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代词大全
一、现代汉语--代词
| |||||||||||||||||||||||||||||||||||||||||||||||||||||||||||||||||||||||||||||||||||||||||
二、古代汉语--代词
| |||||||||||||||||||||||||||||||||||||||||||||||||||||||||||||||||||||||||||||||||||||||||||
现代汉语代词
人称代词:你 我 他 它 咱们 大家 自己
指示代词:这 那 这儿 那边 各 每
疑问代词:谁 什么 哪 怎么 哪里 几
古代汉语代词
代词是指具有代替或指示人、事物作用的词。古代汉语的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无定代词、特殊代词等五类。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或补语。
一、人称代词
〔一〕第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有“台〔yí〕、卬〔áng〕、朕、吾、我、予、余”等。
如《楚辞?离骚》:“朕皇考曰伯庸。”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专用的自称。
常用的:吾、我、予、余。
“吾”一般作主语或定语,只有在否认里纔可作前置宾语。
〔二〕第二人称代词
尔、女、汝、假设、而、乃
从语法看,“尔”“女〔汝〕”“假设”都可作主语、宾语和定语,“而”“乃”一般只用作定语,很少作主语,不作宾语。从语义看,相对“而”“乃”而言,“尔”“女〔汝〕”“假设”是比较随便的称呼,一般用于称呼下级、晚辈或平辈。
〔三〕第三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有“之”“其”“厥”等。
之,一般作宾语
其,一般作定语。
人称代词单复数同形。
〔1〕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隐公元年》〕
〔2〕桓公亲逆之于郊,而与之坐。〔《国语?齐语》〕
〔3〕放之山下。〔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4〕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蒲松龄《聊斋志异?狼》〕
“其”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二是充当主谓词组或分句的主语。例如:
〔5〕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6〕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北冥有鱼》〕
〔7〕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8〕百姓皆闻其贤,未知其死也。〔《史记?陈涉世家》〕
例〔5〕和例〔6〕中的“其”分别充当定语,例〔7〕和〔8〕中的“其”充当主语。
“厥”的用法大致与“其”相当,但只能作定语,不能作为主谓词组的主语。
“之”“其”不是完备的第三人称代词,它们也可以用于指代说话者或者听话者一方。
〔11〕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12〕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晋灵公不君》〕
〔13〕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14〕故以为其爱不假设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值得注意的是,先秦汉语中“他”不是第三人称代词,只表示“其它、别的”等意义,属于指示代词。“他”作为人称代词是中古时期纔产生的用法。
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单复数基本上是同一形式,只能根据上下文语意来判断。有时也会在第一或第二人称代词后加“侪、属、曹、辈”等表示复数,意思是“这些人、我们这些〔这帮〕人、你们这些〔这帮〕人”等。
〔15〕吾侪偷食,朝不谋夕,何其长也?〔《左传?昭公元年》〕
〔16〕不假设,假设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17〕戏问垂纶客,悠悠见汝曹。〔杜甫《渡江》〕
〔18〕狼曰:“吾非固欲负汝,天生汝辈,固需吾辈食也。”〔马中锡《东田文集?中山狼传》〕
二、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是指用于指称或区别人或事物的代词,主要分近指和远指两类,有“是、之、
此、斯、兹、彼、夫、其”等。
“是、之、此、斯、兹”表示近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其中“是”“此”“斯”“兹”可以作句子的主语、宾语或定语。近指代词“之”,只能作定语,可译为“这”或“这样”。
“彼”“夫”“其”等表示远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彼”可以作主语、宾语或定语。“夫”“其”一般只能作定语。
指示代词除了近指远指这两类外,还有“他、然、尔、焉、诸”等,用法各有特点。
“他”具有旁指的作用,表示某种范围以外的人或事物,义为“其它的”。在古代也写作“佗”或“它”,可作句子的宾语或定语。
“然、尔”作为指示代词,主要作谓语,表示“如此”,指代上面所讲的情况。
“焉”“诸”是两个比较特殊的词,一般称为兼词。其中,“焉”常用作补语,相当于“于+是〔之〕”;“诸”字相当于代词“之”和介词“于〔乎〕”的合音。例如:
〔29〕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列子?汤问》〕
例〔29〕中的“投诸”相当于“投之于”即“投放在……”。
三、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是指用来提出问题或表示疑问的代词。共九个:
〔一〕询问人的:谁、孰 。
〔二〕询问事物的:何、曷、奚、胡。
〔三〕询问处所的:恶、安、焉。
注意宾语前置的例句。如:〔3〕〔17〕〔18〕〔19〕
〔3〕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17〕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滕文公上》〕
〔18〕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齐策》〕
〔19〕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四、特殊代词
“者、所”是古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代词。这种特殊表达在它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必须和其它词〔词组〕构成“者”字词组、“所”字词组,纔能充当句子成分。
〔一〕者
“者”字词组的构成有如下几种情况:
1.形容词〔词组〕、动词〔词组〕、主谓词组+者,表示“……的人”“……的事物”。
〔1〕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论语?子张》〕
〔2〕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国语?越语》〕
〔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4〕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5〕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李斯《谏逐客书》〕
2.名词〔词组〕+者
“者”复指前面的名词。译为:“这个人”“这种东西”之类,或不译。
〔6〕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论语?泰伯》〕
3.数词+者
译作“……种东西”“……个方面”等。
〔8〕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圣王之制也》〕
〔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有时只是表示在某个范围内与其它部分的区别,多为表示年龄。例如:
〔10〕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
当“者”字所指代的对象已经出现时,“者”字词组作为定语,放于名词〔词组〕后面,作补充说明。有时还通过“之”将名词〔词组〕与“者”字词组连接起来。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
1.名词〔词组〕+“者”字词组
〔1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史记?刺客列传》〕
〔12〕于是汉王求人类张耳者斩之。〔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13〕问左右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史记?滑稽列传》〕
2.名词〔词组〕+之+“者”字词组
〔14〕会冬,大寒雨雪,卒之堕指者十二三。〔《史记?匈奴列传》〕
〔15〕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杂说》〕
〔二〕所
汝 1.所+动词〔词组〕
〔16〕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荘子?养生主》〕
〔17〕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苏轼《石钟山记》〕
〔18〕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木兰诗》〕
〔19〕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20〕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1〕子夏、子张、子游以有假设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孟子?滕文公上》〕
当“所”+形、数、名、代词时,这些词活用作动词。如〔22〕——〔24〕。
〔22〕然则是所重者,在乎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李斯《谏逐客书》〕
〔23〕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荘子?田子方》〕
〔24〕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25〕道者,万物之所然也。〔《韩非子?解老》〕
2.所+介+动词〔词组〕。
〔26〕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7〕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此外,“者”字词组与“所”字词组都是偏正关系的名词词组,但是两者不完全相同。从语序看,“者”字词组是前偏后正,“所”字词组是前正后偏。从语义看,“者”字词组中的“者”用在动词后,表示动词的施事;“所”字词组中的“所”用在动词前,表示动词的受事。如“学者”是指学习的人,“所学”是指学到的东西。
五、无定代词
无定代词是指代对象为不定的代词,所指代的并不肯定是何人、何物。主要有“或”“莫”。
“或、莫”都只能作主语,前面都可以有先行词。
“或”是肯定性的无定代词,指代人或事物,作主语,表示“有人”“有的”。要和现汉的连词“或者”相区别。
〔1〕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韩非子?说林上》〕
〔2〕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水经注?江水》〕
这种指代往往是泛指某种人、物。有时“或”的前面有先行词语表示指代的范围,“或”表示其中的一部分。例如:
〔3〕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史记?陈丞相世家》〕
〔4〕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宋人献玉》〕
有时候,还可以连用几个“或”,分别指代整体中的不同部分。例如:
〔5〕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孟子?告子上》〕
〔6〕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史记?陈涉世家》〕
“莫”是否认性的无定代词,指代人或事物,作主语,表示“没有……”。例如: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