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半夜、午时三刻,你知道是现在的几点吗?
三更半夜、午时三刻,你知道是现在的⼏点吗?
三更半夜、午时三刻……你知道是现在的⼏点吗?追剧穿越⾄古代? 那你最起码得先学会个
本领——分辨时间。以免到时听到“三更半夜、午时三刻”仍⼀脸懵……那就尴尬啦!其实,古代
的计量,⽐你想象的更贴近⽣活!
依据时、分、秒,就把⼀天24⼩时分清楚了,这种计时⽅法是实⽤的“舶来品”。在古代,我们也
有⾃⼰的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时亦指时⾠,古时⼀天分12个时⾠,采⽤地⽀作为时⾠名称,兼有古代的习惯称法。依次是:
⼦、丑、寅、卯、⾠、巳、午、未、申、⾣、戌、亥。
顾炎武《⽇知录》载:“⾃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分为⼗⼆时,盖不知始于何⼈,⽽⾄
今遵⽽不废……⽈夜半者即今之所谓⼦时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出者卯也,⾷时者
⾠也,隅中者巳也,⽇中者午也,⽇昳者未也,哺时者申也,⽇⼊者⾣也,黄昏者戌也,⼈定
者亥也。⼀⽇分为⼗⼆,始见于此。”
⾃北宋始,每个时⾠分为“初”、“正”两部分,将⼗⼆个时⾠为⼆⼗四部分。接下来给⼤家分别列
出⼗⼆时称的对应时间表:
⼦时23:00 – 01:00⼦初23:00夜半⼜名⼦夜、中夜,⼗⼆时⾠的第⼀个时⾠
⼦正00:00
丑时01:00 – 03:00丑初01:00鸡鸣⼜名荒鸡
丑正02:00
寅时03:00 – 05:00寅初03:00平旦
⼜称黎明、早晨、⽇旦等,夜与⽇
的交替之际
寅正04:00
卯时05:00 – 07:00卯初05:00⽇出
⼜名⽇始、破晓、旭⽇等,指太阳刚
升起的时间
卯正06:00
⾠时07:00 – 09:00⾠初07:00⾷时
⼜名早⾷等,古⼈“朝⾷”,即吃早饭时间
⾠正08:00
巳时09:00 – 11:00巳初09:00隅中⼜名⽇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
巳正10:00
午时11:00 – 13:00午初11:00⽇中⼜名⽇正、中午等
午正12:00
未时13:00 – 15:00未初13:00⽇昳⼜名⽇跌、⽇央等,太阳偏西
未正14:00辰时是几点到几点
申时15:00 – 17:00申初15:00哺时⼜名⽇铺、⼣⾷等
申正16:00
⾣时17:00 – 19:00⾣初17:00⽇⼊
⼜名⽇落、⽇沉、傍晚;太阳落⼭的时候
⾣正18:00
戌时19:00 – 21:00戌初19:00黄昏
⼜名⽇⼣、⽇暮、⽇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天将⿊未⿊,⼜称黄昏
戌正20:00
亥时21:00 – 23:00亥初21:00⼈定
⼜名定昏等,此时夜⾊已深,⼈定即⼈静
亥正22:00
漏刻是古代最重要的计时⼯具。漏,指漏壶;刻,指箭刻,即由漏壶⽔⾯的⾼低,通过箭刻的标度⽶标来标⽰时间。
古代使⽤漏壶计时。最初,⼈们发现陶器中的⽔会从裂缝中⼀滴⼀滴地漏出来,于是专门制造出⼀种留有⼩孔的漏壶,把⽔注⼊漏壶内,⽔便从壶孔中流出来,另外再⽤⼀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在这个容器内有⼀根刻有标记的箭杆,⽤⼀个⽵⽚或⽊块托着箭杆浮在⽔⾯上,容器盖的中⼼开⼀个⼩孔,箭杆从盖孔中穿出,这个容器叫做“箭壶”。随着箭壶内收集的⽔逐渐增多,⽊块托着箭杆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
漏刻的计时⽅法可分为两类:泄⽔型和受⽔型。漏刻是⼀种独⽴的计时系统,只借
助⽔的运动。后来古⼈发现漏壶内的⽔多时,流⽔较快,⽔少时流⽔就慢,显然会
影响计量时间的精度。于是在漏壶上再加⼀只漏壶,⽔从下⾯漏壶流出去的同时,
上⾯漏壶的⽔即源源不断地补充给下⾯的漏壶,使下⾯漏壶内的⽔均匀地流⼊箭
壶,从⽽取得⽐较精确的时刻。
⼤约西周之前,古⼈就把⼀昼夜均分为100刻,在漏壶箭杆上刻100格。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1刻等于14分24秒。“百刻制”是我国最古⽼、使⽤时间最长的计时制。
圭表是中国最古⽼、结构最简单的⼀种测量⽇影长度的仪器。
到了汉代,在使⽤“百刻制”的同时,⼜采⽤以圭表测量太阳射影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太阳⽅位计时”法。
圭表由两部分组成:⼀是直⽴于平地上的测⽇影的标杆或⽯柱,叫做表;⼀为正南正北⽅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影可以⽤长度单位计量。圭表所测得的每⼀太阳⽅位,渐渐有了⼀个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时⾠的来历。
到了隋唐,“太阳⽅位计时”正式演变为“⼗⼆时⾠计时”。“百刻制”与“⼗⼆时⾠计时”并⽤,使得我国古代的计时制趋于完善。
明末清初,西⽅机械钟表传⼊中国,在采⽤⼗⼆时⾠的同时,也兼⽤⼀天⼆⼗四⼩时的计时法。由于百刻制不能与⼗⼆个时⾠整除,不好计算,⼜先后改为96刻、108刻和120刻。到了清代才正式规定⼀昼夜为96刻,每个时⾠⼋刻,⼜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
⽇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起着圭表中⽴竿的作⽤,因此,晷针⼜叫“表”;⽯制的圆盘叫做“晷⾯”,安放在⽯台上,呈南⾼北低,使晷⾯平⾏于天⾚道⾯,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晷⾯两⾯刻有⼗⼆时⾠,每个时⾠⼜等分为“时初”、“时正”,这正是⼀⽇24⼩时。
午时三刻
常常看电视剧⾥⾯经常说:午时三刻处斩。为什么呢?午时:按上⽂提到的,是⼗⼀点开始;⼀刻等于14分24秒,三刻就等于43分12秒。
午时三刻,按现在的计时⽅法,说的也就是11点43分左右。按阴阳家的说法,此时是⼀天之中阳⽓最盛之时。午时三刻开⼑问斩,因阳⽓最盛,⼈死后的阴⽓会⽴刻消散,罪⼤恶极的犯⼈,被斩后“连⿁都不得做”。罪刑轻者,可在正午或其他时⾠开⼑⾏刑,让其有⿁做。
《晋书·天⽂志》记载东汉张衡(公元78~139)制造浑天仪,在密室中⽤漏⽔驱动,仪器指⽰的星⾠出没时间与天⽂观察的结果相符。仪器上分别装有⽇、⽉两个轮环,⽤⽔轮驱动浑象。浑象每天转⼀周,⽇环转1/365周,仪器还装有两个⽊偶,分别击⿎报刻。
“更”按现在的说法,可以理解成夜班时间表。汉代皇宫中值班⼈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
叫“五更”,也叫作五⿎或五夜。
三更半夜
由此便把⼀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个时⾠。戌时为⼀更,亥时为⼆更,⼦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其对应如下:
⼀更天:戌时 19:00–21:00
⼆更天:亥时 21:00–23:00
三更天:⼦时 23:00–01:00
四更天:丑时 01:00–03:00
五更天:寅时 03:00–05:00
由于古代报更使⽤击⿎⽅式,故⼜以⿎指代更。
《孔雀东南飞》⾥⾯有:“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之句。不仅如此,我们电视⾥常常看到打更⼈拉着个嗓⼦喊“三更已到,⼩⼼⽕烛”;太监们常常跟皇帝⽼⼉说:“已经三更天了,该歇息了,皇上。”说的便是这个。
上⾯说了,古代使⽤滴漏来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更分为五点,这⾥的“点”和我们平常所说的⼋点钟、九点钟含义不同。“⼀更”是现在的2个⼩时,也就是古代的“五点”,所以,古代“⼀点”的时间长度合现在的24分钟。如《西游记》第九回⾥说:“早已⾄五⿎三点,太宗设朝,聚集
两班⽂武官员。”,“五⿎三点”就是指凌晨04:1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