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古牌坊概述
牌坊由棂星门衍变而来,棂星原作灵星,灵星即天田星,为祈求丰年,汉高祖规定祭天先祭灵星。宋代则用祭天的礼仪来尊重孔子,后来又改灵星为棂星。系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开始用于祭天、祀孔。牌坊滥觞于汉阙,成熟于唐、宋,至明、清登峰造极,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或用来标明地名的。另外,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武夷山被誉为“闽邦邹鲁”、“道南理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至今还保存着一些历尽沧桑的古老牌坊。它们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载体,记录着武夷山社会文化的变迁。武夷山牌坊建筑可以从以下几类进行阐释:
一、文庙书院坊
文庙和书院是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其建筑中往往都建有牌坊。武夷山地灵人杰,历代圣哲云集,倡学与创设书院之风长盛不
衰。宋代许多著名学者,如朱熹、陆游、辛弃疾等人都先后来武夷山修筑书院,授徒讲学。南宋时,武夷山境内便新增书院19所,宋至清末,有据可考的书院达48所,密度为全国之最。几经兴废,武夷山境内的书院大部分已毁,但是有的牌坊却留了下来。
1、棂星门:作为牌坊的起源,棂星门是一种最为古老的牌坊形式。在古代,封建王朝重视儒教,建立尊孔制度,兴建文庙。文庙无疑成了传播儒家思想的重要基地,在唐贞观后普及到全国郡县,它在古代地方机构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建筑也表征着一个地方的文治形象。文庙中的棂星门是在明太祖洪武十五年以后出现的,象征祭孔如同尊天,一般将它建在文庙泮地和影壁、泮地和圣门或者是泮地和戟门中间。武夷山文庙的建设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朱熹生前多次垂顾武夷文庙并留下许多圣迹,逝后更赢得了“南方孔子”盛誉并入祀孔庙。武夷山文庙日益荣耀,其建筑的体量与形制愈来愈宏敞、巍峨与华美。但是遗憾的是,武夷山文庙屡建屡毁,现仅存青石浮雕棂星门一座,其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为六柱五开间,宽14.6米,冲天式石质牌坊结构,高7.3米,东向。柱坊间浮雕双龙、麒麟和双狮戏珠、瑞兽祥禽等动物形象,1959年被公布为武夷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规模和精工细琢程度为我省少有。
2、叔圭精舍:武夷山地处闽北,早在东汉已有汉人从浙江和江西进入福建设县。到了宋代,闽北鼎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人才辈出。南宋朱熹热心教育,门徒众多,使闽北武夷山地区成为理学中心。当时书院如林,乃武夷山文化最为繁盛之时。叔圭精舍亦称少微坊,建于宋政和5年(公元1115年)。原坊立于下梅,乾隆年间江氏后人移至九曲云窝,取名为“叔圭精舍”。武夷山籍乡贤江贽(字叔圭)朝廷屡聘入朝为官,江贽三辞不赴。遂赐号少微(文曲星)先生,诏命建石坊以旌表。江贽在此(叔圭隐居之处)著《通鉴详节》,讲学授徒终老,后其侄江德修扩建为“淮阳书院”。清雍正12年(公元1734年),江贽裔孙江睿在淮阳书院旧址修建奉先祠,奉祀江贽、江德伯侄二贤。石坊造型典雅,坊额阴刻“叔圭精舍”,是武夷山风景区内保存最完好的土石碑坊。
二、寿坊
清代陈康祺在《郎潜纪闻》卷一写到:“定例:凡寿民、寿妇年登百岁者,由本省督抚题请恩赏,奉旨给扁建坊,以昭人瑞。”据记载武夷山共有三座百岁坊,分别为下梅百岁坊、五夫张琰百岁坊、城村百岁坊。下梅百岁坊原位于下梅村梅溪溪畔西侧,系直隶赵州分州邹杰为其母所立,历史上该坊宏伟壮丽,坊门朝东,坊门西有游园供人小憩,时被拆
毁,现仅留石拱桥亭一座。据传,五夫张琰百岁坊与城村百岁坊制式相同,可惜时被毁,现遗址上仅剩两块方形长条石,全市仅城村百岁坊保存了下来。
城村百岁坊:位于武夷山市兴田镇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城村,明代城村村民赵西源与其母罗氏孺人都活一百岁。一门五代同堂,轰动朝野。朝廷敕建“百岁坊”一座,由福建籍的一品大员、太子太师左柱国叶向高撰《百岁瑞人赵西源公寿文》;钦差魏督抚送匾,题为“圣世人瑞”;福建巡按李御史、建宁府马太守、建阳县汪君合赠“四朝逸老”匾。现存构架为清乾隆年造,全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一门三楼十二柱,分上中下三层抬梁,双层各为六叠船型,蝶形绘朱斗拱,坊顶四翘为攒尖式楼坊顶,下置双石。飞簷高翘,柱下用木质,檐下施“人”字如意斗拱,两侧龙形甲昂,中立竖形质牌匾一块,凸雕“百岁坊”、“钦命”。整座楼坊均以彩绘,十分壮丽,体现明清建筑风格。
三、节孝坊
节孝坊,作为牌坊中最具历史文化信息的形式,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封建礼制和传统道德观念。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和朱熹的理学思想被地方统治广为采用,武夷山作为朱子理学的摇篮,更加成为大力倡导和推广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典范。封建统治者利用构建贞节牌
坊等建筑,加强对女性思想上的控制。武夷山境内现存3座节孝坊,其中2座工艺精湛、形制优美。
1、连氏节孝坊:建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门楼坊额嵌有“圣旨”、“旌表吏员刘观赐妻监生刘经文母连氏节孝坊”等铭文。面壁浮雕有人物故事,祥禽瑞兽等,形制优美,工艺精湛。内部屋宇梁柱结构,窗花梁托雕刻精巧,为典形清代建筑,又带有明代风格,是研究地方建筑艺术的实物资料。
2、曹墩节孝坊:为清乾隆癸已年间进士布政司彭嘉谦奉旨为表彰其母衷氏玉执冰持四十秋的贞操而建的坊表建筑。坊身坐东北向西南,石构,四方形柱,石面精雕细刻。四柱三间,柱呈方形,均刻铭梁,双重檐,宽5.4米,高7米,上下共分三段。石坊上段,顶部为透雕“二龙戏珠”雕工精湛,两边为浮雕,刻有花卉、人物、日月图案,中携刻楷书“圣旨”二字,字体庄重,边刻“二龙戏珠”与顶部相呼应;中段中间为“节孝坊”石碑,石碑四周均刻有“二龙戏珠”图案,石碑两边竖有对联,对联上下端均刻有花卉图案,下段为底座。
坊 四、标志坊
宋代以前中国封建社会采用里坊作为聚居组织的基本单位,北宋时取消里坊制采用巷坊制,坊巷入口处,叠立坊碑,上书坊名。武夷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处,其分别为五夫镇、城村村和下梅村,皆是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村落。除城村外,五夫镇和下梅村都是巷坊制度在传统村落中广泛利用的缩影。
在下梅村曾有过“五坊七巷”,五坊为下陈坊、少微坊(上文所述之叔圭精舍)、中坑坊、百岁坊、叔圭坊;七巷为达理巷、鸭巷、新街巷、芦下巷、邹家巷、东兴巷和下陈巷。虽然,这些坊、巷今天大都已经成为遗迹,但是从现存的街巷和民居中,依然能够看出当年的巷坊之间纷繁热闹的景象。然五夫镇作为朱子故里,宋代开始兴旺,特别是在南宋后期,胡家、刘家诸贤以及朱熹相继成名之后,更趋于鼎盛。当时已是店铺密布,学者云集。虽经千余年世事沧桑,迄今仍保留着许多明清建筑以及较为完整的巷坊格局。跨街牌坊,至今尚存5座,与其他类别的牌坊相比,作为标志地方街巷名称的牌坊,一般造型较为简朴,跨街耸立,起到划分、界定、标识空间的作用。
1、邹鲁渊源牌坊:为砖砌门楼,较高大,二层牌楼式结构,五夫里巷大体呈南北向经过,大门为方形,门宽约2.3米,高3.8米,墙厚0.4米。门北侧有台阶九级,南侧与七市桥
相连,东西两侧墙体与民居相连,据称其大门之上曾有“邹鲁渊源”木质牌匾,现已不知去向。
2、三市街牌坊:为两层牌砖砌楼式结构,方形门,门宽2.2米,高3米,墙厚0.4米。砖雕较简单,南北两面均有雕饰,南面门脸下部雕饰平铺太阳花,屋檐下方雕饰小朵太阳花,字牌横向阳文行书“三市街”三字。
3、三峰鼎峙牌坊:为两层牌楼式结构,券顶门,门宽约1.8米,门高3米,南北两面大门上方字牌处皆有雕饰字,南侧横向阳文行书“三峰鼎峙”,北侧则为横向阳文行书“紫阳流风”四字,屋檐现装饰琉璃筒瓦、水滴等构件。
4、屏山世泽牌坊:砖砌门楼,较简雅,为一字形墙顶,方形门,门宽1.5米,高2.7米,墙体厚0.4米,大门方向大体东西向,门西面上方石质字牌处,横向阳文行书“屏山世泽”四字。
5、天地钟秀牌坊:为砖砌门楼,为三层牌楼式结构,方形门,门宽1.8米,高约3米,南北两面大门上方字牌处皆有雕饰字,南侧为横向阳文行书“天地钟秀”,余部雕饰较少。
武夷山四类牌坊建筑作为一种历史遗留的实物,从一个侧面形象地展示了我国古代的封建礼制、传统道德观念和建设格局。以牌坊建筑为载体,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功能与价值。武夷山牌坊形象地记载着许多宝贵的历史资料,是史书所不可比拟的。本文仅粗略地将武夷山古牌坊分为四类,并选取其中较具代表性者进行简单的分析,试图展示武夷山古牌坊多样的造型形式,丰富的装饰寓意,表达武夷山古牌坊深厚的文化内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