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对外传播 2020.01
案例剖析
INTERNA TIONAL COMMUNICA TIONS
挖掘科技新闻里的好故事
——以DNA检测技术寻烈士遗骸报道为例
袁全 新华社对外部记者
编者按:本期就如何做好科技新闻的对外报道,
选取中外相关报道,提出讲故事的技巧和科学含量同等重要,并分析探讨如何挖掘科技新闻里的好故事,让科技报道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
「点评」
对于科技新闻报道,讲故事的技巧和科学含量同样重要。近几年,通过科技手段确认战争士兵遗骸的新闻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综合分析国内外媒体对此类科技新闻的不同处理方式,对我们进一步做好中国科技对外报道具有借鉴意义。
“科技”需要“人的故事”来解读
“在抗日战争中牺牲70多年后,‘士兵D02324’终于回了他的名字,还有他的家人。上海复旦大学的一项DNA 检测技术取得突破,让抗战英烈邹开胜的身份得以确认。
”这是新华社日前播发的英文特稿《DNA 检测技术突破 助抗战英烈家属寻遗骸》的开篇。稿件用一半篇幅讲述英烈家属70多年寻遗骸的艰难经历,同时也通过采访研究团队,向读者普及新的基因检测技术如何解决老兵身份认定的难题。
稿件播发后,立即被《中国日报》和《环球时报》英文版全文刊登,还被包括西班牙埃菲社在内的诸多西方媒体采用,并成为当日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上“最受欢迎的中国新闻”
。很多外媒在做DNA 鉴定失踪士兵报道时,也都会不吝篇幅地讲述人物故事。
遗体残骸是什么意思2018年
《福布斯》刊登了一篇文章讲述意大利挖掘出一座二战时期的万人坑,清理出上百具尸骨并得到DNA 鉴定。文章开篇就是介绍挖掘背后的沉重历史:1944年3月一队纳粹士兵在罗马遭到意大利战士的抵抗袭击,导致33名德国人死亡。后来德军为了报复,决定每死一名德国人,就处决10名意大利人。最后335名意大利人阴差阳错
地被围捕起来,被杀在一个山洞里。
2019年,包括美联社、CNN 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了一位法国老人的寻亲故事:他花了大半生寻二战时到欧洲打仗的美国大兵父亲,最后通过DNA 检测发现自己有个同父异母的美国弟弟。外媒记者们也是以典型故事贯穿文章始终,充分利用细节、引语等手法,极尽“煽情”之能事。
然而,我们平日见到的大多数科技新闻仍停留在简要消息的层次。比如,中国科学家新发现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就,研究取得什么进展,未来将应用在某某领域。这样写很安全,但也很平淡。
科技在任何方向上的发展都必然会对具体的人产生影响。无论是新药对个体生命的延展,还是某个新技术对一个行业甚至一代人的塑造,都值得挖掘和展示。科技报道也当然可以通过可读性强、充满人情味的故事拉近和读者的距离。
近几年,有关中国抗美援朝志愿军、远征军遗骸鉴定的新闻屡现报端。很多民间公益组织还设立了“阵
亡将士遗骸寻与归葬”的项目,不仅让遗骸重归故土,还要为每一具遗骸进行DNA 鉴定,建立数据库,为将来寻到他们的亲属留下希望。这些进展中的事业也给我们后续报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故事和线索。
让外宣报道里的科技概念“接地气”
对外科技稿件,最基本的要求是向国外的“外行”读者讲清楚报道涉及的科学技术到底是什么,相比前人的成果有什么创新之处。这就要求外宣工作者在准确理解中文有关表达的基础上,合理运用举例子、打比方、作对比等方式,用简单、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科学研究的专业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