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新教材“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教学设计
      吴县市苏苑中学(215128
一、课题内容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试验修订本)下册第一章《国共的十年对峙》第五节《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第四目“西安事变”。
二、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西安事变”一目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内容剖析:
          1、举要:
            知识点: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能力点: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抓住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历史事件发展的能力;把特定的历史事件放在宏观历史背景下进行再认识的能力。
              理论点:从主要矛盾看问题本质。
          2、剖析:
            西安事变的爆发与和平解决的根本原因都在于中日民族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共拚弃前嫌,以民族利益为重,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案并进行了成功实践,形成了国共双赢的局面,从而使中国历史扭转了近代史以来内战不断、各种爱国势力分散探索的状况,中国社会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身心趋于成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二)立意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通过对中共、国民党亲英美派、亲日派等国内因素和苏、美、日等国际因素对西安事变态度的分析,认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认识中共在西安事变的处理中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高度统一的原则,既体现了中共的成熟性,也体现了中共顾全大局、以民族利益为重,是代表全民族利益的政党。
五、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采用参与式开放性教学方法,穿插录像、投影等电化教学手段,尽可能给全体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笔的机会。
六、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及补充的有关历史材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处理史料的方法;
    2、指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
    3、指导学生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看清问题本质。
七、教学程序
教学流程
教    学    内    容
设计意图
理论依据
过渡引入
播放录像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师生归纳
思考讨论
师生归纳
指认教材插图
思考讨论
展示投影
表格
补充材料
对比分析
归纳总结
思考讨论
师生归纳
思考讨论
师生归纳
展示投影
师生讨论
教师概括
在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背景下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四、西安事变
西安为什么会爆发出血热1、爆发背景
思考一观看电影《西安事变》片断,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西安事变为什么会爆发?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张、杨二将军的爱国热情,中共争取下的西北联合抗日,蒋介石坚持反共政策是导致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张、杨二将军是在“说谏”、“哭谏”都不能使蒋介石放弃内战政策以联共抗日的情况下,才实行“兵谏”,逼蒋抗日。
思考二】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各是什么?
    ①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
    ②直接原因:张、杨劝说无效。
2、爆发
    1936年12月12日,张、杨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史称“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简介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生平。
3、复杂局势
思考三】事变爆发后在国内外引起了什么反响?各种政治势力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都提出了哪些不同的主张?阅读教材和所给材料完成下表:
    材料1:日本军部在评论西安事变时称:南京政府现在应该乐于接受日本的建议,“采取联合行动,共同对付俄国支持的中国共产党”,“如果蒋介石委员长试图履行他抗日的诺言,那末,日本政府将对中国采取更加严厉的态度……西安事变已使中日关系日趋恶化”。
            ——《试论日本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及事变后日本侵华策略的调整》
    材料2:英美早已不满日本得寸进尺地侵害它们的在华利益。它们非常担心蒋介石被杀,亲日派掌权,使它们在华的利益蒙受更大的损失。所以极力主张和平解决,以便维持住蒋介石的统治。它们看出张杨通电的中心是抗日问题,所以主张蒋和张杨妥协,反对南京政府讨伐张杨,并一再声言愿意进行调解。
            ——《中国现代史》
    材料319361220日,共产国际来电:既然发动已成事实,中国共产党应……坚决主张用和平方法解决这一冲突。
            ——《传》(上)
    材料41219日,西安事变发生后各方面的情况已比较清楚。在报告中说:“目前问题主要是抗日问题,不是蒋个人的问题,盲目的拥护蒋个人而不问抗日是完全不对的。……我们主要是要消弭内战与不使内战延长。……争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传》(上)
围绕西安事变的解决,南京政府内部的明争暗斗反映出日本与英美之间的矛盾,斗争的实质在于扩大内战还是和平解决,问题的焦点在于如何处理蒋介石。
4、和平解决
思考四】西安事变的最终结果如何?中共在其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这说明了什么?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确定了反对新内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说明了中共在西安事变的处理中坚持原则性、灵活性高度统一的原则,既体现了中共的成熟性,也体现了中共顾全大局、以民族利益为重,是代表全民族利益的政党。在中共的积极努力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5、历史意义
思考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为什么说是扭转时局的关键?
    ①粉碎日本帝国主义和亲日派扩大内战的阴谋;
    ②迫使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使中共的“逼将抗日”的方针得以实现;
    ③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和平,有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思考六】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启示一:中共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不计前嫌,愿意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在复杂的形势面前,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做出符合人民利益的决策,表明中共进一步成熟起来。
    启示二:中华民族各阶层人民,痛恨日本的侵略,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抵抗;以张、杨位代表的国民党大多数人,也是赞同抗日的,在大敌当前之时,还是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
承上启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参与意识。
    结合直观影像资料,创设历史情景。
以问答式教学法开始,由易到难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把特定的历史事件放在宏观历史背景下进行再认识,有利于化难为易。
阅读教材及补充材料,填答表格,直观明了,便于分析比较,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史料的能力。
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出西安事变的解决所反映的实质及焦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通过比较分析中共与其它各派政治力量在西安事变解决问题上的异同,渗透德育教育。
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突破难点。
开放式问题设计,通过讨论,使全课内容得到升华。
讨论时让全体学生参与,大胆想象,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不能轻易否定学生不同的观点。
八、板书设计
    四、西安事变
        1、爆发背景
        ①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
        ②直接原因:张、杨劝说无效
        2、爆发:19361212
        3、复杂局势(投影表格)
        4、历史意义:扭转时局的关键
九、练习设计
    单项选择题:
    1、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D  )
      A、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B、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蒋介石威逼张、杨执行“剿共”计划
      D、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活动的加剧
    2、决定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关键因素是(  B  )
      A、国民党内部民主人士          B、中国共产党
      C、国民党内亲英美派            D、国民党内亲日派
    3、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出发点是(  C  )
      A、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B、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C、为了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D、基于国民党亲英美派对蒋介石营救的考虑
    4、1927年至1936年,中共对国民党的政策依次是①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②逼蒋抗日③联蒋抗日④反蒋抗日(  C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
2001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