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论商业银行防范贸易风险的难点
与对策构架
姚慧芳
(三井住友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200120)
摘要:国际贸易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政策法规、信息资源、商品类型、商品价格和运输、支付方式、保险、外汇监管等,在各节点可能会出现各种风险问题,为切实保障国际贸易的有序、安全进行,需要在各环节、各涉及的相关单位和人员密切配合,实施全流程贯穿、各环节可追溯,提高风险防控水平。其中,商业银行作为国际贸易全流程中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环节,应关注国际贸易融资、结算中的风险管理,风险会造成的影响及损失很大,防范风险十分重要。商业银行需要针对有关工作开展的难点和问题,采取科学的对策和措施,提高防范贸易风险的能力。本文简要就贸易进行论述分析,讨论商业银行防范贸易风险的难点,并提出对策和建议,希望对有关工作开展有所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贸易;风险防范;难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2X(2023)02-0043-06
收稿日期:2023-02-19
作者简介:姚慧芳(1983-)女,浙江衢州人,研究方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国际贸易的总量持续增加,但在国际贸易中也存在各种风险问题,需要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强化监督核查等方式进行有效控制。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和跨境贸易中扮演重要角,既可以作为跨境贸易结算、兑换的服务提供商,又可以向贸易参与方提供各种形式的融资服务、担保服务等,商业银行在提供相应服务并确保资金安全的同时,配合监管工作的落实,实施贸易风险控制,对维护国家贸易秩序和安全、保证税收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具体工作实施面临多方面的难题,如核实贸易相关方的客户身份信息、业务真实性审核、可疑资金交易监测等,需要从完善制度流程、加强监测监管、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等多方面入手,采取科学可行的对策解决、处理各种难点问题。
一、相关理论研究
2006年,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亚太反组织(APG:Asia/P
acific Group on Money Laundering)发布《贸易(TBML:Trade-Based Money Laundering)》报告,指出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给通过商品或服务贸易转移犯罪资金带来了极大便利。由于跨境属性,贸易变得愈加复杂,国际贸易的动态环境滋长了贸易的多种形式,被犯罪组织、恐怖融资用于掩盖其资金来源、与普通贸易融合,进而实现转移资金目的。自2006年报告起,FATF指引国际贸易涉及的银行、监管、执法等部门通过危险信号指标(Red Flag Indicators)去识别贸易活动。其还提出了打击贸易的6项原则,提出在贸易往来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国际合作、加强贸易信息的收集和共享,也要完善和优化相关制度规范,加大打击贸易犯罪,在不影响正当合法贸易活动的基础上,持续加大打击贸易。
FATF(2010)认为,自由贸易区较宽松的监管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使贸易更容易实施,需要采取更严格的监管和科学预防措施,以更好迎接挑战。
APG(2012)对贸易的研究认为,国际贸易往来中也会受到外汇市场波动的影响,以及国际贸易往来的供应链长,过程中存在的不稳定性因素多、可操作性空间大,更容易发生风险。
2020年12月,FATF和Egmont集团发布报告《贸易:趋势及发展》。报告指出:贸易是最复杂且被广泛使用的方式,犯罪分子利用合法的贸易交易或网络在世界范围内掩盖、转移资金,并建议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强化认知,对贸易有更全面的认知,并保持部门间信息的良好共享,其
认为价格浮动大、运输时经过多个司法辖区、海关难以查验的商品,更容易发生贸易,其认为可以从公司结构、贸易活动、贸易单据和商品、账户和交易活动等方面入手,以协助识别和监管贸易活动。2021年3月,FATF和Egmont集团发布报告《贸易:风险指标》。该报告对之前的报告进行了补充,并提供贸易的识别指标,如:贸易结构、贸易行为、贸易文件及商品、账户及交易行为等。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深度和广度的加大,我国也持续加强了贸易的研究。学者高增安认为,在国际贸易、跨境贸易中的风险多,包括转移定价、部分商品交易中逃税、通过商品重量和包装方面的欺诈、以贵重物品贸易代替现金流通、保险欺诈等多种方式[1]。学者高增安从贸易商品的价格、运输流通、交易过程、支付方式等影响因素入手,对贸易可疑行为特征进行描述,认为金融机构加强贸易风险的防范和防控,需要对客户、服务、产品等方面的风险科学细分和各类管理,并不断完善监控程序,确保相适宜[2]。学者黄桔和江文的研究认为,银行在防范贸易风险方面面临一些难点和挑战,如虚假货物买卖、交易真实性核实难、境内外关联公司合谋等[3]。林巧巧等学者认为,在贸易往来中混淆货物品类划分、虚拟交易、高价进口和低价出口等是常见的几种方式[4]。学者黎宜春和张荣晖研究了自贸区的模式,认为在贸易往来中不法分子主要通过货物贸易、公司贸易、贸易融资工具等进行,利用空壳、幌子公司作为掩护是贸易常见的一种形式,以期通过这种方式掩盖非法资金联系,实现对行为、不明身份的“洗白”[5]。学者张晓蕾对银行打击贸易的
运行模式展开了研究分析,认为主要采用贸易全流程的监督控制、健全预警机制等模式[6]。学者任红认为,国际贸易的大宗货物交易复杂,主要是因为货物复杂、交易过程和对手等都比较复杂,商业银行如果对客户信息和真实交易背景等掌握不准确,可能会出现银行无意识协助企业的情况[7]。
二、商业银行防范贸易风险的难点
(一)核实客户身份信息方面
准确识别跨境业务和国际贸易的受益所有人,对客户和交易受益所有人实施追根溯源识别,是防范贸易风险的重难点,如果不能准确识别和核实客户信息,就无法精准的制定和实施各种反措施,对贸易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现阶段,我国颁布的相关文件,能为核实客户身份信息、识别收益所有人等提供指导。但是,在国际和跨境贸易往来中对非本国客户信息、证件开展真实性识别难度大。在商业贸易中利用假冒、伪造身份证件的情况比较多,对这些非身份证证件进行审核的难度大,一些客户信息很难从这些身份证件中有效甄别[8]。而且,跨境交易十分复杂,资金链条上涉及的主体多,且各主体处于不同地区和国家,各地区和国家在政策法律、交易、语言等方面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过程中容易导致出现“读不懂、不理解、不会分析”等问题,增加了核实客户身份信息的难度。再加上部分商业银行缺乏这方面的技术及经验,存在信息偏差,导致对这些客户信息开展尽职调查的难度大、成本高。尤其是交易参与方不是该银行的客户,或公司不在该银行所在国家注册,商业
银行难以获取交易对手的经营背景、股权结构等方面的信息,对其缺乏全面的把握和准确认知,都可能影响信息获取[9]。
(二)跨境业务真实性审核方面
防范贸易风险,要确保跨境业务和交易真实有效,对其实施审核的难度大,这也对商业银行防控贸易风险产生影响。在一系列审核和审查工作中,要求对贸易活动中资金流情况、货物流情况进行审查,尤其需要审核和审查其完整性和合理性,但受人员能力不足、场地、经费限制和信息收集不全面、信息不共享等因素的影响,这方面工作很难全面展开。多数情况下,还是依靠贸易业务中的相关企业提供的单据了解相关情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对贸易背景是否真实做出正确的判
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交易方式更复杂、账户体系的设置也比较复杂,还可能涉及一些特殊交易业务,如离岸转手买卖、来料加工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商业银行审核贸易背景真实性的难度。商业银行在开展贸易融资客户尽职调查的时候,客户为证明交易、资金合法,需要提供相匹配的交易发票、合同等文件资料的副本给商业银行,但如果不能获取准确的海关、航运、价格等信息,将影响商业银行核查工作的开展,导致其无法判断提交的材料是否真实有效,是否与实际贸易相符,这就使不法分子“有空子可钻”,通过利用信息误差和漏洞,以虚构交易背景、合同资料等形式,在一些虚假贸
易活动中。此外,跨境贸易因各国政策和法规等不同,在交易活动中存在单据等认定标准不统一的情况,这也是贸易真实性审核难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且,整个贸易交易过程复杂,货物可能中转、滞留于多个港口,这也为不发分子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其可以通过伪造贸易合同等造价手段,将货物、资金等划转到自己手上,针对这类贸易活动商业银行的溯源管理难度大,无法实现这类风险的有效防范和防控。在复杂的跨境和跨国贸易中还涉及复杂的关联交易,实现这类交易的审核大,受限制因素多,通过合同单据等可以进行[11]。
(三)可疑资金交易监测方面
部分商业银行在监测管理活动中,针对主体可疑交易的监测还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导致很多可以交易不能及时发现和控制。发现可疑交易,要求依照程序和要求做好交易和境内账户的监测工作,及企业经营规模和业务规模、经营状况、资金运转情况、开销户情况、业务往来及客户信息等资料的收集、分析工作,很多情况下这方面工作实施存在一定难度。跨境、跨国贸易实现对拆分购汇、虚构背景、逃税等行为的持续监测和监管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限制,尤其是信息不足和传递误差、分散操作、虚构交易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要结合实际情况,促进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构建完善的系统模型,以协助有关工作的实施。而且,在不断打击行为下,不法分子也更熟悉相关操作、程序等,其反监测意识很强,再加上很多交易活动都是无规律的,要实现这类交易活动和交易行为的有效监测,从中准确识别和判断可疑交易,需要更详细的全量交易流水、交易对手信息
、资金流向和关系网络信息等的支撑,而收集和管理这些信息难度比较大[12]。
(四)涉及制裁合规问题
商业银行主要为贸易提供结算、融资、担保等服务,但受国际贸易、跨国贸易某些特性的影响,服务对象比较复杂,还可能会遇到制裁问题。银行需仔细甄别、科学判断涉敏业务,确保制裁合规。商业银行需要对我国的制裁政策有全面认知,并在监管活动中执行和贯彻,也需要对贸易、金融服务涉及的国家、贸易组织的制裁政策有准确了解。开展监测分析工作、客户尽职调查工作的时候,也需要综合考虑和分析客户是否涉及制裁的问题,对于受制裁地区的一些客户,在与进行贸易业务的时候,要适当提高客户、交易风险等级,做出谨慎的判断和选择,并持续加强风险控制措施。也正是因为这方面的因素,增加了反工作难度。
三、商业银行防范贸易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一)细化客户尽职调查内容
商业银行需要对贸易活动中可能会出现风险有所了解和认知,要主动做好反工作,采取合理的措施,控制和防范贸易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在综合考虑和分析贸易业务特点的基础上,开展以风险防控为本的客户尽职调查,为确保有关工作有效开展,需要不断细化客户尽职调查的内容、工作
流程。具体而言,在建立客户关系环节就需要对客户信息、证件及提供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查,以确保了解客户、规范账户开立,进而预判客户可能开展的贸易业务、了解贸易真实背景,对涉敏国家或地区的客户进行重点审查,提高相应的审查标准,科学防范因客户信息不明、交易背景虚构等造成的风险问题。一般尽职调查工作的开展,需要按照业务展业规范、反相关规定等进行,仔细规范审核客户信息,尤其需要对其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协助反监控名单筛查工作开展,对客户经营状况、身份信
提交的合同、发票、报关单、提单等单据进行细致审核,对单据当中的相关方、商品、用途、条款信息等有更清晰的认知和准确把握[13]。商业银行在开展客户尽职调查的时候,需要综合分析业务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商业银行扮演的角度等,以科学确定尽职调查程度,要确保业务背景真实可靠。而且,商业银行还需要注意加强对客户受益所有人的识别和分析,对企业的所有权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以协助监管工作的开展,防范虚构公司和业务的情况。商业银行还需要扩大信息来源的渠道,关注相关单位和部门发布的风险提示信息,以协助防范贸易风险,确保在一系列工作开展和实施的时候,及时发现违法企业、不规范业务,并采取针对性强的风险防控措施,也要加强与FATF等国际组织交流沟通,综合多方面的风险信息及风险评估结果,以更准确地识别和确定高风险业务,并加强监督监管,全面收集这些客户信息、背景资料,对其开展尽职调查,仔细核实交易双方受益所有人、交易背景真实性等信息。
(二)完善真实性审核流程
商业银行要强化风险意识,在提供服务的时候,需以风险为导向,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在此基础上持续完善和优化业务操作流程,以防范风险。在一系列工作实施的时候,要对反要求、外汇管理要求有更准确的认知,并促使二者结合起来,对相关规范有所了解,以及遵循展业原则等,对贸易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审核。还要求客户能够针对贸易业务活动的开展,提供完整、真实的资料文件和材料信息,以证明贸易往来中的各种活动和业务真实合法,商业银行则需要对这些材料信息进行更深一步的审查,以涉事企业提供的订单、物流、交易信息与商业银行收集的海关信息等相符合,材料间能相互印证,以及所涉及的业务背景真实。对于贸易业务中的一些高额业务、高频业务、大宗业务等需要重点关注,针对出现的一些异常业务要适当提高单证审核标准。在贸易融资业务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于贸易单证的仔细审查,确保贸易背景真实可靠[14]。商业银行可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平台,获取航运、市场价格等信息,以完善对贸易基础资料的审核及分析。商业银行可通过累积客户历史交易文件数据形式,对同一客户贸易项下商品价格、交易量等信息建立数据库,进行管理、维护、查询,以便及时发现客户贸易交易的突然改变,尽早发现异常。
(三)加大可疑交易监测工作
商业银行要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针对贸易业务应实施更严格的监测和监管。为确保可疑交易监
防范区可以自由出入吗测管理工作的高效实施,要对贸易非法交易的特征充分认知,并从客户身份管理、交易过程管理、交易行为等方面构建分析模型,以协助有关工作的高效化推进。加大对贸易业务,尤其是跨境贸易业务客户的关注。关注贸易项下产品特性和价格、产品数量和重量、产品质量、产地等指标,深入分析贸易往来中形成的数据信息,研判其在贸易业务中是否存在虚假交易、套用、转移资金等情况,针对这类不规范贸易加大处理。例如,在跨境贸易中,交易资金量明显异常(异常巨大),交易时间与经营时间二者明显不一致,资金金额与企业的营业规模和业务规模、资金用途、背景信息不符,明显不合理的运输方式,商品价格大幅度偏离市场价格,与历史价格相比存在倍增或倍减等无法提供合理解释的情况等。强化对可疑交易客户的尽职调查,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对工商注册信息变化情况进行仔细的核实,对出现重大变化,或是交易异常、失联的客户,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以实现对贸易风险的有效控制。对使用离岸账户的业务要加大监测和监管,针对具体情况,开展细致的尽职调查,以及定期对其进行审查,通过持续监测和管控,尽可能的防范和降低风险。对来自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交易对手,需要加大监测和监管。商业银行也需要重视加强相关人员培训,确保在针对可疑交易实施有效监测、分析,做出正确研判和识别,提高反监测分析的效果[15]。
(四)做好制裁合规工作
制裁合规工作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贸易业务也不例外。在提供服务之前,要对客户情况进行分析,查看客户是否被列入制裁名单、之前是否存在不规范的贸易行为和违法操作,针对不
同的客户提供针对性服务,针对存在风险的客户实施合理的控制措施。在风险管理中,要对反与制裁合规因素充分考虑,对贸易业务中的交易对象和主体、整个交易流程及可能面临的制裁风险进行
充分的识别和科学的评估分析,并制定针对可行的预防措施。关注国内外监管机构、权威机构发布的制裁信息,实时更新制裁名单,科学识别受制裁客户,在贸易业务中针对这类客户需要实施更细致的尽职调查和审查,以做到科学谨慎,必要情况下需拒绝办理业务,防范风险问题的出现。
(五)促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应用
在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推广应用也为商业银行监测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支撑。例如,可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也能使分析结果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商业银行对贸易业务中客户的身份特征、行为特征、交易特征等信息有更清晰的把握,也能协助客户识别、可疑账户识别、受益所有人识别等工作的开展。此外,在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还可以实现动态监测,对商业银行所开展的各种业务进行实时、智能的全面监控,对贸易业务实时有效监控,并及时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信息,以协助风险的防控。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作用,科学利用机器学习、知识推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技术,以实现贸易背景真实性的智能核查,实现客户信息、交易数据信息的全面整合和有效利用,并依托先进技术的应用,构建更完善
的反智能管理系统,及持续优化系统功能,包括数据提取比对、可疑交易分析和预警等功能,以更好协助客户尽职调查、跨境业务真实性审核、贸易可疑交易监测等工作实施。
结束语
商业银行可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也有跨地域、全球化的网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作为通道,商业银行在为国际贸易提供服务的同时,防范、管控贸易风险也十分关键和重要。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对自身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工作中的难点有清晰的认知,以持续改进和优化。针对贸易业务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有准确认知,强化贸易风险防控意识,落实各种防控措施。商业银行应重视客户尽职调查、贸易业务真实性审核、贸易可疑交易监测的实施,并不断细化客户尽职调查内容、完善贸易业务真实性审核工作流程、加大贸易可疑交易监测力度,以及促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科学应用,各道防线通力合作,防范贸易风险。
[参考文献]
[1]章雯蕊,蔡宁伟.银行跨境电商贸易风险防范对策[J].中国信用卡,2022(5):64-66.
[2]高增安.国际贸易可疑行为透析[J].财经科学,2007(3):112-117.
[3]黄桔,江文.防范跨境反风险[J].中国外汇,2017(10):57-59.
[4]黎宜春,张荣晖.自由贸易区贸易模式及防范策略——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J].广西社会科
学,2016(1):35-39.
[5]林巧巧,赵海蕾,王溪.上海自贸区反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5(3):26-27.
[6]任红.我国自贸实验区风险审视与监管思路[J].学术探索,2018(1):63-67.
[7]张晓蕾.强化跨境贸易相关金融服务领域反工作[J].清华金融评论,2016(7):39-40.
[8]孙天琦,高锋,刘苗苗.贸易:国际组织的研究与对策[J].中国外汇,2017(7):22-25.
[9]李长河,吴之远.国有商业银行贸易反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新金融,2018(3):22-27.
[10]王典.论商业银行防范贸易风险的难点与对策[J].金融会计,2022(12):51-55.
[11]肖琴,刘威.贸易风险管控研究报告——基于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和埃格蒙特集团最新成果[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
学报,2022(3):46-49.
[12]蔡宁伟,张凯,贾帅帅.“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商业银行防范和制裁风险策略研究——以某银行Y分行为例[J].经济
论坛.2023(4):99-109.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