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与共情——以第七批在韩志愿军遗骸归国仪式报道为例
第04期总第448期 2021年4月
■传媒观察_
M E D I A O B S E R V E R•学术园地-
军葬仪式:展演、认同与共情
—以第七批在韩志愿军遗骸归国仪式报道为例
周洋张诚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北京100018)
【摘要】葬礼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迎接烈士归葬,是国家对牺牲将士的最高礼遇,具有丰富 的文化内涵。本文聚焦2020年9月27曰举行的第七批在韩志愿军遗骸归国仪式,从仪式传播视角对军人 的葬礼仪式进行研究,分析葬礼仪式传播中的价值呈现,并探讨在新媒体语境下对军人葬礼仪式传播改 进之道。
【关键词】仪式传播;军葬仪式;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仪式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406 (2021)04-0077-6
死亡是人类生命的终极话题,葬礼则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2018年5月1日起实施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试行)》完善了我军仪式规范,其中就包含迎接烈士仪式与军人葬礼仪式。关注 军人的牺牲与价值呈现,从仪式传播视角对军人的葬礼仪式进行观照是文本的研究起点亦是落脚点。本 文将聚焦第七批在韩志愿军遗骸归国仪式报道,分析仪式传播的价值呈现,探讨新媒体语境对该仪式传 播产生的新影响。
一、军人葬礼仪式传播中的价值呈现分析
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认为,“媒介事件”是指“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 历史事件”,把电视对重大仪式性的直播看作一种仪式。第六批在韩志愿军遗骸归国仪式经由各类媒体报 道后,即成为了经过媒介“包装”后具有仪式化意味的“媒介事件”。在当今全媒体融合传播的时代背景下,仪式传播的渠道和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周鸿雁在其著作《仪式华盖下的传播》中指出,詹姆斯•凯瑞提 出的仪式传播观对网络传播等新兴媒体依然有效。那么,此次烈士遗骸归国仪式是如何通过各类媒体的 报道呈现其仪式传播价值的呢?
(一)直播共享强化仪式的展演性
丹尼斯•麦奎尔认为大众媒介有四种传播模式,其中之一是“仪式或表达模式“它属于庆祝性的、享受性的以及装饰性的……为实现传播,它常常要求添加某种‘表演’的成分”。11霍弗也指出,举行“游
【作者简介】周洋,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军事文化传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新闻学博士 张诚,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军事文化传播系硕士研究生
77
•学术园地••传媒观察•2021 年
行、检阅、仪式和典礼”之类的活动,必须加入一些“戏剧元素”,才能“引起每一个心灵的共鸣”。®经过前期的精心布置和排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退役军人事务部,在27日和28日上午进行了 名为《归来》和《英雄安息》的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的纪实直播。央视新闻不仅带来 传统电视直播,央视和中华英烈网的各路终端更是在客户端、微博、今日头条、抖音、B站等平台开设直 播通道。另外,中国军网八一电视、国防部网、解放军报客户端和微博等其他平台也进行了名为《回家•安息》的多线直播,真正做到在电视、网页、微端的直播全覆盖。观众可自由选择在电视、网页或是手机 端观看高清现场直播,大家联结在一起观看一场盛大的展演,即便无法亲临现场,也能在同步直播中感 受仪式的神圣。
在直播实时传递的画面中,观众可以在各方面体会到此次仪式的精心设计。如在烈士纪念日、国庆 和中秋节前夕举行这一时间的选定,沈阳桃仙机场、烈士陵园以及沈阳市市府广场等外景地点的选定,场地上红毯、国旗、花圈、桌椅的布置,礼兵的站位、走位路线,现场对老战士、烈士亲属、工作人员 和市民的采访等,井然有序,排演性强。此外,电视、网络直播的镜头运用以及内容选择的差异化设计 也十分独到。仪式正式开始时,电视直播直接从网络直播信号切入,镜头视角更注重全景式呈现,镜头 切换较为稳重,画面与现场解说相配合,与仪式流程结合紧密,抓取重点和关键流程,跟随飞机和礼兵 的行进路线,较为完整地呈现仪式全程,使观众更能把握仪式的宏观整体;而早早开播的网络直播则以 记者第一视角为主,跟随镜头“移步换景”,介绍礼兵抬棺步骤、陵园准备工作等仪式筹备和现场细节等 微观侧面,镜头切换更灵活多样,随时切换多路直播地点,伴随随机抓拍和采访等。宏观视角和微观画 面互补,呈现出立体完整的仪式现场。同时,记者的解说补充了一些无法用镜头语言传达的安排与设计,例如在礼兵就位过程中,记者强调他们在过去的三周里练习了数百遍同样的步伐、讲解选择运-20的特 殊意义等。通过直播,这些明显的“表演”成分和安排在解说中得到强调与放大,传达给观众此次仪式 的重要性和神圣感。
(二)设置议程增强传播的策划性
媒介事件都是经过提前策划、宣布和广告宣传的。@仪式正式开始前,媒体做了大量的先期铺垫,一 步一步将大众对该事件的关注推向高潮,营造了强有力的舆论氛围。
“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媒体提前发布了不同版本的直播预告海报、“央视军事报道”等推送对历年仪式的回顾梳理文章和短视频、“人民日报”等官博主持微博话题#抗美援朝七十年 ##2014年至今共716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等带起讨论热潮,都有效提升了国民关注度和期待感;另外,各类媒体网站、客户端和等也提前策划制作专题和专栏,如央视新闻“归来”专题、“我们 的天空”开办“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专栏、党建网推出“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专题网页、《参考消息》连续刊发“抗美援朝70周年•老兵访谈录”系列报道等。专题网页在同一主题 下聚合各种类、各样态的报道,视觉效果精美且信息量大,报道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迎回仪式开始前,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新媒体平台相继发布纪念短片和文章,安葬仪式开始前,中央电视台同时播出该
仪式的特别报道,对直播的播送起到了很好的起承和过渡作用。
这些集中且丰富的大量报道和策划,形成了有关志愿军英烈回国的报道矩阵,通过这些报道,观众 可追溯往昔,了解到前六次烈士回国的所有报道详情,并能由此关注抗美援朝历史、烈士事迹等;观众 更会因此放眼今日,聚焦此次志愿军烈士归国仪式,为其赢得广泛的关注度。
(三) 营造共同在场强化用户的参与性
媒介事件赋予人类前所未有的参与性,营造一个“共同在场”的氛围,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通过 直播“见证”历史事件。多媒体时代,电子媒介的多种互动功能更是强化了此种参与感,社会各阶层被 动
员起来,共同参与到这场盛大的仪式话题之中。
78
第4期军葬仪式:展演、认同与共情•学术园地•
大众可在线上参与仪式相关话题,由此与仪式发生关联,产生“与我有关”的参与感。仪式开始前,官媒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与众进行互动。央视新闻发起微博话题#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阅读量5.9亿;人民日报发起话题#运20接志愿军烈士回家#,阅读量1.1亿……在官媒带动下,网民纷 纷加上标签讨论这些紧紧围绕仪式展开的话题,共同成为仪式的参与者、见证者。
除了线上互动话题和直播弹幕互动,还有一种能将普通观众和盛大仪式联结更紧密的特殊互动渠道。2019年,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共同发起了寻英雄大型媒体行动“帮英雄寻亲送英雄回家”,主持人在直播过程中公布了相关,呼吁全国观众积极提供线索,这对后续烈士亲属 的确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20年,在遗骸归国前,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发布了在烈士遗物中发现 的三枚印章的信息并确认了烈士身份,呼吁大家发现线索后联系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帮烈士寻亲。在直 播过程中,记者也对此进行了反复呼吁。一天之内,三位烈士的亲属全部到,媒体也纷纷发布了最新 消息。观众的参与成为烈士寻亲成功得以完成的重要一环,大大激发了大众关注和参与热情。
(四)强化符号激发情感认同性
仪式传播除了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对“想象的共同体”的建构,是为了传递特定的情感。无疑这 次烈士遗骸归国仪式的各类报道,将所有具有共同情感、信仰、价值观的人们聚合在一起,激发了国人 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直播过程中,拍摄时的镜头语言和解说词对某些象征符号的“偏爱”,则进 一步强化了仪式传播效果,“使不能直接被感觉到的信仰、观念、价值、情感和精神气质变得可见、可听、可触摸”。®
一些由人工制造并赋予一定历史文化意义的物化象征符号,如国旗、木棺、等,都是直播镜头反 复呈现的重要元素。例如运镜过程中镜头多次定格在运输机的机号和机身上的国旗、“八一”标志,对棺 椁上刻的五角星、覆盖的五星红旗的特写,多角度拍摄礼兵的仪态站姿和走位等。国旗是最能代表国家 的象征符号,这些刻意对国旗元素的强调,显示出国家对烈士的高度崇敬;而对军人仪态动作和持礼 兵手中的特写则凸显我国军事力量强大和亮剑守护英雄的决心。
记者在讲解词中反复提及的一些数字,“117具烈士遗骸”“1368余件遗物”“9名礼兵”“编号 01”“45位骑警”等等,这些数字符号的仪式化运用,直接传递了有关归国烈士遗骸的重要信息,也强化 着人们对历史记忆的认知;在记者的解说下,“9”代表圆满、“01”代表无上尊崇等良好的寓意也传递了 出来,不断激发着观众的家国情怀;而在介绍“航空界最高礼仪”“运-20首次执行该运送任务”“首次 采用军车装载”等信息时,也在无形中赋予了“最”“首次”等字眼一定的象征意义,强化了此次仪式的 高规格与非同寻常。此外,直播过程中还特意安排了对某些社会象征符号的介绍和强调。如五位抗美援 朝老兵和几
位烈士家属,直播中特意给予特写镜头强调了他们的在场,并一一安排了采访。作为上一批 归国烈士的战友和后人,这层社会关系形成了一条无形的纽带,体现了国家对这段历史的铭记,唤起大 众的集体记忆,并激发了对烈士的现实观照。
二、新媒体语境下军人葬礼仪式传播面临的挑战
有了全媒体参与,烈士遗骸归国仪式的展演性、策划性、参与性以及对观看者情感认同的激发,都 得到显著强化。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微博、等自媒体广泛的普及度,大部分受众实际上是由这些“微 介质”接收到该仪式的相关信息的。在如今以微传播为主体的传播语境下,这些新兴媒介的特性与仪式 本身的某些特征相矛盾,这些不可避免的现实困境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仪式传播的限制因素,影响了传播 效果。其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一)仪式性直播忽视受众层次性
79
•学术园地••传媒观察•2021 年
新媒体的受众具有大众性,它所覆盖的用户数量巨大、阶层广泛,新媒体的使用也越来越呈现出一 定的无差别性,很难再有统一的标准对用户进行分类。此次志愿军遗骸归国作为隆重的国家仪式,其直
播本身具有强烈的政治象征意义,存在政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输出。如在韩国仁川机场直播遗骸交接 过程中,解说对于中韩双方多年来在政策、行动上的努力的反复强调,包括镜头对礼兵口罩上的中韩国 旗图案、双方礼兵交接等细节的兼顾,传递了中韩两国的友好关系等信息,有着政治层面的考量。
涉及政治思想和观念的传播,不应该用笼统的大众性来概括所有受众。从此类信息接收主体的社会 关系看,就存在着“政治精英、公民、研究者”三个层次的分类方式,®其立场和视角的差异,必然会对 直播的内容提出不同需求。但在本次仪式直播中,对受众层次性的关照尚有欠缺。例如,作为多路直播 中的一路,直播过程设置了演播室中的嘉宾访谈环节,邀请了两位来自军事科学院和国防大学军事文化 学院的专家进行相关解读。在等待飞机落地等宝贵的时间间隙里,专家仅仅讲了一些抗美援朝的小故事、简单谈了谈自身的感受等,对于仪式某些流程意义的阐述也与前方记者的讲述有所重复。这个访谈环节 更像是作为直播转场过程中的过渡与补充,多次因顾及现场仪式的放送而匆匆结束话题切换画面,并未 合理安排时间和内容,无法满足对内容深度要求更高的受众对于有关该仪式更深层次解读的需求。
(二)碎片化传播打破仪式完整度
微传播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以传播碎片化信息为主,具有“小、短、精”的特点。®本次烈 士
遗体残骸是什么意思
遗骸归国仪式借助短视频,在抖音、秒拍、微博等平台上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各种官方或非官方账 号发布的抖音小视频,经简单剪辑,再加上一些文字和背景音乐特效,选择性地呈现驻韩大使为棺椁覆 盖国旗、运-20 “过水门”、机场塔台致谢、老兵起立敬礼目送战友、礼兵鸣等关键性画面,被用户跨 平台搬运至朋友圈和微博广泛分享,并在微博、抖音形成了相关话题。虽然手机拍摄或经过裁剪后的画 面略显模糊和粗糙,但由于其内容直观形象、采用竖屏、时长精简等特点,十分适宜在移动端传播,可 随时点击观看,其评论和转发量可达数千次。
但在网络传播中,碎片化传播具有分散性和零碎化传播的特征,容易消解信息的整体性传播。而仪式 传播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仪式呈现的完整性,仪式的每一步流程都有特定意义,按照特定顺序串 联起流畅完整的仪式流程,才能完整表达仪典的神圣意味,精准传输其想传递的信息和意义。例如,在 完整的直播中,仪式开始前,记者专门来到棺椁整理区和摆放区进行拍摄和介绍,随后仪式中礼兵缓步 到达整理区后,擦拭棺椁,覆盖国旗,这个程序节奏缓慢且视觉冲击力较弱,几乎所有短视频都没有呈 现这个画面。实际上这是一个此前未曾有过的极其重要和肃穆的步骤,不仅表达了至高的敬重之情,也 是在疫情下的一项特殊举措。另外,为了视觉上的美观与冲击力,有时剪辑还会打乱仪式某些步骤的顺序,这也不利于仪式过程的完整传达。
(三) 娱乐式互动消解仪式严肃性
此次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仪式是国家层面的盛大仪典,规格高,政治性强,肩负着强化团结、创造 价值、激发情感等重要任务,是需要所有参与和观看仪式的人严肃认真对待的,而且葬礼仪式本身较为 特殊,比其他仪式更为严肃庄重。
而今网络社交媒体的普及,转变了以往传统媒体报道此类严肃活动的单向传播形式,将其以话题形 式在社交平台推出供全网讨论互动,为不同体的即时反馈、互动交流提供了条件。但由于网络用户的 匿名性、平等性等特征,网民们即兴、感性与非系统性的表达成为常态,不悦耳的声音难免出现,如在 人民日报、新京报等官方账号发布的带话题微博下,大多数是“致敬英雄”“欢迎回家”等正面评论,但 网络评论中仍然夹杂着的“不值得”“搞这么隆重有什么用”等质疑该仪式的负面评论,且存在一定的“点赞”数。在直播过程中,有议论主持人等与仪式本身无关的弹幕出现。此外,调侃英雄、戏说历史的泛娱乐 化现象也时有发生,这都与仪式本身的神圣性、崇高性相冲突。此类仪式的线上互动是抒发众情感的
80
第4期军葬仪式:展演、认同与共情•学术园地•
极佳出口,但在扩大网民对公共议题的参与度的同时,如何正面引导,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保证 仪式的严肃性与神圣性,营造尊重烈士、崇敬英雄的良好氛围,还需思考与改进。
三、新媒体语境下军人葬礼仪式传播的优化策略
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在仪式传播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和解决,利用好新媒体特质,实现趋利避害。
(一)定制个性化表述彰显受众差异性
如今多元的传播渠道已较好地适应了媒体使用层面的分众化传播趋势,受众在平台的选择上有了较 大自由度。但在同一场直播中,其传播内容、话语表达方式的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受众的异质性,需要将 军葬仪式中大众化表达和专业化解读结合起来,合理分配。更有指向性和针对性的传播,才能使传播内 容更有效地到达所有观众。
在仪式直播现场,主播特别要注意直播时话语方式的表达,既要清晰通俗地播报仪式进程,又要适 当解读相关流程的含义,特别是对具有极强象征性画面的着重阐释,既可以让大众轻松理解,也赋予了 更多思考,更能兼顾政治意涵的传达,同时满足多层次受众的需求;在其他外景,譬如沈阳沿途设置的 五个众汇集点,记者则可以在不同地点采访等待烈士回家的各类众,可以挑选烈士亲属、学生、本 地人或外地专程赶来亲历仪式的人们等多种身份的众,他们面对镜头表达最质朴真挚的情感,无需其 他解说,直接传达给观众,满足了绝大多数受众的情感需求;在演播室中的访谈环节,则需要专家们提 供更细致深人的解读,对历史的评述、仪式过程的点评、仪式多重意义的阐述、对未来
国际合作的展望 等等,这能够满足一部分对内容深度要求更高的受众的需求。
(二)利用选择性剪辑强化设计感
即便是全程性直播,由于镜头的切换和景别的选择,也无法完全还原仪式的真实现场,在如今微传 播的大环境下,更是无法改变碎片化传播对仪式完整性的破坏。那就可以利用这一点,不纠结于还原仪 式本身,而是最大限度发挥短视频的特点和优长,在对更好地以片段来呈现仪式上下功夫。
短视频本身体量小,便于分享,需要在有限时长内吸引受众注意力,有重点地传递信息,通过形象 化传播精准塑造政治意义。在题材选择上,可精选富有象征意味的镜头,如国旗元素、礼兵列队和交接 棺椁等画面,既有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又传递了与仪式流程步骤相关的重要信息;在表现形式上,可 充分利用抖音等短视频APP的编辑功能,运用全媒体要素,在剪辑、配乐、文字等细节上做设计,在视觉、听感等方面营造仪式氛围,如以庄重的配乐代替现场嘈杂的同期声,以简短的文字备注仪式的进行步骤 等……这样在短时间内,可让未观看直播的观众产生兴趣并抓住仪式重点,且能快速转发分享,产生良 好的传播效果。
(三) 利用賦予情境感增添肃穆性
在去中心化的网络环境下,新媒体直接赋予了用户参与权,用户在参与公共议题的讨论上,自主性 和
能动性大大增强。但赋权的结果往往也带来言论的不可控,质疑仪式、戏说历史的声音的存在也是必 然结果。如何增强交流理性、激发用户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正面的自主表达,以保证军人葬礼仪式的神 圣感和肃穆性,不仅要赋权更要做到“赋情”。
仪式开始前,媒体必须做好先期情感铺垫,通过对同类事件的日常化、生活化的强势报道,营造崇敬 英雄的氛围,奠定受众对英雄烈士的潜在关注度。例如,在一些抗疫、抗洪等面对突发事件和抗击自然 灾害的报道中,集中报道军人的英勇表现和奉献精神,这样大众会对英雄烈士的崇敬感增强,对随后仪 式的评价起点也会得到提升;也可策划制作一些老兵采访特辑和专题片等,渲染尊重历史、崇敬英雄的
8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