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新西兰建交48年
作者:刘薇禛平
来源:《留学》2020年第15期
始于人民,长于人文
—专访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Clare Fearnley)
中国与新西兰建交48年,而人文交往的源头则可追溯至近百年之前。
一部中新合作的历史,就是一部人与人交流的历史。
1972年,中国与新西兰正式建交。中新两国48年的交流历程自此拉开帷幕。
1985年,刚从大学毕业的傅恩莱首度来到中国,她与中国之间的不解之缘开始悄然谱写。
2020年,中国之发展日新月异,世界风云亦几经变幻。作为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的
使命拥有了不同凡响的意义。
新西兰驻华使馆的“毛利会堂”里,各处装饰着新西兰独特的毛利风格木雕。透过这些传统且颇具生趣的木雕落,似乎能触摸到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的文化。在这里,傅恩莱接受了《留学》杂志的专访。站在时代的新起点上,傅恩莱讲述了自己的“中国故事”,回顾了中新两国人民缔结友谊的历程,也畅谈了两国教育领域合作的新气象与未来可能。
“人”是缔结两国关系的重要纽带
“世界上什么最重要?是人,是人,还是人。”傅恩莱说,这是毛利人流传下来的一句谚语,意在强调人本身的重要性。“在中新两国的双边关系当中,人与人的交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傅恩莱与中国结缘的故事,正与中新两国的教育交流历程紧密编织、相互呼 应。
在担任新西兰驻华大使之前,傅恩莱曾多次来到中国,为中新两国的文化交流新冠肺炎出了贡献。1985年,傅恩莱来到西安外国语学院任教。回忆起那段时光,她感慨道:“(任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生活,但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老师们非常积极地
从事教学工作,学生们也对学习抱有极大热情,他们对于语言、文化的学习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这一年,在中国短短几十年的出国留学发展史上亦留下重要印记。就在1985年,中国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方针,自此,自费留学开始兴起。1985年底,中国的出国留学生总人数达到了3.8万人,其中自费留学人数达到7000人。
1986—1988年,傅恩莱拿到奖学金,来到北京,开始了在北京语言学院和北京大学的学习历程。“在我看来,当时的北京语言学院是学汉语非常棒的地方,我不仅接受到优质的教学,而且因此更深刻地体验、学习到中国的文化。后来在北京大学主修法律,让我对中国的法律体系也增进了理 解。”
同一时期,中新两国留学领域也发生了巨大改变。1998年6月,新西兰政府宣布,增加中国自费赴新留学生名额至4000名;1999年10月,新西兰取消对中国赴新留学生的名额限制。
在中国生活的许多年间,傅恩莱的身份多次转换,游客、教师、学生、企业雇员、外
交官、大使……不同的身份和环境使她对于中国有着不一样的观察角度,也让她和中国之间的交流愈发深入。“虽然我做学生时从未预料到,我之后会以外交官的身份来华工作,但是当初我在华学习的这段经历,包括我在这里学习到的技能还有文化体验,都指引着方向。今天,当我看到有这么多的年轻人都有机会出国留学的时候,我想对他们说,出国留学的经历,很可能对你们人生道路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厚的影响。”
傅恩莱告诉《留学》记者,2019年有4万名左右的中国学生赴新西兰留学。对于中国和新西兰来说,留学生是两国文化的双向代言人,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这些年轻的学生在留学时,把中国的文化带到新西兰,当他们完成学业,从新西兰回到中国,又把在新西兰体验到的文化带回中国,这种双向的交流是非常有意义的。”
续写百年文化交流故事
“路易·艾黎”们的新使命
“中新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已经有48年的历史,长久以来,两国关系的核心之处,便是人与人的交流和往来,包括在文化领域。”傅恩莱强调道。她告诉《留学》记者,两国之
间更早的交流,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在中国与新西兰之间的早期联系中,有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他就是路易·艾黎。”
1927年,30岁的路易·艾黎来到中国上海。在中国,他发起并参加了中国工业合作社运动,还创办了培黎工艺学校。这所“为黎明而培训”的学校,为当时中国培养了数以千计亟需的技术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路易·艾黎致力于促进国际和平与友谊,他将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出版了几十部珍贵作品。为了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路易·艾黎还翻译了许多中国古代诗歌,将这些中国自古流传的文化瑰宝传至世界各地。
1987年,路易·艾黎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在中国生活的60年中,无论在国内革命和抗战的艰苦岁月里,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总是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将毕生献给了中国人民的福祉,也因此受到中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路易·艾黎在中新两国的人文交往当中发挥了特殊作用,甚至是在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之前。”傅恩莱说。
在新时代,继续发扬中新两国的友谊与合作,则是更多“路易·艾黎”们的使命。近百年的文化交流故事,还将书写新的篇章。
“三兄弟”二帮一
中新高等教育合作的亮点
自1972年中新建交以來,两国之间人文交流持续推进。1974年,两国开始互派留学人员;2002年,时任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王湛访问新西兰,会见了时任新西兰教育部长马拉德,与新西兰教育部秘书长范斯签署《中新关于教育与培训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自此,中新双方的教育交流,从互派留学生层面拓展到教育领域的学校和项目合作。
傅恩莱告诉《留学》记者,在教育领域,中新两国有着长期教育互惠合作,多年来建立的众多合作项目也在长线开展。“作为大使,一般来说,我不应该对某个项目表示出特殊的喜爱。”傅恩莱微笑道,“但我还是想说,我对中新两国开展的‘三兄弟合作项目’视若珍宝。”
2000年以来,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发展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在中国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等学校计划”的框架下,中国与新西兰开展了许多合作项目。其中,新西兰梅西大学、北京大学和新疆石河子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开展“绵羊非季节性产羔特性的基因标记研究”项目,由此开创中新两国教育领域合作的典范——“三兄弟合作计划”。
“三兄弟合作计划”是指由一所新西兰大学、一所中国发达地区重点大学以及一所中国中西部地区大学组成高端人才交流和科研合作项目,通过“三兄弟”合作关系达到“二帮一”的效果,从而提高中国中西部地区教学和科研水平。签署了三校合作协议的学校,将在科研创新、项目研究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包括组织学术交流和教师、学生及科研人员的往来,以及在共同感兴趣的科研和学术领域开展合作。
截至目前,“三兄弟合作项目”已经开展了15年。多年的努力不仅让两国高校间的学术交流保持高频往来,也有效提升了中国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学术发展水平。该项目的学术研究课题也一直高度聚焦前沿话题,以科研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2020年,获得资助的五个“兄弟组合”的合作项目涉及数字教育、数字医疗、癌症、能源储备、语言学习等当前受到广泛关注的重点领域。如今,“三兄弟合作项目”已成为中新高等教育合作的一大亮点,中新两国的合作正扩大至更广泛的领域。
傅恩莱高度肯定“三兄弟合作项目”的意义与成果,她表示,“15年来,我们非常自豪通过该项目与中国伙伴开展了高水平的研究。在当下,这样的合作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珍贵。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限制了旅行,但研究合作的脚步从未停止,学校采用了
在线往来等替代方法,而我对于能够见证这样的持续进展感到非常高兴。多年来,‘三兄弟合作项目’结出了累累硕果,新西兰和中国双方都从中获益匪 浅。”
“面向21世纪的教育”
职业教育合作方兴未艾
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新西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生体验一直闻名于世界,并且持续在各类国际排名上斩获亮眼位 次。
作为中国学生的重要留学目的地,新西兰凭借世界领先的教育体系、安全的社会环境和热情友好的文化而备受青睐。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新西兰的八所公立大学全部居于前500名。经济学人智库2019年发布的《全球教育未来指数》排名显示,在培育年轻人应对未来社会所需能力的整体表现中,新西兰在所有英语国家中排名第一,在全球排名第三。
西安疫情源头在哪 在新西兰的教育体系中,“面向21世纪的教育”理念备受认可,即为21世纪培养年轻人,让他们拥有面向21世纪的技能,能够应对21世纪的挑战。“在培养能够应对未来挑战的人才方面,新西兰的教育体系是世界一流的。”傅恩莱表示。
中新两国不断加深的交流与合作既促进了人才培养,也为两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除了传统的高等教育领域之外,在职业技术教育培训领域,中新双方也有着进一步深化合作的空 间。
在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方面,中国和新西兰一直以来有着良好的合作范例。2013年,中国教育部与新西兰教育部在北京签署两国《关于确认和指导战略性教育伙伴关系的安排》, 双方同意启动“中国-新西兰职业教育与培训合作示范项目”。近期,新西兰在中国的西安和青岛新设立了合作培训中心。
“在过去的几周,新西兰驻华使馆教育参赞李娜和中国教育部就未来进一步合作展开讨论。在两国的教育合作当中,有诸多领域可以进一步深化,其中也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我们期待这个结果能给两国在这个领域进一步开展合作提供更多的想法和方向。” 傅恩莱表示。
“妹城市”患难见真情
特殊时期难挡合作脚步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部分地区出现了防疫物资告急的情况,新西兰政府向湖北武汉捐赠了医疗物资,多个新西兰城市也向中国妹城市表示了支持。早在39年前,新西兰与中国结成第一对“妹城市”(黑斯廷斯市与桂林市)。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新交往走过了令人难忘的旅程。如今,中新两国“妹城市”在两国各地开花,结出了友谊的硕果。在中新两国的人文交流方面,“妹城市”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疫情期间,全球的人文交往面临着局限与挑战。傅恩莱在采访中表示,新西兰和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的成功,意味着边境实施的管制措施的必要性。“目前来讲,不论是中国还是新西兰对于入境都仍存在限制,但我们希望一旦流行病学条件允许,游客、留学生和访问者们能够恢复跨境流动,继续进行面对面的人文交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