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
医学院校学生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多多 张爱莲
【摘要】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校学生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提升医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抽样方法,对某医科大学的2 600名学生采用《2017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医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因素。结果医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为19.74%,5个维度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分别为:中医药基本理念57.52%、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4.00%、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23.73%、中医药文化常识79.40%、中医药信息理解能力78.9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医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有生源地、年级、专业、母亲文化程度、直系亲属是否患慢性病和是否有课堂(P<0.05)。结论医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学校应增加中医药课程或讲座,组织开展“中医药进校园”活动,家庭应注重营造良好的中医养生氛围,以提升医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
【关键词】医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22; G45
Health litera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mong students in a medical college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Gao Duoduo, Zhang Aili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 Shanxi,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Ailian, Email: zaldc@126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 of health litera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mong students in a medical colleg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so a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targeted improvement of TCM health literacy among medical students. Methods A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conduct a questionnaire-based survey in 2600 students in a medical college using the 2017 Chinese Citizen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Literacy Questionnaire. A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level of TCM health literacy among these subjects. Results The health literacy level in TCM among these students was 19.74%, and the five dimensions of TCM health literacy were as follows: 57.52% for basic TCM concepts, 4.00% for feasible TCM methods for general public, 23.73% for TCM healthy lifestyle, 79.40% for general knowledge of TCM culture, and 78.95% for TCM information comprehen
sion. The regress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level of TCM health literacy among medical students were place of birth, grade, specialty, mother's education, history of chronic disease among lineal relatives, and TCM lessons (all P < 0.05). Conclusions The TCM health literacy needs to be improved among medical students. The medical colleges should arrange more TCM courses or lectures and organize "TCM on campus" events. The families may create a good TCM health care atmospher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CM health literacy among medical students.
【Key words】Medical students; Health literac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luential factors
DOI:10.3969/j.issn.2095-7432.2021.01.019
基金项目: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20132027)
作者单位:030001 太原,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通信作者:张爱莲,Email: zaldc@126
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是指个人理解掌握中医药基本理念、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中医药文化常识及中医药信息理解能力,并运用这些知识和能力维护促进自身健康、提高文化素质的能力[1]。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提升对公民自身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均有
重要意义[2]。医学生是未来我国医疗卫生队伍的后备力量,也是未来健康信息的传播者[3-4]。因此,医学生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不仅会影响其自身健康状况,还会对未来全社会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5]。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健康素养的研究较多,而对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研究刚刚起步,针对医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调查较少见到文献报道。本研究以某医科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从而为学校提高医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及方法
1.1对象
本次调查于2019年4~6月进行。调查对象为某医科大学一至五年级的在校大学生2 600人。本研究采用分层整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首先按照专业分层,然后从4年制的药学、护理专业和5年制的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专业各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的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共抽取2 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 600份,收回问卷2 532份,回收率为97.38%,剔除缺失数据较多和答案存在明显偏性的问卷,有效问卷2 427份,有效率为95.85%。其中,男生549人,占22.62%,女生1 878人,占77.38%;年级分布为大学一年级629人(25.92%),大学二年级579人(23.86%),大学三年级547人(22.54%),大学四年级511人(21.05%),大学五年级161人(6.63%);专业分布为临床医学
795人(32.76%),预防医学602人(24.80%),药学503人(20.73%),护理学527人(21.71%)。1.2调查方法
参考《2017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问卷》,在人口学特征部分进行适当的修改,形成医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问卷。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其中《2017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问卷》共37个题目,满分100分。中医药基本理念包括9道题,总分24分;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包括13道题,总分34分;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包括8道题,总分24分;中医药文化常识包括4道题,总分10分;中医药信息理解能力包括3道题,总分8分。判断题、单选题回答正确计2分, 错误计0分;多选题与正确答案完全一致计4分, 错选、漏选计0分;材料分析题中单选题、多选题的判分标准与以上一致。判断被调查者是否具备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标准为:问卷得分达到总分的80%及以上(即得分≥80分),则判定为具备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问卷包括5个维度:中医药基本理念、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中医药文化常识、中医药信息理解能力。其中,某一维度得分达到该维度题目总分的80%及以上,则判定具备该维度的素养[2]。
1.3统计分析
问卷回收后,对有效问卷进行统一编码,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变量赋值见表1。
2结果
2.1医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具备情况
本次调查中,医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为19.74%,高于2017 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13.39%)。5个维度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分别为:中医药基本理念57.52%、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4.00%、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23.73%、中医药文化常识79.40%、中医药信息理解能力
表1 变量赋值表
变量赋值说明
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具备=1,不具备=0
生源地城市=1,农村=2
年级大一=1,大二=2,大三=3,大四=4,大五=5
专业临床医学(X1=0、X2=0、X3=0),预防医学(X1=1、X2=0、X3=0),药学(X1=0、X2=1、X3=0),护理学(X1=0、X2=0、X3=1)
母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初中=2,高中/职高/中专=2,大专及以上=4
母亲职业公务员(X1~X7=0),教师(X1=1、X2~X7=0),医务人员(X1=0、X2=1、X3~X7=0),其他事业单位人员(X1~X2=0、X3=1、X4~X7=0),农民(X1~X3=0、X4=1、X5~X7=0),工人(X1~X4=0、X5=1、X6~X7=0),其他企业人员
(X1~X5=0、X6=1、X7=0),其他(X1~X6=0、X7=1)
父亲文化程度同母亲文化程度
父亲职业同母亲职业
独生子女是=1,否=2
家庭月收入(元)<1000=1,1000~2999=2,3000~4999=3,5000~6999=4,≥7000=5
直系亲属患慢性病是=1,否=2
课堂没有=1,有=2
78.95%。 除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外,医学生各维度素养水平均高于2017 年中国公民被调查水平[2]
。详见表2。
2.2医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单因素分析 被调查医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呈现以下特点:城市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高于农村学生(P<0.01);大四年级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最高(P<0.01);父母亲文化程度越高的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越高(P<0.01);父母亲职业为农民、工人的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较低(P<0.01);独生子女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家庭月收入≥7000元的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最高(P<0.01);直系亲属患慢性病的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高于直系亲属未患慢性病的学生(P<0.01);通过课程或讲座学习中医药知识(简称有课堂)的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高于没有通过课程或讲座学习中医药知识(简称没有课堂)的学生(P<0.05)。详见表3。
2.3医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以是否具备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生源地、年级、专业、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家庭月收入、是否独生子女、直系亲属是否患慢性病、是否有课堂)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源地、年级、专业、母亲文化程度、直系亲属是否患慢性病和是否有课堂是被调查医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详见表4。
3讨论
3.1医学院校学生提高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中医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在增进和维护我国公民健康水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明确指出要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大力倡导“大医精诚”理念,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形成良好行业风尚,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7]。2019年7月15日,《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8]。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表2 被调查医学生与2017年中国公民中医药 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比较(%)
指标医学生素养
水平
2017年中国公民
素养水平
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19.7413.39中医药基本理念57.5231.20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 4.00 3.97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23.7326.15中医药文化常识79.4034.40中医药信息理解能力78.9548.12
表3 被调查医学生基本情况及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具备情况
变量分类人数(%)素养水平(%)χ2值P值性别男 549 (22.62)17.12 3.0610.088女1878 (77.38)20.50
生源地城市 958 (39.47)24.2220.061 <0.001农村1469 (60.53)16.81
民族汉族2335 (96.21)19.74 0.002 1.000少数民族 92 ( 3.79)19.57
年级大一 629 (25.92)10.6582.179 <0.001大二 579 (23.80)15.20
大三 547 (22.54)26.69
大四 511 (21.05)28.57
大五 161 ( 6.63)19.88
专业临床医学 795 (32.76)25.0324.673 <0.001预防医学 602 (24.80)18.11
药学 503 (20.73)15.31
护理学 527 (21.71)17.84
母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 513 (21.14)14.8122.627 <0.001初中 953 (39.27)18.36
高中/职高/中专 586 (24.15)21.67
大专及以上 375 (15.45)26.93
母亲职业公务员 40 ( 1.65)22.5023.1890.002教师 148 ( 6.10)26.35
医务人员 123 ( 5.07)23.58
其他事业单位人员 206 ( 8.49)23.79
农民1030 (42.44)16.02
工人 213 ( 8.78)15.96
其他企业人员 104 ( 4.29)23.08
其他 563 (23.20)23.09
父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 400 (16.48)17.00 14.9700.002初中 950 (39.14)17.37
高中/职高/中专 641 (26.41)21.06
大专及以上 436 (17.96)25.46
父亲职业公务员 85 ( 3.50)24.7119.6690.006教师 70 ( 2.88)21.43
医务人员 79 ( 3.26)24.05
其他事业单位人员 235 ( 9.68)23.83
农民 873 (35.97)15.81
工人 520 (21.43)19.23
其他企业人员 146 ( 6.02)27.40
其他 419 (17.26)21.48
独生子女是 624 (25.71)22.76 4.8360.031否1803 (74.29)18.69
家庭月收入(元)<1000 141 ( 5.81)19.15 21.360 <0.001 1000~2999 671 (27.65)14.31
3000~4999 761 (31.36)20.24
5000~6999 452 (18.62)22.79
≥7000 402 (16.56)24.63
直系亲属患慢性病是1305 (53.77)23.22 21.610 <0.001否1122 (46.23)15.69
健康状况好 343 (14.13)18.66 6.1100.191比较好 990 (40.79)20.00
国外有名医学院一般 946 (38.98)19.24
比较差 130 ( 5.36)26.15
差 18 ( 0.74) 5.56
课堂没有1287 (53.03)18.03 5.0570.028有1140 (46.97)21.67
表4 被调查医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变量系数标准误差Wald χ2P值OR值95%CI 常数项-1.9430.41122.293<0.0010.143
生源地-0.2640.123 4.628 0.0310.7680.603~0.977年级 0.2990.04445.952<0.001 1.348 1.236~1.470专业
临床医学a)
预防医学-0.3880.140 7.706 0.0060.6790.516~0.892 药学-0.3190.156 4.187 0.0410.7270.535~0.987 护理学-0.1500.147 1.046 0.3060.8610.646~1.147母亲文化程度 0.1790.062 8.416 0.004 1.196 1.060~1.350直系亲属患慢性病-0.3420.109 9.901 0.0020.7110.574~0.879课堂 0.2560.107 5.690 0.017 1.292 1.047~1.594注:a)为对照组
是健康素养的一部分,而医学生既是健康知识的接受者,也是健康信息的传播者,其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提升尤为重要[9]。
3.2医学院校学生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研究发现,医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为19.74%,高于2017 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13.39%)[2],也高于山西省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水平(11.72%)[10],这符合医学生作为健康信息易得人的特点[9]。5个维度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中,医学生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素养水平最低(4.00%),与国内类似研究结果一致[10-12]。这与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知识,包括简易养生保健方法、保健穴位判别、艾灸、中药煎煮和服用的注意事项等,这些方法知识的实践性较强,而被调查医学生由于专业限制与这些知识的接触较少有关。被调查医学生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素养水平(23.73%)低于2017 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素养水平(26.15%)[2]。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其内容包括
情志、饮食、运动、起居等,是我国先民在中医传统文化指导下,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通过代代相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6]。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知识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居民生活经验丰富,故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素养水平较高[12]。因此,建议在医学生中开展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和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医学生健康意识,引导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3.3应关注不同因素对医学院校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高于农村学生,这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类似[12-13]。这与农村和城市生活居住环境、风俗习惯、相关健康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及农村地区居民获取中医药知识的渠道和媒介相对较少,农村中医药卫生服务能力偏弱有一定关系[12-13]。被调查医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随着年级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这与国内健康素养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相一致[9],随着年级的升高,医学相关知识的积累增加,从而促进了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提高。预防医学专业、药学专业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低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这与该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有关,使其中医药知识可及性更高,因此,应增加其他专业中医药相关课程设置,让学生理解中医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并将相关理念运用到其未来工作中去[14]。母亲文化程度越高的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越高,这与刘虹伶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医学生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不仅仅与学校教育、生活条件、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因素等有关,也与从小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直系亲属患慢性病的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高于直系亲属未患慢性病的学生,这与陈怡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慢性病患者往往对于中医药养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