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密度、产业结构与城镇化质量
人口密度、产业结构与城镇化质量
作者:李少林
来源:《商业研究》2014年第12
        摘要:如何突破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是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当务之急。本文基于2001-2012年中国30个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将衡量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和衡量生态环境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作为反映城镇化质量的指标,利用静态和动态面板计量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城市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城市人口密度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呈现舒克贝塔歌词“U”型关系;城镇化质量内生于地区产业结构;市场化改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显著为正。
        关键词: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城镇化质量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打春是几月几日2022几点几分A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美国移民签证流程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遇到你2014-2020服饰搭配年)》指出,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2013年,中国城
镇化率从179%增至537%,年均增速为102%,但城镇空间分布与规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的出现,使得新型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匹配,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成为当务之急。20133月,《中国经济周刊》和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认为,城镇化除了重点实现人口城镇化以外,还须突出空间、土地、经济、产业以及生活质量的城镇化。城镇化应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就业能力等相匹配。
超级访问白百何        城镇化的最显著特征是农业人口市民化带来的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以及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的结构水平随之出现调整,亦即产业结构的变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不仅需要对人口分布、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影响进行评估,而且还需考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因此,新型城镇化是在多重约束下推进的,其质量提升依赖于要素流动、资源供求和环境治理的协同发展,反映在经济与环境指标上,城镇化质量通常体现在收入差距和碳排放等方面。陈明(2012)从内涵、研究对象、评价模型等方面对城镇化质量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认为对劳动力资源的二次开发和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提高是解决城镇化引致的深层次矛盾的基础。徐林、曹红华(2014)认为新型城镇化更应当注重城市生态的可持续性、宜居性等,并提出星系模型,构建了一整套评价体系,实现了新型城镇化相关概念的关联分析和可操作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