此,管段1~2的设计流量为:
q1~2?fq1 (l/s) Ⅰ
2.管段2~3的雨水设计流量计算
当t=?时,全部fⅡ和部分fⅠ面积上的雨水流到2断面,此时管段2~3的雨水流量不是最大。只有当t=?+t1-2时,fi和fⅡ全部面积上的雨水均流到2断面,此时管段2~3雨水流量达到最大值。设计管段2~3的雨水设计流量为:
2
q2~3?(fⅠ?fⅡ)q2 (l/s)
式中:q2-管段2~3的设计暴雨强度,是用(fi+ fⅡ)面积上最远点雨水流行时间,求得的降
2
同理可求得管段3~4及4~5的雨水设计流量分别为:
q3~4?(f)q3~4 Ⅰ?fⅡ?fⅢq4~5?(fⅠ?fⅡ?fⅢ?fⅣ)q4~5
式中:q3、q4-分别为管段3~4、4~5的设计暴雨强度,即相应于是用 t=?+t1-2 + t2-3和t
2
由上可知,各设计管段的雨水设计流量等于该管段所承担的全部汇水面积和设计暴雨强度的乘积。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暴雨强度是相应于该管段设计断面的集水时间的暴雨强度,因为各设计管段的集水时间不同,所以各管段的设计暴雨强度亦不同。在使用计算公式q??qf时,应注意到随着排水管道计算断面位置不同,管道的计算汇水面积也不同,从汇水面积最远点到不同计算断面处的集水时间(其中也包括管道内雨水流行时间)也是不同的。因此,在计算平均暴雨强度时,应采用不同的降雨历时ti。
根据上述分析,雨水管道的管段设计流量,是该管道上游节点断面的最大流量。在雨水管道设计中,应根据各集水断面节点上的集水时间ti正确计算各管段的设计流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