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舒云
天津医科大学图书馆 天津 300070
1 引言
卫生与健康智库是聚焦卫生与健康领域,为卫生健康发展战略和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的研究机构。本文中的“高校”主要是指医学类高校和有医学部的综合类高校,这类高校可以通过人才集聚、学科的聚合与协同,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组建卫生与健康智库,充分发挥高校在卫生与健康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
创新是中国特新型智库建设的动力,《中国特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提出要大力推动协同。协同创新是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创新组织模式,是对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1],围绕共同的目标、多创新主体、元素,共同协作,相互配合,实现深度合作。卫生与健康领域智库相关研究重视多方协同合作,为解决医疗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具体问题提供政策建议,如合作研究数字医疗技术的应用[2]、协同应对卫生不平等[3]、联合解决年轻
人心脏性猝死等公共卫生关注的问题[4]。高校卫生与健康智库建设涉及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临床实践等方面,要求高、特鲜明,并且卫生健康社会问题以及制度问题经常互相交错,处理起来难度极大,尤其当面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更需要组织多机构、各方资源协同配合来进行风险防控,需要多个部门、多种资源的通力合作[5]。因此,高校卫生与健康智库建设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高校智库、卫生与健康智库为基础,重视协同创新,突出自身的学科专业特。
自2006年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詹姆斯·G.麦甘(James G. McGann )领衔的“智库研究项目”(Think Tanks and Civil Societies Program ,TTCSP )逐年发布《全球智库报告》(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 ),在国际上极具权威性。在《全球智库报告2020》[6]的“全球顶级国内健康政策智库”和“全球顶级全球健康政策智库”两个榜单中,均排名最前列的是剑桥健康服务研究中心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国外有名医学院
*本文系2020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青年项目“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医学院校卫生与健康智库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TJTQQN20-002)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成舒云(ORCID: 0000-0002-9007-7866),天津医科大学图书馆馆员,管理学硕士,E-mail :******************* 。
摘要:[目的/意义]作为中国特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构成,高校卫生与健康智库建设特鲜明,加之卫生与健康领域问题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亟需重视协同创新。[方法/过程]本文以前期研究为基础,基于协同视角,重点对国外、国内各3所有代表性的卫生与健康智库的目标定位与优势、组织结构以及人才资源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结论]我国高校卫生与健康智库发展,应始终贯穿协同理念,以人才协同发展为核心、数据协同共享为支撑,加快协同创新建设。
关键词:协同创新 卫生与健康智库 高校智库 国际化 人才分类号:C932
DOI: 10.19318/jki.issn.2096-1634.2021.05.12
第6卷 第5期 2021年10月
(Cambridge Centre for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CCHSR)、布隆博格公共卫生学院(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JHSPH)和健康与全球政策研究所(Health and Global Pol-icy Institute,HGPI)。这3所国外智库不仅是全球顶级的卫生与健康智库,而且分别是英国、美国和日本三个不同国家各自首屈一指的卫生与健康智库。“中国智库索引”(Chinese Think Tank Index,CTTI)是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和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等机构研发的我国首个智库垂直搜索引擎和数据管理平台,在CTTI网站[7]按智库类别和研究领域筛选、检索词进行搜索,发现与卫生与健康相关的药品政策、医疗卫生政策、健康政策等类型的高校智库机构有19个。其中,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是我国首个全球健康领域专业研究机构;健康江苏研究院(南京医科大学)是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华中科技大学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院依托华中科技大学以及同济医学院的学科优势,在健康政策和管理领域享有卓越的学术声誉。本文以上述国内外代表性卫生与健康智库为研究对象,基于协同视角,从目标定位与优势、组织结构、人才资源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校卫生与健康智库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2
表1呈现的是作为研究对象的国内外代表性卫生与健康智库的目标定位及优势情况。通过比较可发现,其研究都是立足于公共卫生、健康及其政策相关领域,体现出对自身专业性和决策实践应用的重视,并且都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平台优势。
从目标定位来看,国外顶级健康政策智库,基于对健康服务的循证研究,促进有效的健康政策选择,解决当今的全球卫生问题,守护全人类生命健康,并重视改善公民关于健康的思想认识,构建一个可持续健康的社会。国内高校卫生与健康智库,通过资源整合利用以及学科交叉融合,聚焦大健康重点和热点问题研究,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健康政策以及医改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从优势来看,国外顶级健康政策智库更重视自身的独立性以及技能的多样性,致力于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国内高校卫生与健康智库则侧重于跨院校、跨学科、跨研究领域的多学科合作。
表1 卫生与健康智库的目标定位及优势
Table 1 Target orientation and advantages of health think tank
智库名称目标定位优势
剑桥健康服务研究中心(CCHSR)对组织和提供医疗服务的安全性、有效性、效率和
患者体验开展研究和评估,通过对健康服务的循证
研究为卫生政策和实践提供信息[8]
一个关键的优势是中心内学科和技能的多
样性
布隆博格公共卫生学院
(JHSPH)以守护全人类生命健康为使命,“保护健康,一次
拯救数百万人的生命”
世界上规模较大的公共卫生学院,广泛的
合作与强大的影响力
健康与全球政策研究所
(HGPI)改善公民的思想和个人福祉,构建一个可持续健康
的社会;解决全球范围的健康问题和医疗挑战;促
进有效的卫生政策选择,解决当今的全球卫生问题[9]
独立性,保持政治中立,不受任何组织或
政党利益的限制
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
究中心成为国内顶尖、国际知名的中国特新型智库
多学科、跨行业、多部门、跨国界的学科
平台优势,瞄准国家战略需求中的多学科
复杂问题,聚焦全球健康治理、大健康体
系构建和大健康产业发展
健康江苏研究院聚焦“健康中国”“健康江苏”建设与发展,提供
政策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开展健康江苏建设与发展的相关研究工作,
为政府的卫生与健康政策决策提供咨询
华中科技大学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院聚焦中国健康政策
跨院校、跨学科、跨研究领域的多学科合
作智库平台
3
3.1 机构属性
国内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卫生与健康智库分别是依托武汉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成立。国外顶级卫生与健康智库的机构属性比较宽泛,校企合作、企业模式与高校模式是并驾齐驱的。例如,CCHSR是剑桥大学和非
盈利政策研究机构兰德欧洲(RAND Europe)的研究人员合作建立的,是校企合作的智库机构;JHSPH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个学院,也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公共卫生学院;HGPI是官方认可的非营利组织,是一个独立的私营企业。
不同的智库属性具备不同的行业背景和专业优势。高校智库的独立性、专业化以及跨学科性的特较为鲜明;校企合作的智库,能够充分整合高校的学术研究与企业实践应用的资源和特;企业智库集政策研究、管理咨询、集成服务于一体,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本行业的数据、规律以及情况。智库是具备政治属性和专业属性的决策咨询机构,无论何种智库,都不应该脱离其建设背景、忽视智库机构的普遍特征,也不应过分强调机构依托单位或者建设主体的原有彩[10]。JHSPH、CCHSR和HGPI虽然有着不尽相同的机构属性,但也同样能够为我国高校卫生与健康智库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借鉴内容。
3.2 典型组织结构与岗位设置
健康江苏研究院的组织结构具有典型性。其设有理事会(掌握智库的最高权威),并采取理事会管理下的院长负责制,组织架构包括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和办公室。围绕健康江苏建设的相关问题,下设6个研究中心和1个医院管理研究所,邀请江苏省省内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担任各研究中心主任、副主任,实施主任负责制和以研究任务为导向的研究团队机制。该智库的组织结构打破了严格的行政层级
结构和传统的直线职能制结构,以问题为导向,有利于协同跨学科的专家开展健康相关政策问题的研究。
CCHSR和HGPI在岗位设置上特明显。CCHSR的团队人数是22人,岗位设置是任务型与角型相结合,包括分析师、数据统计、高级研究员、研究助理、主管等。其中,分析师、高级分析师等分析师类岗位最多,其次是统计学家、数据经理、数据管理员等数据统计岗位,并且CCHSR设置了联合职位,即在该中心和兰德欧洲公司同时任职,对两边情况都比较熟悉,便于更好地合作以及开展工作。HGPI的团队人数是27人,岗位设置倾向于角型,其工作不仅由核心(CEO、高级经理、经理、高级助理、助理)全职成员执行,而且还通过其理事会(所长、副所长、理事会成员)、审计师、研究员和其他兼职专业人员的支持来完成。然而,CCHSR和HGPI的岗位设置虽有诸多差异,但总体上是以实现组织目标为基础,并以最大程度上促进团队成员的跨学科协同合作为核心,适当、灵活地进行人员岗位设置。
4
4.1 拥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人员网络是最典型特征
从学位来看,国内外卫生与健康智库人才绝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而且本硕博学缘结构不同者居多,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科也存在差异。如HGPI绝大多数成员的本硕(博)学位不仅不是同一个学科,而且
是来自不同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等)的不同学科。从专业背景来看,国内外卫生与健康智库人才的专业化程度较高,主要表现在学科专业背景集中在医学相关和政策相关。国外智库人员的统计学、数据管理、心理学、法律、国际关系等背景明显,而国内智库人员的政治、管理学、社会科学背景突出。
4.2 研究领域广泛,且重视国际合作和数据研究
从总体上来看,国内外卫生与健康智库人才的研究领域可分为卫生与健康相关的医疗领域、社会领域、教育领域以及经济学领域。同时,结合国情背景,国内外卫生与健康智库人才的研究领域又各有特。例如,我国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构建和服务;国外的医学人类学、公私伙伴关系和军民协调等卫生问题,特别关注不同的体对于健康和幸福的理解情况。
重视国际合作和数据研究是国内外卫生与健康智库研究中凸显的一个特征。全球化视角是国内外卫生与健康智库开展研究的重要基础。例如,HGPI领导全球卫生相关项目,站在全球视角讨论卫生政策及政策决策过程,组织全球专家会议,参与全球健康教育计划等;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在国际卫生合作与全球健康治理策略上,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国内外卫生与健康智库也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相关的数据研究。例如,CCHSR在数据统计领域具有广
成舒云. 基于协同视角的国内外卫生与健康智库分析与启示[J]. 智库理论与实践,2021,6(5):95-101.
第6卷 第5期 2021年10月
泛的研究,重视对卫生与健康相关数据的提取和统计支持,为研究人员提供可用数据的建议;健康江苏研究院设立了健康江苏大数据中心,充分发挥所在高校(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的数据分析优势,开展健康危险因素分析和预测以及健康相关政策的实施评价分析,为研制治本策略提供依据。
4.3 重视合作,拥有丰富的研究工作和教育经验
国内外卫生与健康智库重视合作,最典型的表现是其团队绝大多数成员均是多重身份。国外的卫生与健康智库成员主要是在高校担任院长或具有教授职称等,在卫生与健康相关政府部门担任卫生政策特别顾问、卫生保健组织顾问等,在企业任职或为企业提供服务,甚至大多数专家都在多个不同部门、机构同时任职。例如,CCHSR 有多位团队成员来自兰德欧洲公司,HGPI 的一位副研究员在法律事务所为包括医药和保健领域的公司提供法律咨询。国内的卫生与健康智库成员主要与高校、政府、行业协会的合作更加紧密,如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兼任健康江苏研究院院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
理分会常务委员。
国内外的卫生与健康智库团队成员在各自研究工作领域的经验都相当丰富。一方面是项目、论文、专著等成果颇丰,而且国外的卫生与健康智库在成员介绍中善于突出其相关领域的从业时长。另一方面,智库人员在科研方法上也是驾轻就熟,具有较强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技能。此外,智库人员还将智库人才培养作为自己应肩负的使命。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制定了国内首套全球健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国内首个涵盖本硕博培养方向的全球健康人才培养体系[11]。智库专家还经常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以及参与社区服务,围绕改善居民健康生活的目标,开展政策解读宣传、健康教育、健康知识传播、医患沟通等健康相关的知识文化的教育和传播。
5 在上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协同创新为着眼点,重点围绕理念、人才和数据,进行高校卫生与健康智库发展的协同体系的构建,明确了主要发展模块之间的协同运行联系(见图1
)。
图1 高校卫生与健康智库发展的协同体系图
Figure 1 The collaborative system of university health think tank development
5.1 以协同理念为基础,扩大智库影响力
真正使卫生与健康智库服务具有强大影响力
的因素,是智库的先进理念,我国高校卫生与健康智库,必须树立协同理念,以国际协同为视角,组织协同为切入点,从而扩大高校卫生与健康智
库的影响力。
应以国际协同为研究视角,针对目前医学与健康问题呈现出的全球化新常态,加强国际合作研究,做到有核心、无边界,汇世界医学之智为我所用[12]。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大国博弈,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爆发,深刻地启示卫生与健康智库在建设时,不仅要考虑国内影响力,还应考虑参与全球卫生与健康战略的对话。我国高校卫生与健康智库的定位,应立足国内、辐射全球、聚焦健康中国和全球范围的健康问题和医疗挑战,为卫生政策和实践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致力于成为国内顶尖、国际知名的中国特新型智库。智库研究项目应不仅仅局限于国内,也可以探索在全球多个国家开展
研究项目,并注重国际合作。例如,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与政策》英文期刊,是我国首个卫生健康政策专业领域的英文期刊,合作出版商为英国知名出版集团BioMed Central,2020年4月正式纳入Web of Science(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s Index,ESCI)检索,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应以组织协同为切入点,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中国特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提出,要强化高校之间及高校内部的合作,着力构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多学科交叉的协作机制。要建设高校卫生与健康智库,则应创新组织形式,整合优质资源,加强与不同组织机构的协作,可以考虑以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政合作等方式建立卫生与健康智库。例如,天津医科大学与南开大学联合成立天津公共卫生与健康联合研究院,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公共卫生与全球健康多学科协作科研创新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基地和国家公共卫生战略智库[13]。我国高校卫生与健康智库应着力于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以达到为协同合作创造良好组织环境的目的。在组织结构上,应结合具体研究问题,整合协同多方优势力量,实行以决策咨询任务为导向的研究团队机制,并逐步探索和建设理事会领导下的学科知识与研究课题相结合的矩阵式组织管理模式。在岗位设置上,应打破传统的角型机制,建立与组织结构相适应的岗位设置机制,将任务型与角型相结合,以问题为导向,适时调整,并积极探索特聘岗位制度,外聘在相关政府部门工作过的专家、其他高校和机构的知名专家作为客座研究员、核心专家、首席专家,从而提高智库岗位设置的灵活性和专业性,充分调动研究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2 以人才协同发展为核心,提升智库竞争力
人才是创新的源泉,是专业化智库建设的核心,体现了智库的竞争力。我国高校卫生与健康智库应以人才协同发展为核心,从人才来源、结构、培养交流等维度,协同加强智库人才建设。
5.2.1 人才来源科学化高校卫生与健康智库的人才来源应是国内国外协同互补,最基础的是掌握我国国情以及卫生健康特点的智库人才保障,注重聚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有利于激发创造力,加深对政策制定的理解,从不同的背景和视角提供参考建议,促使卫生健康决策建议能兼顾各个利益体的发展,从而更加契合客观实际。应对全球卫生健康问题和服务全球健康战略,也要求高校卫生与健康智库重视吸纳具有国际化教育背景和经验的人才。
5.2.2 人才结构多元化人才结构的多元化协同,是高校卫生与健康智库建立和强化其跨学科平台优势的根基。我国高校卫生与健康智库应致力于跨学科协同攻关,努力打造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团队,除了具有卫生与健康相关的健康学、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专业背景的人员外,还应广泛吸收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传播学等领域的人才。同时,要重视智库人才在学历、年龄、经历、经验等方面的多样化特征,帮助研究人员开阔视野,使其能辩证地看待问题,从而确保结论的科学性和客观性[14],为智库的跨学科研究和战略发展做出贡献。
5.2.3 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智库人才培养,既关乎高校卫生与健康智库的功能定位,也关乎其可持续
发展。JHSPH为美国和全世界输送顶尖的科学家和公共卫生管理人才,包括多位美国卫生部部长、美国总统顾问以及数十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5];HGPI领导了全球健康教育计划的启动,该计划旨在与亚洲各地的合作机构共同培养全球健康领域的未来领导者。高校卫生与健康智库,不仅培养卫生与健康领域的智库人才,更培养卫生与健康领域的未来领导者。为了适应智库人才
成舒云. 基于协同视角的国内外卫生与健康智库分析与启示[J]. 智库理论与实践,2021,6(5):95-10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