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进展 2008,16(1):114~123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国外自我表露研究述评*
蒋索1,2邹泓2胡茜3
(1温州医学院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心理系,温州 325035)
(2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3温州医学院外国语学院,温州 325035)
摘要自我表露是社会心理学、临床咨询和的重要概念之一。主要介绍了自我表露的概念,静态的现象或动态的过程;描述性与评价性自我表露或正向与负向自我表露类型;自我表露的功能;社会渗透理论、压抑理论、沟通隐私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及主要测量方法。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主题、目标人、性别差异及自我表露与孤独感、亲密友谊的关系等方面,AIDS/HIV表露、儿童性侵犯表露、情绪表露和创伤表露等现实社会问题的表露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焦点。扩展自我表露的概念,进一步深入研究青少年自我表露以及完善和发展自我表露的研究工具是未来的研究趋向。
关键词自我表露,AIDS/HIV表露,儿童性侵犯表露,情绪表露,创伤表露。
分类号 B849;C91
1引言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是个体对他人表达情感、想法与观点的窗口。国外有关自我表露的研究,尤其是成人的相关研究已相当广泛和深入。国内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正在逐渐兴起。自我表露最先是由Jourard(1958)提出、界定并开展发展性研究的。他最早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人将有关自己的信息表露给目标人(将个人信息与其进行交流的人)[1]。后来他在《透明的自我》(The Transparent Self)一书中将其界定为,告诉另外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秘密的想法和感受的过程[2]。此后,自我表露受到了社会心理学家、人际沟通学者和临床咨询师、者等多学科多领域研究者的关注,被予以不同的界定和研究。本文试图对国外有关自我表露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主要介绍了自我表露的界定、类型、功能、相关理论观点、测量方法和研究焦点,并提出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2 自我表露的界定
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自我表露进行了界定,主要持两种观点:一种是把自我表露看成是静态的现象,认为是个体、关系特质或行为事件[1,3~5];而
收稿日期:2007-04-26
*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XLX001)。通讯作者:邹泓,E-mail: hongz@bnu.edu 另一种是把自我表露看成是动态的交互作用过程[6,7]。现在普遍认为自我表露最为经典的定义是个体口头将自己的信息(包括思想、感受和经历)表露给他人,在亲密关系的发展和维持上起主要作用[8]。
2.1 自我表露是稳定的个体或关系特质
早期理论和研究把自我表露看成是一种人格特质。Jourard(1971)认为自我表露是健康人格的前提和表现[2]。Cline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体的一种意愿或能力[9]。与此观点密切相关的是把自我表露看成是一种关系特质,如研究自我表露与关系满意度、关系维持时间等之间的关系[9]。
2.2 自我表露是行为事件
Cline也认为自我表露是一种信息传递行为或事件[9]。持这种观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的表露信息和行为上,典型研究变量包括表露的亲密性、数量和适应性等。Jourard(1968)认为自我表露不仅是向对方呈现真实自我,而且是人们表达与创造亲密和爱的方式[10]。
2.3 自我表露是交互作用过程
Yalom(1985)认为,自我表露总是一种人际交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不是表露给对方什么,
而是在这个关系情境下进行表露……更重要的是表露会使与他人的关系变得更丰富、深入和复杂[11]。把自我表露看成是交互作用过程,具有以下特征:首先,自我表露是双向、持续的循环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独事件;第二,自我表露是情境性的,情境
第16卷第1期国外自我表露研究述评-115-
会影响自我表露的过程;第三,自我表露过程中的所有成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9]。
3 自我表露的类型
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自我表露的类型做了划分,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
3.1 描述性(descriptive)自我表露和评价性(evaluative)自我表露
Delerga和Margulis(1983)把自我表露分为两种类型:描述性自我表露和评价性自我表露[12]。描述性自我表露主要指对事实性信息的表露,包括有关个人的思想、经历等;评价性自我表露指个人对自己的感受、评价或判断的自我表露,包括自我评价、内心感受等。
3.2 正向的自我表露(positive self-disclosure)和负向的自我表露(negative self-disclosure)
DeVito(1998)根据自我表露内容的性质,将自我表露分为正向的自我表露和负向的自我表露[13]。正向的自我表露主要指表露的内容是有关个人积极正向的,不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的;负向的自我表露主要指表露的内容是个人试图隐瞒的或不愿表露的,会对自己的形象产生不良影响的。那些积极自我表露的人会对个体形成更大的吸引力,尤其在关系发展的初始阶段[13]。一般正向自我表露在交往初期较多,随着关系的深入,负向的自我表露可能会增多[14,15]。负向的自我表露处理不当有可能导致关系的恶化或中断[16]。
4 自我表露的相关理论观点
4.1 社会渗透(social penetration)理论
社会渗透理论认为自我表露是一种社会交换的基本形式,随着关系的发展,这种交换会变得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自我表露的形式会随着关系的状态而改变,在最初的关系中,人们倾向于一方面保持比较亲密的程度,一方面对彼此的吐露进行“交换”;然而一旦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严格的“交换”便较少发生了[15]。社会渗透理论描述了亲密关系的形成、保持和结束,认为自我表露是亲密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Hendrick(1981)认为社会渗透理论为探索人与人关系中的自我表露模式提供了一个框架[17]。
4.2 压抑(inhibition)理论
压抑理论认为无法面对创伤性事件会导致不良的健康状况,其核心观点是压抑思想、感受和行为是一个消耗生理能量的主动过程,当个体长期压抑他们谈论或思考创伤性经历的意愿时,累积的压力会施加在个体身上,最终导致个体对心身疾病的易感性增加[18]。压抑理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与过去创伤性经历相关的表露可以降低不健康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4.3 沟通隐私管理(communication privacy management, CPM)理论
沟通隐私管理理论为理解沟通时个体在决定是否或如何表露隐私时产生的紧张压力提供了一个有效框架。CPM用可渗透可伸缩的界限作比喻来区分隐私和公开之间的关系[19]。根据CPM,这些界限的渗透性是变化的,从相对易渗透(如,个体可通过此界限表露大量的隐私)到相对不易渗透性(如,个体严格保密)[20]。个体通过使用一种隐私管理原则系统来控制他们隐私界性的可渗透性。该系统由界限接近原则(如,关于何时分享隐私的原则)和界限保护原则(如,何时不分享隐私的原则)组成[20]。根据CPM,表露隐私后可能使人感到脆弱。因此,个体通过构建沟通隐私界限来控制表露隐私后可能带来的危险。人们权衡界限,在隐私和公开、距离和亲密、自主和独立之间寻一种平衡。
4.4 与孤独感相关的理论
Sullivan,Erickson, Rogers和Jourard提出了有关自我表露与孤独感关系的理论观点。
Sullivan(1953)认为人们有亲密的需要,并且把与他人高度发展的亲密看作是“满足生活的主要来源”,而且他还认为“前青年期最需要亲密的交流,这种交流与满足和安全感有关”[21]。Sullivan 强调同伴团体的重要性并提出同伴关系中自我表露的重要作用。根据Sullivan的观点,理想的同伴团体是以亲密的自我表露为特征的。同伴关系满足了儿童和青少年期的亲密需要,为成年期低水平的不安全感和孤独感奠定了基础[22]。Erikson(1963)提出在亲密能力获得之前必须获得自我认同感,自我认同感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个人的自我认同与他人相融合[23]。有了自我认同感,就不会害怕在亲密关系中丧失自我。如果由于害怕丧失自我而避免亲密,那么个体就会体验到深深的孤立感和随之而来的自我专注,那就是孤独。尽管Erikson并没有使用“孤独感”或“自我表露”,但他似乎已提出了自我表露导致自我认同的确立,从而使得亲密发展,避免了孤独发生的因果关系[22]。Rogers强调孤独感和自我表露的关系并认为自我表露之后来自对方的关爱、
-116- 心理科学进展 2008年
接受会减轻个体的孤独感[22]。Jourard(1968)认为一个健康的、社会适应的人是相对高自我表露的,拥有健康人格的人会到爱和友谊,可以使自己从每个人都会曾体验到的孤独感中脱离出来[10]。
5 自我表露的功能
研究表明自我表露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7,16,24,25]。自我表露能增进个体的自我认识,有助于问题的
解决,促进与他人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还有益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5.1 增进自我认识
Jourard(1971)认为自我表露是健康人格的必备前提条件[2]。他认为一个从不对重要他人表露自己重要信息的个体就无法从他人那里得到反馈和建议,不表露者无法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自己,不仅他人无法了解他的需要和感受,他自己也无法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和感受。通过自我表露,人们可以获得自我澄清(self-clarification),因为在向对方表露自己的观点、想法、态度和感受的同时会使自己感到明了。通过自我表露也可获得自我认同,因为在与他人分享信息时会引出他人对自己的反馈,因此通过自我表露个体可对自己有新的更深入的认识。
5.2 有助于问题解决
人们会发现仅仅是大声地将问题说出来就有利于解决问题,到对问题或令人担忧的事情的有效解决方法[16]。Cherry(1991)认为在自我表露后经常会伴随着对自己问题尤其是内疚感处理能力的提高,一旦人们开始表露自己的经历,一般会意识到原来事件并没有原先想象的那么糟糕、令人郁闷或难为情,从而增强对生活的控制感[13]。
5.3 促进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自我表露有利于亲密关系的形成和发展[4,7]。自我表露是关系满意度和关系质量的一个有效预测因子[26,27]。通过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获得人际支持,而人际支持对处理压力事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是非常有利的。有关自我表露与孤独感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对同伴适宜的自我表露与较低的孤独感相联系[25,27,28]。
5.4 有益于生理和心理健康
自我表露对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咨询和方面。过去几十年的研究已表明,坦白和表露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有益的[2,11,16]。流行病学和免疫学研究发现,不仅是特定的病因而且心理社会因素也会影响人体器官对疾病的易感性[25]。一些研究证实,回避情感表露与严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有关[16,29]。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个体有时会回避自我表露,正如前面相关的自我表露理论所提及的个体在决定是否表露这些信息时会考虑危险和代价,包括个人危险和关系危险。Derlega(1987)将这些危险分为几类:被拒绝;发现对方对建立亲密关系不感兴趣;表露的信息被对方用来在关系中获得控制或权力;对方将表露的信息传播出去;混淆个人界限;信息的互惠失衡[27]。DeVito(1998)将自我表露的危险归为个人危险、关系危险和职业危险[13]。Kowalski (1999)将自我表露的危险归为:人际代价;产生不期望的印象;自我感知的改变;情感调节;界限调节;自我表露的道德两难[11]。这些学者对自
国外有名医学院我表露消极结果的分类虽有差异但有交叉重合,在个人因素方面最重要的危险就是导致被对方拒绝。有时候这种对被拒绝的害怕和担忧是不合逻辑或夸大的,但有时候这种危险的确是存在的。
6 自我表露的测量
自我表露研究主要有采用以下几种测量方法:自我报告法、观察法和实验法。
6.1 自我报告法
自我报告法在自我表露研究中使用最多,主要包括问卷法、访谈法、日志和交互作用法。Buhrmester和Prager(1994)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回顾了相关的50篇自我表露文献,发现在这50篇研究报告中,有43篇采用的是回溯性的自我报告评定法,1篇采用日志法,只有5篇采用直接的行为观察法[30]。
6.1.1问卷法
自我表露问卷主要有Jourard(1971)的Self- Disclosure Questionnaire(JSDQ)、Chelune(1976)的Self-Disclosure Situation Survey(SDSS)和Miller 等人(1983)的Miller Topics Inventory(MTI)。
JSDQ有不同的版本,各个版本的项目数量从15~60道不等。JSDQ被广泛用于测查自我表露的个体差
异[3]。JSDQ按照生活主题把问卷内容分为观点态度、兴趣爱好、金钱、工作(或学习)、个性和身体等六个维度。60个项目的版本每个维度由10个项目组成,要求被试报告在每个题目上对不同的目标人(母亲、父亲、最好的同性朋友和最好的异性朋友)的表露程度,0—表示不向他人表露;1—表示向他人说了一些;2—表示非常详细地告诉他人;
第16卷第1期国外自我表露研究述评-117-
X—表示对他人说谎或不正确地表达自己,分别以1、2、3、-1分进入统计。
SDSS是Chelune基于自己提出的自我表露适宜性(self-disclosure flexibility)概念编制的。自我表露适宜性指个体辨别不同的情境进行相适宜的表露的能力[31]。Chelune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体与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28]。SDSS由20个不同情境的问题组成,要求被试在6点量表上报告,想象自己在这样的情境下(如,与家庭成员一起吃饭;在相亲的时候)对特定的目标人(一个朋友、许多朋友、一个陌生人、许多陌生人)表露意愿的程度,0—表示你只愿意稍微表露一下某些主题;5—表示你愿意具体地表露个人信息让对方了解你。自我表露适宜性的得分通过计算20道题目的平均标准差获得。
MTI是Miller, Berg和Archer设计的。该问卷包括8个项目,要求被试在7点量表上报告对同性朋友在各个题目上表露的程度,从“1”几乎不表露到“7”完全充分表露。项目内容包括我的个人习惯;我做的自己感到羞愧的事情;我最深的情感等;6.1.2 访谈法
自我报告的资料也可通过面对面或电话的访谈方式获得。Howe, Bukowski等人(2000)使用半结构访谈法研究青少年早期兄弟妹的自我表露状况[32]。此研究对每个儿童进行了10~15分钟的访谈,问了20个开放性的题目。题目涉及与兄弟妹、父母和朋友自我表露的实质、兄弟妹的关系质量等。
6.1.3 日志法和交互作用记录法(Interaction Record)
日志法就是要求被试在研究的特定一段时期内记下每天发生的与研究内容相关的事件信息。交互作用记录法要求被试记下特定时期内发生的交往的时间、持续的时间、共同交往的人数、交往对象的性别、交往中或交往后的感受等等。在此将日志法与交互作用记录法归纳在一起是由于在自我表露研究中使用的交互作用记录法一般都是对及时事件(event-contigent)的记录——它要求被试在事件发生后就报告记下,而不是让被试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再回忆记下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交互作用事件。强调及时性的交互作用记录法与日志法是相似的。交互作用记录法使用的前提假设是认为人们可以监控自己的生活[33]。
Howe, Bukowski等人(2000)的研究也使用了日志法,要求儿童在14天里每天通过回答有关兄弟妹交往情况的21个问题(如,在学校或家里的积极体验;助人行为;分享彼此的感受)完成日志[32]。Laurenceau,Barrett和Pietromonaco(1998)使用交互作用记录法来研究自我表露、目标人表露和感知到的目标人反应在人际亲密中的重要性[7]。该研究使用交互作用记录法中的RIR(the Rochester I
nteraction Record)技术,要求被试在每一次交往后立即提供详细的有关他们的表露程度、对目标人表露的感知、感知到的目标人的反应程度和亲密的感受。RIR有标准化的格式来记录每次持续至少10分钟的社会交往,内容涉及交往的时间、地点、长度、参加的人、性别;个体与他人的亲密性、表露的水平和质量、交往的满意度、交往的发起和影响者;交往的性质等。
6.2 观察法
观察法在自我表露研究中的运用主要是实验室观察法,研究者运用录像、录音等把表露的过程记录下来,然后使用具体的编码系统转录。根据被试彼此是否熟悉分为两种:一种是被请到实验室里的被试是彼此熟悉的[26,34,35];另一种是在表露情境中既有熟人(朋友、配偶等),又有陌生人[35]。研究者观察其表露的内容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让被试就给定的主题进行表露[26],另一种是让他们即兴发挥,随意表露,主题不受限制[34]。
新近出现了一种新的编码分析技术——社会关系分析技术,由Kenny等人开创。利用社会关系分析技术,研究者可考查行动者(表露者)、对方(目标人)和自我表露过程中双方的关系效应。研究者使用社会关系分析技术可以得出在自我表露过程中不受对方和情境影响的变量数量,评估自我表露中分别有多少变量归于行动者、对方及双方关系。稳定的行动者变量意味着个体的自我表露水平对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情境中都是一致的,稳定的对方变量表明个体引发对方自我表露的能力不随对方和情
境而变化,显著的关系变量表明每个表露者对不同对象的自我表露存在独特的调节效应,具有跨情境性[36]。社会关系分析可用来测查自我表露的互惠性。与以往求双方表露水平的相关来研究自我表露的互惠性相比,使用关系效应的相关来评估自我表露的互惠性的社会关系分析不会混淆自我表露的基率(如总体上个体表露和引出对方表露各多少),因为以往求得的双方的自我表露相似或匹配可能是因为双方表露水平相当,也可能由于其中一方同时是
-118- 心理科学进展 2008年
一个高表露者和高开放者(指能引出对方高表露的个体)。
6.3 实验法
实验法在情绪表露(emotional disclosure)和创伤表露(disclosure of traumas)研究中运用较多。最著名且影响最深远的是Pennebaker的结构化的书写表露范式(written disclosure paradigm)。Pennebaker 范式,一般要求被试连续3~4天每天书写15~20分钟[18,37~39]。被试被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被试被要求写下他们对自己的情感事件、创伤性事件或非常重要的个人问题的看法和感受,且进一步要求被试释放或宣泄,探索最深刻的认知和情感,毫无顾忌地表露;控制组被试被要求只书写出有关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一些事件,不能涉及个人的主观感受[40]。
7 自我表露的研究焦点
有关自我表露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方面,如主题、目标人、互惠性、性别差异、人格特质、及自我表露与亲密关系、孤独感的关系等。近年来,现实社会问题的表露研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AIDS/HIV的表露、儿童性侵犯表露、情绪表露和创伤表露等。
7.1 自我表露的主题
自我表露的主题可以是有关自己的浅层的表面信息,也可以涉及个人非常重要、秘密的部分;自我表露可以是表露自己体验到的积极情绪情感或自己经历的正向事件,也可以是对自己一般情况下不愿提及或社会不期待不赞许的事件或主题的表露。总而言之,表露的主题会涉及不同的广度和深度,某些主题更可能也更容易表露。Jourard的自我表露问卷(JSDQ)涉及了观点态度、兴趣爱好、工作(或学习)、金钱、个性和身体6个主题维度。Shechtman 和Vurembrand(1996)测查了少年儿童自我表露的8个方面主题,包括家、朋友、自我、违纪、自己行为的评价、情感表达、活动、态度[34]。Papini,Farmer等人(1990)重点调查了174名12~15岁的青少年对父母和朋友情绪方面的自我表露,主题包括沮丧、快乐、嫉妒、焦虑、愤怒、平静、冷漠和恐惧[41]。
7.2 自我表露的目标人
自我表露的目标人主要包括父母、兄弟妹、配偶、亲密朋友及陌生人。目标人或表露者与目标人之间的关系会影响个体表露水平、频次和可能性[27]。许多研究表明人们更愿意对他们喜爱的或亲密
的人——父母、配偶或亲密朋友等表露,人们更倾向于对他们认为善解人意、热情的人表露[13,24]。7.3 自我表露的互惠性
自我表露的互惠性是影响自我表露的一个重要的情境因素。Jourard(1971)最早提出自我表露是互惠的观点,他使用“双向影响”(dyadic effect)来描述“表露引起表露”的观点[2]。Dindia和Allen (1992)对自我表露互惠性的研究进行元分析,结果证实存在自我表露的互惠性[43]。有关互惠性的研究结果是到目前为止自我表露文献中最一致的部分。研究者们指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自我表露亲密性的最好预测因子是他从对方那里得到的自我表露的亲密性[27]。研究者提出三种不同的解释观点:第一种解释基于信任-喜爱观点,认为从表露者那里获得的亲密表露信息会增加对表露者的喜爱和信任;第二种解释强调社会规范的影响,认为社会规范与公平理论相似,在人们获得他人的表露信息时要反馈相当的信息;第三种解释认为表露的互惠性仅仅是听者模仿的结果[27]。
7.4 自我表露与性别
尽管有关自我表露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不是很一致[43],但大多数研究仍表明自我表露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更愿意自我表露[30,41,44]。
Jourard早期的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表露得多[1,2]。Jourard将这种差异归因于性别角,尤其是男
性性别角:“男性角要求男性表现得坚强、客观、努力、有成就、不敏感和情绪不外露……这些男性角和男性自我结构不允许他们向自己或他人承认或表露自己内心整个体验的广度和深度。看起来男性被迫对自己和他人隐藏许多真我。”[2]。
Dindia和Allen(1992)对205篇自我表露的相关研究报告的元分析表明女性比男性往往有更高频率的表露,尽管效应范围很小(d=0.18)。然而一些情境变量,如目标人性别和与目标人的关系对自我表露的性别效应起调节作用。性别差异在同性伙伴的自我表露中更显著,也就是说女性对女性的自我表露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对男性的自我表露水平。当目标人与表露者有关系时(如朋友、父母或配偶),女性都比男性表露得多。当目标人是陌生人,男性与女性表露相当。[42]
7.5 自我表露与人格特质
Jourard将自我表露看作是健康人格的标志和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