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人口分布和人口容量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开学摸底考试文综地理试题】2018年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20.6%。下图示意德国各州65岁及以上人口密度分布。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A.总体均衡,南北差异大 B.分布不均,南部最高
C.分布不均,空间差异大 D.总体均衡,东部最低
2.下列与该国65岁及以上人口分布密度关联最强的是()
A.人均预期寿命 B.地形起伏阴阳师现实召唤
C.城市化水平 D.降水总量
3.下列措施对缓解德国人口老龄化意义不大的是()
A.调整国际移民政策 B.鼓励国内人口迁移
C.提高育龄妇女待遇 D.降低家庭育儿成本
【答案】1.C 2.C 3.B
【解析】
1.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特征应该直接读图判断,图中显示,德国65岁以上人口分布不均,空间差异大,A、D错误,C正确;图中显示,德国西部密度较大的区域较广,北部有狭小区域密度较大,南部密度大多不高,B错误。故选C。
2.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密度大小取决于德国人口分布密度,从密度大的区域来看,主要是德国城市密集地区,这些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密度相应较大,老年人数量也较多,因此老年人口分布密度相应较高,因此与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密度关联最强的是城市化水平,C符合题意;预期寿命会一定程度影响当地老
年人口比重,且德国各地预期寿命差异不大,对老年人口密度直接影响不大,排除A;降水、地形等自然因素可能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65岁及以上人口密度,但直接影响较小,关联度不强,排除B、D。故选C。3.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指标是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国内人口迁移只会改变老年人口
分布区域,不会改变国内老年人口数量,也不会改善全国老年人口比重,因此鼓励国内人口迁移对缓解德国人口老龄化意义不大,B符合题意;调整国际移民政策,能吸引更多的国外年轻人迁入,从而降低德国老龄人口比重,有利于缓解德国人口老龄化,A不符合题意;提高育龄妇女待遇、降低家庭育儿成本能有效提高人口出生率,增加年轻人口比重,从而降低德国老龄人口比重,有利于缓解德国人口老龄化,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20年北京市顺义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分布区”最可能表示世界主要
A.能源矿产产地B.水稻主产区
C.人口迁出地区D.乳畜业分布区
5.图中
A.甲地为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B.乙地受沿岸暖流影响,为常绿阔叶林
C.丙地海域寒暖流交汇,形成著名渔场D.丁地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
6.图中东亚、南亚、西欧、北美的人口稠密区共同的自然特征是
A.地处低纬,气温宜居B.沿海沿河,降水较多
C.海拔较高,光照充足D.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答案】4.D 5.D 6.B
【解析】陈奕迅经典
4.图中“分布区”主要包括美国东北部地区美国与加拿大的交界处、美国西北部、欧洲西部、亚洲的土耳其高原等处。其中美东北部地区是美国著名的乳畜带;美国西北部和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畜牧业发展;土耳其高原降水少,适合发展畜牧业,D正确。世界主要能源矿产产地应包括波斯湾周边地区、北非、中国等地区,但图中没有,A错误;水稻主产区位于东亚、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但图中没有,B错误;美国、加拿大、欧洲西部等应为人口迁入区,C错误。故选D。
5.甲地为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A错误;乙地位于欧洲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为落叶阔叶林,B错误;丙地位于南美大陆西部,形成著名渔场是因受上升冷洋流影响,C错误;丁地位于新西兰,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D正确。故选D。
6.除南亚外,东亚、西欧、北美的人口稠密区属于中纬度,A错误;东亚、南亚、西欧、北美的人口
稠密区多为平原,海拔较低,C错误;“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不属于自然原因,D错误;东亚、南亚、西欧、北美的人口稠密区多为沿海沿河的平原地区,降水较多,B正确。故选B。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社会经济越发达,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但是,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对比城市与农村区域,发现许多国家普遍地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下图是中国未来100年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图。根据材料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7.中国结束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时间大约是( )
A.2001年B.2018年
C.2035年D.2050年
8.出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直接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B.人口城乡迁移
C.人口自然增长率D.城乡二元体制制约
9.为缩短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持续的时间,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放宽农村人口生育政策B.通过政策,控制人口城乡迁移
C.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文化事业D.大量吸纳移民
【答案】7.C 8.B 9.C
【解析】
7.根据人口老龄化曲线,中国结束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时间大约是2035年左右,城市老龄化水平高于农村,C对。A、B、D错。
告别2020迎接20218.出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直接原因是人口城乡迁移,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务工,导致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市,B对。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城乡二元体制制约不是主要原因,A、C、D 错。
9.为缩短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持续的时间,放宽农村人口生育政策,不能改变劳动力迁移到城市的状况,A错。我国目前人口迁移是自发性的,B错。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文化事业,减少劳动力人口迁出,C对。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有限,不适宜大量吸纳移民,D错。
【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性别比指每百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
男性人口数。下图为某省份2000年和2016年省外流入人口各年龄段的性别比情况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2016年该省省外流人人口中iphone闪退
日出日落时间表A.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40-44岁B.男性人口仍占多数
C.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降低的趋势D.迁入人口性别比不平衡加剧
11.与2000年比,2016年该省省外流入的中年人口性别比变化明显,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产业升级B.交通运输C.工程建设D.家庭婚姻
【答案】10.B 11.D
【解析】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动等相关知识。
10.有材料可知,2016年该省省外流入人口当中,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50到54岁,由于性别比超过100,因此,男性人口占大多数少年儿童的性别比并没有降低,同时从2016年之后,迁入人口性别比相对较低,低于100区与平衡,因此正确答案选B, ACD错误。
11.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的相关知识。D项,浙江省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以后,家庭婚姻导致女性流入。故D项正确。A项,产业升级会使需要的劳动力减少。故A项错误。B项、D项,交通运输和工程建设需要劳动力,但需要的主要是男性劳动力。故B项、D项均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下图为某区域人口总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关系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2.据图可知,该地区
A.在纯自然状态下提供的物资可以养活大约6000人
B.t2时期,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C.t3时期,该地区的社会发展最为繁荣
D.t4时期的生态环境优于t1时期
13.图中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说明
A.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只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B.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受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C.人口数量必须低于环境承载力
2022年是建党多少周年D.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答案】12.B 13.D
【解析】
12.环境承载力受到资源、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环境承载力最大值为6000人,这是考虑到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各种因素而做出的估计数值,故A错误;t2时期,该地人口数量和环境承载力均得到提高,据此推测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故B正确;t3时期,该岛实际人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