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钟爱五阆山
李光地钟爱五阆山
李光地《忆阆山赋》注译(初稿)
惟阆山之高大,耦(oǔ,并)华岱而与。钟神秀于南峤(qiáo,尖而高的山),奠吾庐于正西
晨余陟(zhì,登)于平址,日中而始蹑乎危梯。矫(qiáo,抬头)中峰之峻极,犹劳心于阻隮(jī,难走之路)。及次峦而稍,有仙铺之庭院,若断裂之层冰,等笺(jiān,众多)裁之素。广可坐乎百人,势舒掌而平信神者为之工,匪人域所经践,豁兹巅之旷。罗童髻之诸峰,水淙淙而环流,覆异卉之青
忽大石之中拒,溜(通“霤”,liù,檐水)刳(kū,挖)沟而深。阅万年之穿穴,缅涓滴于濛鸿。我欲穷其源始,辟荒蹊(xī,小路)而颓莽灌。至灵宝之所开,才沾湿而如。距数里以成流,越里许(大约)而成涧,遂悬长瀑以高飞,沃深潭之龙(潭中有鱼四足)。
策余力以黾勉(mǐn miǎn,努力),乃直上乎中之。眺武夷于云际,俯莆漳之陵(ē,山);眇(miǎo)近郡之青紫(谓青源紫帽山),尽壑底之乾(luó,寄生蜂)。倐(shū,
迅速)白云其下涌,漭(mǎng,广阔无边)沧海之浮。行日月于须眉,走风雷于怀。伟人寰之若兹,矢引(shěn,况且)翱翔乎天之。念孕灵之何时,计显迹之晚。邈天地其无穷,谅兹山之不
昔吾梦抵崔巍兮,乃在乎甲之。睇(tì)游佚而渡江左兮,哦离骚之览冀州。登绝顶以寥廓兮,云当见今古之长。心惊惶而来下兮,残劫灰之未。始悟古人之言升中(zhòng)兮,天与山其相。故贤达之栖怀兮,常危跻而崄(liè,践踏)。犹思及余年以成吾书兮,斸(zhú,砍)巉岩之石。(qiè,箱子)。借烟滕(téng,绳子)以云扃(jiǒng,闩。庄子《胠箧》:唯恐缄滕鐍之不固也)兮,托(交付)千秋之大
日翳翳(yìyì)以呈黄兮,山沉沉而变。鹜归途而乘急景(日光)兮,微飂(liú,风声)发乎金。虽无上之苦辛兮,有奔踬(zhì)之周。月满于平楚(犹“平林”)兮,孤清浸乎寒
繄(yī,句首发语词)两纪之旧踪兮,独往来于寝。非兹遊之有启于余衷兮,余何为乎永慕?思投老以寻诺兮,既中虚而弱。尚耿耿于攀援兮,倚巨灵(巨神,古代神话中分开华山的河神)之休
阆山高大,堪与(西岳)华山比。(它)会聚神奇秀丽于南峰,坐落在家屋之正西
晨曦伴随我轻盈的步履,中午才攀登(峭壁上的)天掇。昂首(见)主峰峻峭至极,却担心(脚下的)山路崎。登上次峰才稍作休息。(只见)有天然之庭院,院里铺设的一块块玉石,如同一片片裁剪开来的白。上面可坐百人,势同舒展开来的平。信神者以为是天工之作,非乡人历经踩踏,(才)使这峰巅(如此)开阔旷。(形如)童髻的几座次峰分列,(拥着主峰),淙淙的泉水绕着它流淌,覆盖上面的异草奇花郁郁葱
忽然有一大石挡在路中,石头下有一条像似开挖的水沟深不见。(它可能是)阅尽万年的洞穴,从混沌的年代就汇聚涓。我想探寻其源头流向,(于是)拨开杂草木丛,辟出一条小。(一直)开到神秘的洞口出现在眼前,才(觉)汗流浃。(水流沿洞口而下,)距离数里汇成泉流,(再)流经大约一里而集成山涧,于是悬出半空成为瀑布飞流直下,(与)深深的潭水游鱼结成伴
我柱着拐杖竭尽余力(攀登),才一口气登上那巍峨的中峰。(站在巅顶)我远眺西北天边的武夷,俯视东南莆漳的山阿;近看郡邻的清源紫帽,谷底的蜂蝶也眼底尽。倏忽的白云在主峰下面奔涌,(如同)莽莽苍苍大海上的浮。太阳在头顶缓缓运行,疾风在身
边呼呼作响。伟人环视天下,(大抵不过)如此,(只是他能像大鹏那样)翱翔于更高的境界,运筹智慧(用于)何时,算计事业成功的迟。邈远的天地呀无穷无尽,这阆山啊谅必也长驻不
先前我曾梦抵华山,大概是在那花甲之:(我)斜视着如织的游人渡过江东,吟着诗文览别冀。(我)登上峰顶极目天下,以为能洞穿岁月的悠悠;(可我不能),心一惊就匆匆而下,留着一劫劫灰尘未曾拾。(我)始觉得,古人议论升官的话十分中肯,(真如那)登天与登山的一路哆。因此贤士达官栖身感怀,常常是高升后就心存余悸。由(此)我想到晚年要完成自己的著述,(如同)要在峭壁上凿出石穴。(只有)借助半空中的滕蔓捆拴(自己),(才能)完成(那)千秋之大业。
太阳黯淡现出昏黄,山阴阴变得茫。鸭子归巢要趁余晖,微风吹自西方。虽无皇上(治国)的苦辛,(却)有奔波颠踬(路上)的处处提。月弥漫于树林,水中映出孤单和清
惟(有在这)两趟旧时的踪迹里,(我才能)于白天或夜晚独往独来。(如果)不是这些遊历对我内心有所启示,我怎么能对它铭心刻?想到接近晚年才重提旧诺,心中已然渺
茫甚而几近却。(但我)还是不忘于攀援进取,(因为我)倚重巨神的祐
(谢孟宗 注译 白彩凤 电脑录入)
陈 光 绪
 
陈光绪,号五阆,河南光州固始人。其父陈启端官至特进奉朝请。五代后唐清泰二年(935),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割地勾结契丹,陈启端贻书石敬瑭书记官桑维翰,极陈不可状。维翰不从。遂带其长子时任幕府参军的陈光绪入闽,居小溪场大亭(今安溪县湖头镇横山、后溪一带)。光绪为人乐善好施,仗义疏财,里人得其恩惠,名其山为陈五阆山(山名今犹沿用)。光绪卒于后周显德五年(958)。为湖头后溪、祥华珍山等地陈氏开基始祖。
(引自 《安溪县志》)
李光地《忆阆山赋》
余学也浅,所幸能与孟宗师共事修志,并托他为先贤李光地《忆阆山赋》注译,孟宗师付
出了心力,使我得到了一根拐杖登上了山顶。今日再读《赋》,真有心旷神怡之感。
仁者爱山,李光地钟爱家乡湖头的山水,乃至一草一木。他由山写到水,从登山写到官场、著述;由山水写到晨、昏、日、月,他在回顾一生,最后,他要倚巨灵之休祐,尚耿耿于攀援!圣贤之伟大,就是能给后人留下无尽的精神财富。
李光地在《酬泰山和尚见寄》诗中写到“千古人才著手忙”。而在此《赋》中,则写到“托千秋之大业。”一诗一赋、从泰山写到了阆山,李光地所关注的是千古人才、千秋大业。他在辛苦登山之际,还能想到“皇上治国的苦辛。”这真能与范仲淹《岳阳楼记》里“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相姘美。他一生为官48年,“明良相契”,辅佐康熙,奠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百年盛世的基础。他这个功劳,是诸葛亮也无法做到的。
最后,笔者有幸得见李光地一幅对联墨宝“月朗风清娱好景,花香鸟语识真机”他对风月花鸟,由观赏写到领悟,即是写到了现今“旅游”的作用:从观赏游玩到陶冶情操,即长见识,受教育。
要开发湖头的旅游资源,不能停留在故居、遗址、旧庙,要想开一点,放开一点、弄个大
项目,开发湖头阆山风景区,先把公路开上山去,再架设空中索道游览车。看,台北尽管有“故宫博物院”,他们还是要建“101大楼”,******、民进党上下进退,可“101大楼”还是矗立着!
缺钱吗?想开些,你们比升斗小民办法多多!
(苏旺太)
五阆山 在湖头镇西部,海拔1256.7米。横亘5公里,面积9平方公里,跨湖头、湖上、尚卿三个乡镇。南起黄岭,北至清溪南岸,西北至东南走向。清乾隆《安溪县志》称:“上有两尖,其中尖高处,清明可眺海,并可望郡城东西二塔。俯瞰诸峰,皆在其下。有石平广,裂痕如砌成者。有巨人石,旧号仙铺庭。庭后山阿有龙潭,中产四足鱼,能知风雨,旱时祈雨辄应。障水口者,有五山;其山麓,泉自石罅涌出,凿池潴之。昔日名僧来此尝之,味香而甘,曰:‘此为蟹眼泉。’相国李光地有《阆山赋》。”有石灰石、煤、铁、石墨诸矿。五代时,五郎陈光绪隐居于此,故古称陈五郎山,后雅称五阆山。
(安溪地名志)
纪念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贡献的安溪先贤
祖国统一大业,乃天下百姓所求,民心所向,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几千年来,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仁人志士为之奋斗,做出贡献而名留青史。再这些灿烂的星中,也有安溪的先贤,堪为典型,值得永远纪念。
詹敦仁,是安溪的开先县令。他幼受家教,早岁曾上书劝闽王王入贡朝廷。王 请他参决军机大事。敦仁鄙薄王 杀父夺位,坚辞不就,并赋诗一首以明其志,试题是《劝王氏入贡,宠予以官,作辞命篇》,诗曰:“争霸图王事总非,中原失统可伤悲。去来宾主如邮传,胜负干戈似棋局。周栗纵容宁忍食,诸葛频频满劳思!江山有待归须早,好向鹤林择一枝。”他当上开先县令久,就不辞官归隐佛耳山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