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芣苢》教学实录及评析
一、朗读之,初识《诗经》
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回到诗歌的源头去看看。听说过《诗经》吗?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
生:《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生:《诗经》里面的诗歌大多是老百姓创作的,后来孔子带着他的弟子将这些诗歌收录在《诗经》中。
师:对的!
(师课件出示:《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师:今天,我们要读的这首诗是《诗经》里的一首歌谣,题目是《芣苢》,看老师写题目。谁来读?
(生读题)
师:想看看芣苢吗?(课件出示芣苢图片)这就是成片的芣苢,也叫车前子。它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猪耳朵草。你们看,圆圆的是不是有点像猪耳朵?春天,它的叶子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野菜。到了初夏,开花结出的籽儿就叫车前子。晒干后可入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师:同学们读过这首诗了
吗?谁来说说它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刚开始读时比较难,里面有些字我从来没见过。
师:是的,《诗经》里有些古文字像远古的化石一样,让我们觉得高深难懂。
生:我们以前读的诗主要是五言诗、七言诗,这首诗是四言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
师:不仅是这首诗,整部
《诗经》,大多以四言为主,充满节奏感、音乐感。
生:我发现,这首诗每句结构差不多,就改了六个字,真有意思。
师:你关注到了语言形式,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看,全诗共三章,一行一章,结构形式相同,仅仅变了少数几个动词,这种写法叫“重章叠句”。这就是诗的独特之处,一会儿我们重点研究。
师:现在,听老师读这首诗,同学们在心里读。
(师课件出示整首诗,配乐范读一遍,第二遍与一位学生轮读,其他学生小声跟读。)
师:好听吗?自己读读这首诗,要读得一字不差。
(生自由读,师指名读。)
师:你把“采采”稍稍强调了一下,好像在告诉我们,采芣苢了,大家快来采吧。还可以怎么读?
(师指名读)
师:你把“芣苢”读得特别有味道,为什么这么读呢?
生:因为芣苢太多了,满山遍野都是,所以,我有意拉长了读音。
(师指名读)
師: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
看到了一大片绿油油的芣苢。四言诗一般读成“二二”节拍,读两个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咱们一起读。
(生齐读)
【评析: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探寻、自我建构的过程。上课伊始,教者就引导学生汇报自己对《诗经》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择其精要向学生呈现。对于《芣苢》的特点,教者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是一首四言诗、句式相同等与过去所学古诗不一样的地方。即使是朗读的指导,教者也是在点评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提示重音、节奏等要点。在这一部分及后续的教学中,教者都十分注意“让学”,让学生回归到学习主人的位置上。】
二、细想之,理解意思
师:这首诗讲了什么意思呢?首先要理解这些字。(边说边贴词卡:采、有、掇、捋、袺、襭)请大家先看第二章里的两个字,“掇”和“捋”,谁来说?
生:“掇”的意思是拾取。“捋”的意思是用手顺着一个方向抹。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下面注释知道的。
师:看注释是个好办法。但老师觉得,只看注释还不能充分领略到汉字的奥秘,有时需要我们追根溯源学汉字。“掇”右边有四个“又”字。(出示“又”的古字)在古代,“又”字指的是手。从字形上看,“掇”字包含这么多手,是什么意思呢?
生:指很多手在不停地拾取。
师:再看“捋”字。(出示“寽”的古体字)“捋”的右边指以五指持物。结合注释和字形,谁上台来演示一下“掇”和“捋”的
动作?
生:(边演示边说两字的差别)“掇”是一个一个地摘,而“捋”是一把一把地摘。
师: “捋”指从茎上成把成把地向下抹东西。稻谷丰收了,我们说——
生:捋稻谷。
师:麦子熟了,我们说——
生:捋麦子。
师:再看“袺”“襭”,你们又有什么发现?
生:都是衣字旁 。“袺”加个“页”就是“襭”,而且“页”是繁体字。
师:是的,这两个字与衣服有关。当时老百姓的衣服是这样的。(出示古人服装图片)上衣长到膝盖,腰间有腰带,类似现在人穿的风衣款式。这两个字意思也接近。谁上来用动作演示一下“袺”和“襭”?
(生演示)
师:(师边演示边解释,生一起做动作)对,这就是提起衣襟装起来,扎起衣襟兜回来。字的意思都理解了,整首诗的意思就好懂了。自己试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别忘了借助下面的注释。
(生自由练说后,师指名说。)
生:姑娘们去采车前子,先是一个一个地去摘。车前子太多了,她们又成把成把地去捋。车前子越采越多,姑娘们先是手提着衣襟,兜了起来,后来又掖起衣襟装了起来。
师:看来意思明白了。中国古典文学家余冠英先生曾翻译过这首诗,请看。
(师课件出示: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些来。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一颗一颗拾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一把一把捋下来。车前子儿采呀采,手提着衣襟兜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掖起了衣襟兜回来。)
师:老师和你们对读,注意好节奏。
(师生对读)
师:这首诗最独特的地方就是“重章叠句”中仅仅换了六个字。这六个字究竟妙在哪里呢?好好想想,然后组内讨论讨论。
(生小组讨论)
师:哪一组来展示你们的讨论结果?
生:我们觉得这六个字用
得非常准确生动,把姑娘们采摘的动作形象地写了出来。
师:是啊,诗歌注意了词语的锤炼。你们品出了其中的妙处。
生:更换了六个字。这种更换看似简单,其实很用心,写出了芣苢越采越多、姑娘越采越欢,满载而归的过程。让我们越读越有味道。
生:我们觉得这六个字的顺序是不能换的。而且,诗歌相似的结构,反复再现了姑娘们采芣苢时的动作和欢快的心情。
师:是的,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情景的推进来写的。《芣苢》是一首劳动的歌谣。姑娘们从一开始的呼朋引伴“采之”“有之”,拉开了劳动的序幕。之后,到一颗颗“掇之”,一把把“捋之”,再到手提衣襟“袺之”,扎起衣襟“襭之”,这一个完整的采摘过程,就是通过这六个动词体现出来的。
师:我们再一起读读这首
诗,注意这六个字。
(生齐读)
三、涵泳之,揣摩意境
师:这首诗虽短,却很动人,我们还可以读得更有味道。怎么读呢?清代著名学者方玉润先生教我们这样读——(课件出示: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涵泳”就是沉浸其中,反复品味。在平心静气、反复品味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师: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教我们这样读《芣苢》——(课件出示:现在请你再把诗读一遍,抓紧节奏,然后合上眼睛,揣摩……)就是要我们读出诗的节奏。揣摩画面,你又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呢?尝试着用这两位学者的读法,好好读读、想想。
生:当我静下心来读这首诗的时候,好像看到了许多姑娘在采芣苢,而且还在唱歌。她们的歌声,余音袅袅,忽断忽续。
生: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风和日丽中,三三两两的美丽姑娘行走在田野间,看到满山遍野的芣苢绿得鲜亮,她们喊着:“咱们一起采芣苢吧!” 一开始,姑娘们是一颗颗掇之,芣苢太多了,姑娘们兴致勃勃,一把把捋之,手提衣襟袺之,扎起衣襟襭之,她们一边采摘一边对歌,清亮的歌声在田野里飘荡。
师:你们把姑娘们采摘的画面想得那么逼真、鲜活,太有想象力了。读诗,要“平心静气”“反复涵泳”;读诗,也要“抓紧节奏”“用心揣摩”,这样才能听到美妙的声音,看到生动的场面,这才是真正的会读诗。你们看,风和日丽中,三三两两的女子行走在田野间,看到满山遍野的芣苢,情不自禁地吟起来。
(師引生齐读第一章)
师:她们越采越多,越采越忙,越采越欢了!
(师引生齐读第二、三章)
师:同学们,现在让你用一个字来形容姑娘们采摘时的场景和心情,你会用哪个字?说说理由。
掇生:我觉得是“欢”,采摘的过程是欢快的,采摘的场面是欢乐的。
生:我觉得是“喜”,整首诗传递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欢欢喜喜、热热闹闹。
生:我觉得是“乐”,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她们快乐地劳动。
师:想看看元代学者吴师道的评价吗?
(师课件出示:此诗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思。——吴师道)
师:你们真是作者的知音。是的,在“重章叠句”中,那明快的节奏、欢乐的气氛自然而然地
流露出来。
【评析:古诗词因其存在的年代较为久远而留下了不少研究资料,像《芣苢》这样的名篇更是如此。教者在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景象时融入了清代著名学者方玉润和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读这首诗时的感受与体悟,帮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在学生以“欢”“喜”“乐”等字概括先人们采芣苢时的场景和心情后,教者又以元代学者吴师道的话肯定、鼓励学生的所思所感。相关资料的融入使作品的呈现变得更丰富、完整了,从而助力学生达成一定的学习深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