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氏.宗亲缘.草原情传承相如文化弘扬优良家风
研讨会
蔺字漫谈
—与宗亲分享探讨
蔺乃我族姓氏之名。故对其有特别之情感当是自然。如同其他姓氏之人,同样需要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我的身边还有谁,我们要到哪里去的
问题。鉴于此,特将多年来沉淀在脑
海之中且又不愿舍弃的点滴汇集如
下,并借助于内蒙本家丙申年乙未月
戊午日“宗亲缘-草原情-传承相如文
化-弘扬优良家风研讨会”这个难得
的平台,与诸位宗亲分享。拙文尚有
蔺不当,还望诸位不吝赐教。
一、蔺字在典籍中的引用
系统梳理一下“蔺”字在较早历史典籍中出现和引用的情况,兴许对我们研究探讨蔺姓来源会有些参考价值。
1、蔺石[lìn shí]
古代守城时用以御敌的礌石。
:“去者之父母妻子,悉举民室材木瓦若藺石数。”《汉书·晁错传》:“以便为之高城深堑,具藺石,布渠答。”颜师古注引如淳曰:“藺石,城上雷石也。”《新唐书·东夷传·高丽》:“藺石如雨,城遂溃。”
假借为“棱”[ridge;edge]
具蔺石。——《汉书·晁错传》。如淳注:“城上雷石也。”
通“躏”。车轮碾压[trample]
徒车之所蔺轹。——《汉书·司马相如传》
姓
2、蔺生[lìn shēng]
特指蔺相如。
汉扬雄《解嘲》:“ 藺生收功於章臺,四皓采荣於南山。” 晋卢谌《览古》诗:
“ 藺生在下位,繆子称其贤。”
3、蔺子
即兰子。唐李白《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序》:“ 蔺子跳剑,迭跃流星之辉。”
4、马蔺子[mǎ lìn zǐ]
蔺,莞属,从草,閵声。——《说文》
蔺席。——《急就篇》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也称马蔺[Chinese iris],根茎粗,叶线形,花蓝紫。叶坚韧,可系物,又可造纸。根可制刷子。属鸢尾科多年生草本,高约25~30余厘米。花茎近上端有3片叶状苞片;花淡蓝紫,蒴果纺锤形,具三棱,先端细。种子多数,红褐,为不规则的圆形,有棱。花期4~6月。果熟期8~9月。[马蔺]又叫"马莲",有的地方叫"马兰"。
5、廉蔺[lián lìn]
战国时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的并称。两人皆为赵功臣。
蔺拜相,廉不服,欲与为难。蔺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与计较。廉终于觉悟,两人成刎颈之交。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后汉书·孔融传》:“昔廉藺小国之臣,犹能相下。” 晋曹摅《感旧诗》:“ 廉藺门易轨,田竇相夺移。”
《宋书·张永传》:“当远慕廉藺在公之德,近效平勃忘私之交。”
唐高适《李云南征蛮》诗:“ 廉藺若未死,孙吴知暗同。”
6、蔺的同音字
“蔺”有27个同音字(不包括繁体字),如下:
疄、痳、甐、橉、淋、焛、膦、赁、蹸、躏、躙(“躏”的繁体字是“躏”,不要混淆了哦)、閵(很多人认为“閵”是的繁体字,其实这个字没有读音,因此是不是此字的繁体字还没有确定)、轥、恡、獜、悋、亃、吝、䉮、䫰、䟹、䚏、㖁、䗲、靜퀪、馉 、堤뼌。
二、蔺字在黄帝大篆、甲骨文、金文、盟书中是否存在
1、甲骨文
目前已经释读的甲骨文中尚不能查到“蔺”字和“韩”字。据相关统计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500多字。因此,并不能断定在甲骨文中无蔺字,因为至少还有1500多甲骨文字未被释读。
但在已经释读的甲骨文字中有门、人、土、林、吝等相关字。
甲骨文生成转换器可生成閵字,很多人认为“閵”是的繁体字,其实这个字没有读音,因此是不是此字的繁体字还没有确定,是不是甲骨文字目前尚不能确定。
经查已经释读的甲骨文中有以下文字,这些甲骨文字均包含蔺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故笔者判断在未释读或目前还没人去释读的距今约3700年的甲骨文字图形中很可能会有蔺字的存在。
2、金文
蔺国之“蔺布”尚有蔺字无疑。但在已有的不完全金文字库中目前尚查不到蔺字。
金文中有草字头的字:
3、侯马盟书
关于盟书的盟誓时间一说为晋定公十五年至二十三年(前497~前489),
一说为武公子朝(赵朔)赵敬侯元年(前386),另一说为赵桓子元年(前424)。也就是说在前497年---前386年(三家分晋或韩康受封“蔺地”等事件发生的前后)。距今约2600年的盟书中是否有“蔺”字存在,目前尚无人对此进行过专题研究,一旦进入研究,也许会
有重要的发现。
从逻辑推理来看,若韩康因受封“蔺地”而取蔺姓,则说明在此之前,已经有“蔺”
字的存在,换言之,也许在韩康取“蔺”为其姓氏之前蔺地本来就已经有蔺姓人的存在。
还有一种说法,大禹治水的队伍里就有蔺姓人,此说亦待考。
4、小篆大篆魏碑行楷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这是学术界传统的看法,但目前已有学者认为距今约5000年黄帝时期仓颉造的字(古代象形文字)就是大篆体。那么,蔺字是否仓颉所造或是仓颉之后出现、何时出现?值得研讨。民间有不少收藏已具有万年历史之久的玉器的学者,发现了不少黄帝和夏朝时期的文字符号,但目前还未看到和蔺字相似或相近的文字符号出现。
三、蔺邑(蔺国)
据吕梁方志:孟门历史悠久,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鲧禹父子曾在此治水;这里还有“龙山文化遗址”。春秋战国时期设蔺邑,汉元朔三年(前126)为侯国蔺,前后约800余年。
前403年,三家分晋后,春秋时期的晋地蔺已成为赵的边城重镇。由于蔺地(离石地区)在秦晋交通的咽喉要地,遂成为魏、秦、赵争夺的军事重镇。魏赵据有,可以抵挡来自西方秦国的侵扰,保证大后方的安全。如果一旦失守,魏赵的西北制高点便失去了屏障,三
晋腹地完全暴露于秦军的攻击之下。因此在战国初期,蔺地(离石地区)成为此三个诸侯国争夺的战略要塞,它的得失便成彼此国力由弱转强的重要标志。
1、《史记·赵世家》载:成侯元年(前374年),公子胜与成侯争立,为乱。二
年六月,雨雪。三年,太戊午为相。伐卫,取乡邑七十三。魏败我蔺。(魏国在离石打败赵军,魏文侯拜吴起为西河守。吴起在此练兵训武,筑城以拒秦,名曰吴城。并乘秦国多事之日,兴兵袭秦,攻取河西五城。韩、赵皆来称贺,魏国便成为战国初期的超级强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