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多角度分析新冠疫情与地理要素的联系》
教学案例
刘静
(集安市第一中学,吉林通化134200)
摘要: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迅速蔓延中国甚至全球,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踏上了共同抵抗疫情的道路。作为一名高三教师兼班主任,我不仅担忧疫情,同样也担忧我的孩子们,他
们马上迎接高考,疫情的到来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这时学校通知“停课不停学”,在疫情期间,
利用钉钉开展线上教学,要求班主任组织一次班会,此时我们正好进行一轮和二轮复习的衔接,复习区
域地理和必修1部分。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区域地理是他们学习的难点。再加上一段时间的线上学
习,很多同学也出现各种学习上的问题。综合以上情况,我觉得我应该结合自己的学科说点什么。所以
设计了这样一节特殊的地理班会课。旨在让学生在地理学科的基础上分析身边的现象,进一步提升学
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教学;案例;多角度分析
一、教学设想
根据地理学科的教学要求,结合地理要素分析此次爆发的新冠疫情与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意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地理分析能力。
第一,区域认知:通过疫情分布地区图及相关地理要素图的分析,巩固和提升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第二,地理实践力:通过对疫情与地理要素的关联性分析,培养学生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地理问题的能力,理论应用于实践中。
第三,综合思维:从自然和人文两个大方面,多角度分析疫情,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第四,人地协调观:此次疫情的病毒宿主是野生动物,涉及到人类和生物的问题,通过对疫情的分析,意在让学生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维护生物多样性,人类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下去,那同学们就必须树立科学的人地协调观。
二、教学方法
对比分析,区域认知,探究讨论。
三、教学过程叙述与评析
(一)导入课程
师:2020年新名词:“新型冠状病毒”,它以传播速度快,感染人多的特点,迅速的侵袭到我们的生活中。在疫情的抗战中,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展示幻灯片)在最美逆行者们抗战在一线时,我们为了高考,接触了线上学习,感受祖国科技带给我们的改变,我们同样是在战斗。疫情发生后,我想大家的心情是复杂的、沉重的。我想疫情的形成和发展应该是咱们目前最为关心的问题,地理复习一轮基本结束,二轮也复习了一段时间,今天我们就新冠疫情问题进行交流和学习,站在地理学科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形成与发展。
评析:本次导入以学校要求的班会主题开始,直接引出大家提及最多的词语,旨在让学生直面问题,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综合分析,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学科学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社会意义。
(二)学习过程
1.新型冠状病毒及传播特点
师:接下来咱们通过PPT来了解一下新冠疫情的相关知识。(展示课件)同学们,通过此图,我们形象的了解了新冠病毒。接下来我们来看中国一月疫情发展曲线(展示课件),通过疫情曲线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确诊人数在增加,速度在加快。
师:同学们对曲线图特点分析的很准确。我们能真
12
切地感受到疫情传播速度之快,发病之迅猛。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和世界疫情图。同学们通过疫情分布图概括一下疫情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存在什么样的特点?(展示课件)
生:中国集中在湖北附近的省区。
师:那咱们同学可以说一下具体有哪些省区比较严重吗?
生:湖南、四川、重庆、浙江、江苏等。
师:主要概括就是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些地区经济联系比较密切。那世界疫情分布又有怎样的特点?
生A:世界严重区域有东南亚还有欧美的发达国家,欧美等发达国家目前比较严重。
生B:非洲、中亚等欠发达地区没有。
评析:通过课件展示,让同学们从知识层面了解新冠病毒的相关知识,感受疫情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传播特点的分析展示了确诊人数曲线及中国、世界疫情分布图,旨在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曲线类问题是地理重要考点,通过曲线特点的描述,检测学生对曲线类问题的描述术语是否准确。观看疫情分布图,进一步提问细化,旨在增强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2.自然地理要素与新冠疫情的关联性
师:同学们的概述较为准确。那同学们思考一下,新冠疫情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问题存在,它的分布呈现出这样特点与我们所学的地理要素是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呢?
生:思考中。
师:地理要素类分析是地理考查的重点。一提到地理要素我们从哪些方面分析?(停顿一会,展示课件)生:自然和人文。
师: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两大方面分析新冠疫情与这些要素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
(1)气候
师:我们先看一则材料,材料叙述新冠病毒怕高温,怕紫外线。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从气候角度分析一下未来新型冠状病毒是否有可能因气温升高而消失;就世界目前疫情分布区来说是否与气候有一定关联?
生A:我觉得会,有关联。
师:可以说一下你的依据吗?
生A:从世界疫情图中可以看出南半球疫情国家比北半球少,现在是三月份左右,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往北运动,南半球气温高,病毒少。北半球未来会增温,应该会对疫情有帮助。
生B:我也觉得有,此时欧美国家疫情特别严重,和他们的气候有关。欧洲西部主要是地中海和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太阳光照不足……西安疫情源头在哪
师:同学们的论点很鲜明,依据也与结论相对应。就气温升高对病毒是否有抑制作用,我们来看一下专家的看法。(展示课件)所以说病毒可能会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得到抑制,但地理事物的形成和发展不是由单一要素决定的,具体结论,我们留给时间。但正如新晋中国男神—钟南山院士所言疫情一定会得到控制的。
评析:分析地理问题,首先要确定分析方向。本节课是原因类问题的分析,是地理考查的重点,主要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所以一给出提示,学生就很容易确定分析的重点和方向。给出世界气候分布图,让学生将气候这部分基础知识与新冠疫情联系起来,总结他们之间的关联性。学生分析的都是碎片化的,不是很全面,这部分需要引导。再加上新冠病毒与气温的关系目前没有结论,所以只能浅层分析,侧重是地理知识点的复习。在这里提到钟南山院士,意在给同学们设立榜样作用。
(2)河湖
师:除了气候,还有哪些要素呢?我们看PPT。(展示课件)
生:我觉得日常生活的污水会排放到河流中,如果没有经过处理的话,病毒是有可能通过水进行传播。
师:那你觉得如果可以通过河流传播,主要的污染范围会集中在哪?
生:应该是河流的下游。
生A:我觉得可能更广,水是在不断循环当中的。
师:大家回答的都有一定道理。所以,武汉对隔离病区的排水系统进行了严格的改造,避免了对水体
的污染,阻断了病毒的传播,对病毒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结合新冠病毒的传播特点,近期社会上传播的不能引用自来水的消息也就不攻自破。
评析:河湖是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也是高考中重要的考点,这里涉及到河湖分分布、水文特征等相关知识点,还能引出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起到一个概括总结的作用。在这里也对近期网上对饮用水是否能够引用给与一个回应。
(3)生物
师:疫情发生后,有专家表明蝙蝠是病毒的来源,我们看病毒是怎样通过动物传到人体内的。(展示病毒
本刊特稿
13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参考文献:
[1]张志田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初中地理网络教学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20(34):85-86.
[2]
方晴雯,张潞潞,郭剑峰.“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湘教版)[J].地理教育,2020(12):15-18.
(责任编辑:汪旦旦)
传播图片课件)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要保护好野生动物。
师:对,就目前社会发展形势,野生动物的数量和种类在迅速减少,这对人类医学及基因研究都是不利的,因此我们都应该加入到野生动物的保护当中。维护生物多样性也是在保护人类自己。只有人类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人类社会才会可持续发展下去。
评析:通过对疫情源头的分析,让学生意识到野生动物身上是存在病毒的,是危险的,要杜绝食用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保护自己。其次,从目前社会形势上分析,野生动植物大量减少甚至灭绝,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也会造成很多不良影响,所以要维护生物多样性,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3.人文地理要素与新冠疫情的关联性(1)人口和城市
师:除了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也有重要关联,首先就是人口和城市。咱们同学对比分析一下世界疫情高发区与人口和城市分布具有怎样的关联性。
生:人口稠密区也是疫情高发区。
师:对,这些地区自然环境优越,经济发达是世界主要人口稠密区。人口密度大,病毒传播速度也就很快。而中亚和非洲以及南美洲人口稀疏区来说传播的速度和程度会较轻一些。因此,远离人,才能有效的遏制疫情发展。
(2)经济
师: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的经济在迅速腾飞,尤其是制造业发展更加迅猛,所以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表现出了大国的担当。在G20峰会上,就能体现出中国在社会经济体中的重要地位。有中国经济做基础,有政府行之有效的干预,这才是我们有效遏制病情的重要法宝。(展示课件)
师:2019年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应邀出席大会的有国家政要以及世界500强企业高管,聚焦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和全球智能制造。同学们从地理角度分析一下,我国为什么要打造这样一个平台呢?
生A :产业升级。生B :调整产业结构。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对,一个国家要想长期稳定下去,就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准确进行产业定位,不断发展高科技产业,这样产品的附加价值才能提高,从而拉动GDP 的增长。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全球
化,那就必须和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不断拓宽海外市场,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所以,大家需要努力起来了,你们的未来充满期待。
评析:通过对人文要素的分析,一方面复习了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产业转移等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通过课件能体会到中国的强大,在大灾大难面前的大国担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民族自信心,也给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
四、教学反思
课后我的内心平静了,我把我内心的想法在这节课中基本表现出来了,虽然可能并不全面,也存在很多不足,但我想对同学们会有一定的触动作用。反观这节课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总结如下。
第一,由于本人视角有限,所以很多材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地理问题的剖析上是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的。
第二,很多内容目前并没有具体的依据,所以在讲解中无法深入剖析,因此很多要素与新冠疫情的关联性,并没有明确的结论。
第三,由于是线上教学,学生间没有互动,我和学生间的互动也主要是通过文字形式,虽然课堂上学生发言比较踊跃,但地理效果还不是很理想。缺少激烈的讨论,终究是印象不够深刻。
第四,课程时长限制,本节课没能在一节课中完整体现,表现的不是很完整。其次,就是讨论部分不够全面和具体,很多同学的想法也没有完全展示出来。
第五,由于设备有限,所以课件界面展示不够完整,这也影响了学生对图表的准确判读。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思考,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拓宽自己知识的广度,提升地理教学的高度。这一节课下来,我想对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应该会有一个引导作用,那么本节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1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