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概况
中国农业发展概况()
来源:中国农业外经外贸信息网  发布日期:2009-10-12    浏览次数:283
一、中国农业资源概况
中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30039.2千公顷。平原、盆地约占31%,高原和丘陵约占69%。疆域由南到北相距5500多公里,兼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和寒带等几个不同的气候区,其中绝大部分处于温带,适宜农、林、牧、渔等各业生产的发展。中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都有种植,是稻、粟、稷、荞麦、大豆、茶、桑、苎麻、青麻、梨、桃、柑桔、荔枝、龙眼、山楂、猕猴桃等的起源地之一,名贵品种多样。中国拥有经济价值较高的杉、松、柳、杨等树种,其中水杉、银杉、水松、杜仲等名贵树种为中国特有。全国草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0%,大部分可以用来放牧。家养畜禽有牛、马、驴、骡、猪、羊、狗、鸡、鸭,其中,伊犁马、秦川牛、关中驴、滩羊、梅山猪、北京鸭等举世闻名。中国有海岸线18000多公里,江河湖泊等淡水水域面积达1600多万公顷。中国水产资源丰富,其中海洋水资源有鱼类、头足类、甲壳类、贝类、藻类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鲳鱼、对虾等都是名贵品种。淡水水产量属世界最多的国家之一,主要经济鱼类品种有青、草、鲢、鳙、鲤、鲫、鳊鱼等50多种,东方对虾、中华绒螯蟹、鲥鱼、鳗鲡等驰名中外。中国的盆景、石雕、竹编、刺绣等农副产品也是种类繁多,蜚声中外。2001年,全国总人口为12.6583亿人,其中乡村人口79563万人,占总人口的62.3%
二、中国农业发展的巨大成就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压迫和剥削,农业生产发展极为缓慢,生产水平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农业生产全面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经过几十年努力,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和绝大多数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许多主要农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前列,人均占有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市场供给充足,告别了全面短缺的状况,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可以说,中国创造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跨越的世界奇迹。
粮食生产能力和安全水平大幅度提高。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1318万吨迅速增加到1993年的45000万吨,1996年突破50000万吨大关。1996年之后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都稳定在50000万吨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每公顷产量由1949年的1035公斤提高到1978年的2532公斤,2001年达到4627公斤,比1949年增长了3.5倍。近年来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在400公斤左右,粮食储备量保持在历史最高水平。中国党和政府成功地解决了近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为国家自立、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快速增长,供给充足。目前,我国棉花、油料、水果、蔬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人均棉花、油料、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01年,全国棉花总产量532.4万吨,比1978年增加1.5倍,比1949年增长11倍;油料总产量2864.9万吨,比1978年增加4.5倍,比1949年增长10.2倍;糖料总产量8655.1万吨,比1978年增加2.6倍,比1949年增长29.6倍;肉类总产量6333.9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6.4倍,比1949年增长近28倍;牛奶产量1025.5万吨,比1978年增长10.6倍;禽蛋产量2336.7万吨,比1980年增长8.1倍;水产品总产量为4382.1万吨,比1978年增长8.4倍,比1949年增长近97倍。根据有关专家的估算,在111种农副产品中,供过于求的商品占56.8%,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40.5%,两者共占97.3%。
在总量增加的同时,农产品品质改善,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均衡供给能力增强。据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考察团对日、韩、香港的调查,我国出口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率约为0.4%,达到国外对残留标准的要求。事实证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有保证的。
(二)农业科技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农业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农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技术与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以现代科技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使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稳步提高,部分领域已经跃居世界先进行列,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已达到42%
农业科技不断取得积极成果。据统计,仅1988年以来,全国共取得各类获奖农业科技成果两万多项,其中国家科技奖励成果773项。特别是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迅速,基因工程、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单倍体育种及其应用研究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航天育种、杂交水稻和油菜的研究与利用,动物疫病、基因疫苗、动植物的营养与代谢、生物反应器等方面的研究,都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成效显著。从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种子工程,共推广新品种1200多个,其中优质高产多抗品种411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灾害监测与损失评估及产量评估等方面广泛应用。农业遥感技术主要是利用卫星等现代空间工具对农业进行研究、观察的新兴技术。目前我国已经成功开展了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北方草原草畜动态平衡监测、耕地变化遥感监测、草原遥感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玉米、水稻、棉花等大宗农作物遥感估产的业务化运作工作,以及北方土地沙漠化监测、黄淮海平原盐碱地调查及监测、冬小麦旱情监测等。保护性耕作、水稻旱育稀植及抛秧、玉米地膜覆盖、精量半精量机械化播种、平衡施肥、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稻田养鱼、畜禽快速高效饲养、水产优质高效养殖等先进实用技术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有了良好开端。全国已建立400多个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重点开展转基因农作物培育与应用、组培苗木、工厂化栽培和养殖、设施农业、基因工程疫苗等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开发。一大批成熟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如水稻、玉米、油菜、棉花杂交优势利用和组织培养,生物农药和肥料,转基因蔬菜、棉花和猪,家畜胚胎工程、重大畜禽疫病疫苗、种苗脱毒快繁等技术开始实现产业化,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和技术换代。
农业装备水平明显提高。2001年,农机总动力5.5亿千瓦,是1978年的中国国土面积4.6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4250千公顷,是1978年的1.2倍,并建成了大量的防洪、排涝、灌溉等工程设施;农村用电量2609亿千瓦小时,是1978年的10.3倍,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三)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素质和竞争实力明显增强,特别是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的农村现代化道路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种植业结构由以粮食为主转变为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全面发展,农业内部结构由以种植业为主转变为种植业和林牧渔业共同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农业的区域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逐步得到发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大大提高了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农业结构趋于合理。从种植业结构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80.39.710调整到2001年的68.127.14.8,经济作物等所占比重提高了17.4个百分点。从大农业结构看,农林牧渔总产值构成由1978年的80:3.4:15:1.6转变为200155.2:3.6:30.4:10.8,农业份额下降了24.8个百分点,畜牧业和渔业的比重分别上升了15.4个百分点和9.2个百分点。畜牧业中,猪牛羊肉中的牛羊肉比重上升较快,由1979年的5.7%上升到2001年的16.7%,上升了11个百分点;禽蛋和牛奶的产量增长幅度尤为突出。水产业也改变了长期以鱼类生产为主的状况,逐步得到全面发展。1952年鱼类产量占水产品产量的85.4%,虾蟹类、贝类及其他只占14.6%1978年鱼类比重下降到76.5%,虾蟹类、贝类等上升到23.5%;到2001年,鱼类比重降至60.3%,其他水产品比重上升到39.7%。这些积极的结构性变化,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农村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2001年乡镇企业增加值29356亿元、利润6709亿元、交税2308亿元、出口交货值9599亿元、固定资产原值29052亿元,分别是1988年的16倍、12倍、7倍、35倍和13倍。乡镇企业平均每年增加就业人员31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7%。目前,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近1/3,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3。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小城镇的发展。我国建制镇由13年前的不到3000个发展到现在的2万多个,城镇化率提高近12个百分点,达到37.7%。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既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又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区域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开始得到发挥。长期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农业生产格局已被打破,一些各具特、各显优势的作物带、产业带逐步形成,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农业发展开始呈现合理分工的新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的外向型农业有了长足发展,我国出口的农产品中75%来源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发挥粮食生产优势,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初具规模。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和特农业发展步伐加快,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目前,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出现五个鲜明特点:一是市场主体地位突出,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在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国内外市场需求导向明显,合同契约和订单农业正在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纽带和桥梁。三是产品结构优化,逐步由数量的增加向质量的提升转变。四是农业内部结构变动中,增长最快的是渔业和畜牧业。渔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五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中,跨区域、城乡间转移突出,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中国农业发展概况()
(四)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全方位农业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90年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机制已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对农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也带来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促进农业经营朝着专业化、组织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农村市场主体多元化。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确立了农户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使农村合作制、股份合作制、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2001年,乡镇企业中个体私营企业数为2048.7万个,从业人员7707.9万人,总产值达53396亿元,分别比1988年增长18%、109%和37倍。目前,乡镇企业中,个体私营企业主要经济指标都占到2/3以上的比重,是乡镇企业的主力军。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私营企业已达3.73万户,从业人员达52.18万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达14万个,连接400多万农户;农村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开始成为活跃农村市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带动力量。
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各类农产品市场已经发展到2.7万多个,其中批发市场4500多个,年交易额超过1.3万亿元,占整个农业总产值的一半。粮食、蔬菜类产品的商品率已超过30%,畜产品、水产品的商品率超过50%,水果的商品率接近90%。1/3以上的农产品实现了跨省消费。农产品市场交易方式已由集市贸易扩大到专业批发、跨区域贸易、订单和期货交易,逐步形成了以城乡农贸市场为基础、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直销配送和超市经营为补充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农业对外开放取得丰硕成果。2001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278亿美元,是1988年的1.7倍;外商直接投资农业金额17.6亿美元,是1988年的8倍。农产品贸易品种由以粮食为主,拓展到粮食、蔬菜、水果、花卉、肉类、水产品和部分农产品加工品;出口范围从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到欧美、中东、非洲和大洋洲等农产品主要贸易地区。对外农业交流与合作从一些传统友好国家发展到亚洲、非洲、拉美等许多国家,推动了我国农作物品种、成套技术和设备的出口。农业对外交往的扩大,也推动了我国对外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交流。近年来,我们积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先后开展中几(几内亚)中委(委内瑞拉)中缅(缅甸)等大型农业双边合作。我国在几内亚投入1000万美元和5000万人民币建立了科巴农场,并先后开办了种鸡场、网箱养鱼场、大米加工厂、饲料厂等经营性公司,鸡饲料的市场份额占该国的90%。由我国投资1亿美元的中委国家级示范农场已开始筹建。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包含农技、林业、畜牧、水利、水产、农机、农经等涉及为农民科技服务的诸多领域,共有各类机构20多万个,从业人员超过130万人,成为开展技术推广、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的主渠道。全国有40多万个村设立了服务组织,直接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难题。进入90年代以来,国家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逐步建立起有效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初步形成了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框架,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农民收入不断增加,长期贫困落后的农村面貌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农村总体上进入小康阶段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总体上由温饱阶段进入小康阶段。
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2001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66元,是1978年的17.6倍。农民外出打工的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约88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为18.6%,农民人均从非农业获得纯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5%。在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中国党和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取得明显成效。1992年,中国建立了减轻农民负担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部门负责制,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政策法规和具体规定;2000年初,又推行农村税费改革,首先在安徽全省和其他省(区市)的少数县(市)开展。目前,试点范围已扩大到20个省(区市)。通过取消一些地方收费、调整农业税和精简乡镇机构等,理顺农村分配关系,规范分配行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众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巨额资金,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为解决农村贫困地区的问题进行了艰苦的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几十年里,全国农村2亿多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30.7%降为2000年的3%左右。中国政府确定的在上个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已基本实现。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这么多的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农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2001年,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1741元,是19883.7倍。农民每百户拥有的彩电数量由1台多提高到54台,摩托车由半辆提高到24辆,电话普及率由几乎空白提高到30%,农民的住房条件大大改善。在农民生活支出中,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支出不断上升,食品等基础性消费的比重不断降低,恩格尔系数由1988年的54%下降到2001年的47.7,进入小康区间。这说明,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已经进入小康阶段。
三、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几十年农业和农村改革与发展光辉历程,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开拓进取;必须从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全局出发,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承认并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权,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和深化农村改革的首要出发点,依靠农民众推进改革和发展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些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对进一步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当然,在看到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农业和农村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与问题。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各有关方面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将会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促进世界稳定与和平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