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侣
2022.04
人生视界
2022年春天,开年大戏《人世间》大火,引发观众热议,小说原著梁晓声也引起人们关注,梁晓声身后的贤内助焦丹,也从幕后被推到了前台。在梁晓声一无所有时,焦丹与他结婚。贤惠的焦丹爱丈夫、爱公婆,也爱丈夫的兄弟妹。她与梁晓声的爱情、亲情,家事、情事催人泪下……
相亲屡遭失败,
唯一没被吓退的是焦丹
梁晓声1949年出生在哈尔滨道里区,家里有5个孩子,梁晓声上有一
个哥哥,
时一家人住在阴暗潮湿的小屋里。
1968
“上山下乡”
地报了名,
虽然很苦,
家用。
梁晓声读过不少书:黑》……在兵团里,
才了。兵团总部每两年会举办一次文学创作学习班,
到集子里,
导》也被收录在内,
变了他的命运。
1974
招生,中文系创作专业总共就两个名额,招生办的老师翻阅了所有的作品后,对这篇
样,梁晓声被推荐到复旦大学中文系读书。
毕业后,
电影制片厂文学部,
编辑,在一间
《人世间》原著梁晓声:妻子焦丹让我比
梁晓声
梁晓声一家三口
伴侣
2022.04
声的眼睛湿润了。
出生于北京的焦丹比梁晓声小6岁,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家境优越。按
说焦丹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越是这样,梁晓声心里越感到不安。他认真地对焦丹说,因为生活拮据,加上经常
熬夜看书写作,自己还患过肝病、胃
病,出现过心脏早搏,劝她要考虑清
楚,免得将来后悔。
焦丹却铁了心要跟梁晓声在一
起,觉得两人在一起,物质不是最重要
的,精神上的充实才更幸福。她目光
坚定地看着梁晓声说:“我不是一时冲
动,我喜欢你的才华与善良,更看重你
的责任与担当。放心,我不后悔!”
在双方父母的支持下,1982年5
月,他们相识10个月后在北京登记
结婚。
从一个人到一个家,
他比“周秉昆”更幸运
两人没办婚礼,更没有二室一厅,领完结婚证后,焦丹拎着3个包,坐公交车来到了梁晓声的单身宿舍,这里就是他们的婚房。门外的走廊,就是自家的炉灶。从此,焦丹就张罗着一日三餐。考虑到梁晓声病弱的身体,焦丹总是想方设法为丈夫调制香味俱全的饭菜。哪知,叮叮当当的做饭声,一连持续了50多分钟,这令正在潜心写作的梁晓声有些烦躁。他冲着妻子发脾气,焦丹委屈地解释:“你以前过得太苦了,我只想让你吃得好点。”
梁晓声知道自己错怪了妻子,但他还是要求:“每日饭菜不必讲究,能吃饱就行,我一个穷孩子,哪有那么挑剔?”话虽这么说,但焦丹还是尽力为他搭配营养可口的饭菜,只是时间缩短到十多分钟。
也许就是在妻子的爱和可口饭菜的滋养下,梁晓声写出了《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并获得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梁晓声一举成名。1983年,焦丹诞下儿子梁爽。为不影响丈夫写作,
她做完饭后,就会抱着儿子去院子里转悠。晚上等儿子睡
着后,再抱着小家伙回家。
焦丹在家里与儿子说话也尽量压
低声音,走路、做家务都轻手轻脚的。
看着妻儿小心翼翼的样子,梁晓声愧
疚极了,焦丹却安慰他说:“想报答我
们,就赶快写出好的作品来,也让我们
沾沾光。”妻子的付出和辛苦,梁晓声
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唯有用一部
部好作品回馈妻子。
1984年,梁晓声的中篇小说《今夜
有暴风雪》,短篇小说《父亲》,相继获
得全国大奖,媒体将1984年称为“梁晓
声年”。北影厂为激励梁晓声,为他分
配了筒子楼里一个13平方米的房子,与邻居们共用厨房、卫生间。条件虽然简陋,但焦丹却很知足,毕竟有了自己的家啊!
成名后的梁晓声,工作更加忙碌。除了要为单位创作电影剧本,还要写小说,压力很大。因此繁杂的家务都落在了焦丹头上,一个人带孩子,手脚
忙得不得闲。1986年,梁晓声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创作长篇小说《雪城》,整整5天没回家。焦丹和儿子相继感冒发烧,这天,有一位记者要采访梁晓声,一路打听到他家。记者没想到梁晓声的家如此简陋,大吃一惊。他与焦丹聊了一会儿后,就去单位梁晓声。焦丹
央求他不要将自己和儿子生病的事告诉丈夫,但这名记者见到梁晓声后,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
梁晓声意识到自己对家庭和妻儿疏忽了,赶紧跑回家,将焦丹母子送到社区医院。回家后,他又笨手笨脚地给母子俩做了两碗西红柿鸡蛋面。这是婚后焦丹第一次吃到丈夫做的饭,虽然味道不怎么好,但她却吃得很开心。
不久,远在哈尔滨的公公又得病了,到北京寻医问药。焦丹干脆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她每天踩着三轮车送公公去医院看病。要知道,焦丹从小家境优越,哪里吃过这般苦?但为了丈夫无后顾之忧,她也是拼了。
公公婆婆在北京生活两年,焦丹和丈夫将床铺让给他们住,自己经常带儿子回娘家住,有时还和丈夫住到办公室。
1988年,公公身体康复,深知儿媳的不易,就和老伴回到了哈尔滨。临走时,公婆实感儿媳的孝顺,拉住焦丹的手,热泪盈眶地说:“我们能做你的公公婆婆,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焦丹也与老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含泪说:“以后要常来北京,有什么事给我们打电话。晓声走不开,我有时间处理。”
上世纪九十年代,梁晓声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下岗了,有人劝他与黑龙江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给弟弟妹妹安排一份工作。梁晓声却抹不开这个面子,再说他只是一个作家,即便人也不一定管用。但他想给弟弟妹妹一些实际性的帮助。
为了帮助家人,焦丹总是作为大总管,梁晓声工作忙,她就经常跑邮局。这个月把钱寄给公婆,下个月又寄给小叔子、小姑子。梁晓声每年光资助家里的钱就高达4万元。夫妻俩的工资都不高,
这些钱都是梁晓声写
伴侣
2022.04
人生视界
小说挣的稿费。4万元在当时可是一笔大数目!时间一长,邮局的工作人员都夸焦丹“既是百里挑一好儿媳,又是好嫂子”。焦丹说,对老人尽孝,责无旁贷;而对手足尽力,也是兄嫂的一片真情嘛!
妻子对家人的好,梁晓声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时他会对朋友们说:“焦丹不但对我好,对我的家人也好,我很感激她,这不是一般女人能做到的。”对此,焦丹很坦然:“接受一个男人,就要接受他的家庭,人心都是肉长的。爱丈夫,就要爱他的家人,就这么简单。”焦丹算是活得通透的女子,深谙生活的真谛!
甘做丈夫身后的“定海神针”
很少有人知道,因为家庭负担重,梁晓声连过春节都在写作。他在生活中很无趣,最多就是到公园逛逛。焦丹婚前是个活泼开朗的姑娘,与梁晓声结婚后,她完全被丈夫改变了。梁晓声生活节俭,受丈夫影响,一家3口的衣服鞋子都是焦丹从早市上买来的。
焦丹对婆家很大方,但对娘家却有些抠门。有时过年,梁晓声说要给岳父母500元,焦丹却只给300元。梁晓声过意不去,焦丹说:“我父母退休金比较高,够他们生活了。”妻子的贤惠让梁晓声很感动。
2000年初,房价比较低,焦丹与丈夫将家中积蓄全部取出,在北京西三旗买了一套房子。几年后,梁晓声的父母相继离世,而患有精神病的大哥没有结婚成家,一直跟随父母生活。如今父母走了,大哥
失去了依靠。梁晓声与妻子商量,说想将大哥接到北京生活。焦丹二话没说就和丈夫赶到哈尔滨,将大哥接回家。
为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大哥,两人商议后将刚刚拿到手的新房给了大哥,他们继续住在13平方米的筒子楼
里。令焦丹没想到的是,大哥一直是
梁晓声的偶像。他一直都是学校的尖
子生,后来放弃了几所保送的好大学
后,考上了唐山铁道学院,那是母亲的
愿望,她认为如果大儿子以后成为了
铁道工程师,一家人就会住上漂亮的
铁路员工房。没想到进入大学后,因
为家庭贫困,父亲曾大半年没能给他
寄钱,他没法生活,在学校备受冷落,
结果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被迫退学。
每年焦丹与丈夫仅为大哥治病就
要花三四万元。大哥胃口不好,焦丹
就在饮食上花费了大量心思,变着花
样给他做有营养的饭菜,在焦丹和梁
晓声的呵护下,2011年大哥的病情大
为好转。
这时梁晓声的儿子梁爽,已经从
北京联合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在北
京一家IT公司上班,收入颇丰。梁爽
人世间周秉昆的结局
孝顺懂事,经常将工资交给母亲补贴
家用。他还经常给伯父买羽绒服、运
动鞋等。
每年春节,梁晓声都让弟弟妹妹
来北京过年。焦丹总是提前两天准备
年夜饭,几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的。
2017年除夕之夜,大家围坐在一起吃
团圆饭时,梁晓声看着焦丹因操持家
务变得粗糙的手,哽咽着说:“父母在,
人生尚有来处;父母走了,人生只剩归
途。很多兄弟妹在父母去世后,就
变成了亲戚,很少来往。我们这个大
家庭兄弟妹关系融洽,主要是你嫂
子的功劳。”焦丹说:“大哥身体不太
好,你要代替大哥行使长兄如父的职
责,将兄弟妹粘合在一起。”
好的家风能够传承,焦丹的贤惠
和善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子。
梁爽对女友的要求,就是要像妈妈一
样贤惠。2019年,梁爽结婚,妻子不仅
能干贤淑,将自己的小家庭打理得妥
妥当当,还孝顺公婆,两代人的生活幸
福和谐。
2019年7月,梁晓声的《人世间》
荣获第二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同年8
月,又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这也是
文学界对他的最大肯定。
2022年春天,开年大戏《人世间》
播出后大火,还多次登上热搜,引发观
众热议,梁晓声也因此引起人们的关
注。其实周家老老小小的故事,大多
都是梁晓声一家人的真实经历。
有趣的是,电视剧中周秉昆在法
庭上那场戏中,梁晓声第一次入镜客
串饰演一位法官。眼尖的观众纷纷发
弹幕捧场:“梁老师演得真不错!”
提起这件事,梁晓声调侃说自己
完全就是被“”了。有一次他去剧
组探班,刚好第二天要拍这场戏,导演
李路对法官的形象不满意,闷闷不乐
地吃着饺子,眼睛瞟到旁边的梁晓声
时忽然放了光:“要不梁老师试试?”梁
晓声吓了一跳,断然说这绝对不考虑。
李路吞下了最后一个饺子,起身
给了他一份台词后转头就走,临了还
特意嘱咐副导演:“这事儿就这么定
了。”虽然跟这一行打交道20多年,但
梁晓声还是紧张到一整晚没睡着。
第二天他被“架”上了“法庭”,看
到周秉昆垂头丧气,一脸愁苦的样子,
梁晓声瞬间红了眼眶。盯着屏幕的李
路叹了口气,法官都这么感性了?这
场只有几句台词的戏,梁晓声拍了整
整一天。因为梁晓声的一辈子,就是
一部《人世间》!
如今,已经73岁的梁晓声,依然笔
耕不辍。焦丹也67岁了,但还是一如
既往地给丈夫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做
他身后的“定海神针”,让梁晓声一心
一意地进行创作。
日子飘忽,回头一望,夫妻俩牵手
已40年,相看两不厌,如此甚好……
责编/伊和和
E-mai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