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韦太守陟》阅读赏析
《奉寄韦太守陟》阅读赏析
第1篇:《奉寄韦太守陟》阅读赏析
奉寄韦太守陟①
王维②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高馆③落疏桐。
临此岁方晏④,顾景咏悲翁。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
【注】:①韦陟曾任襄阳、吴郡等地太守。②王维写作此诗时,身在边关。
③高馆:驿馆。④岁方宴:一年将尽。
1.诗作前六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5分)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
1.第一问:前六句描写了边城荒凉空旷、秋气肃杀、萧条衰败的景象。(3分,意思答对即可)
第二问:作者简洁精练地描绘出边塞的荒凉破败之景,便于下文借景抒情,使诗作的主旨更加突出。(2分,意思答对即可)
2.①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忧国伤时的愁绪,同时也抒发了对远方好友的思念之情。(2分,意思答对即可)②诗人来到边城,看到昔日威武雄壮的边关重地变成了一座荒凉凋敝的废城,内心的失望、惆怅和忧思可想而知。(2分,意思答对即可)正逢年末岁尾,诗人身边边塞孤城,听到归雁凄清的鸣叫,内心倍感孤独和凄凉,自然引发了对故乡和好友的思念之情。(2分,意思答对即可)
1.该诗首联“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中的“自”和“空”用得妙,如神来之笔,画龙点睛。请具体赏析其妙处。(6分)
2.这首诗与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都写到边塞孤城,但写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2篇:奉寄韦太守陟翻译赏析
《奉寄韦太守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
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
【前言】
《奉寄韦太守陟》是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创作并寄赠友人韦陟的诗作。此诗描绘了边塞孤城衰败、萧条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惆怅、悲凉之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全诗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层层递进,语言精炼简洁,借悲景诉悲情,最后直抒胸臆,读来荡气回肠。
【注释】
⑴奉:敬词。太守:一郡的行政长官。韦太守陟:即韦陟,王维的好友,两人多相唱和之诗。
⑵荒城:荒凉的古城。唐杜甫《谒先主庙》诗:“绝域归舟远,荒城系马频。”萧索:萧条冷落;凄凉。晋陶潜《自祭文》:“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⑶迥:远。
⑷嘹唳:形容声音响亮凄清。南朝齐谢?i《从戎曲》:“嘹唳清笳转,萧条边马烦。”唐陈子
昂《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诗:“葳蕤苍梧凤,嘹唳白露蝉。”归鸿:归雁。诗文中多用以寄托归思。三国魏嵇康《赠秀才入*》诗之四:“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⑸寒塘:寒冷的池塘。唐韦应物《三台》诗之二:“*泮寒塘始绿,雨余百草皆生。”衰草:枯草。宋陆游《秋晚思梁益旧游》诗:“沧波极目*乡恨,衰草连天塞路愁。”
⑹高馆:高大的馆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3篇:《奉寄韦太守陟》原文注释及赏析
《奉寄韦太守陟》作品介绍
《奉寄韦太守陟》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5卷第22首。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孤城衰败、萧条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惆怅、悲凉之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古诗名句“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就是出自《奉寄韦太守陟》这首诗。
《奉寄韦太守陟》原文
奉寄韦太守陟
作者:唐·王维
荒城自萧索①,万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②。
寒塘映衰草③,高馆落疏桐④。
临此岁方晏⑤,顾景咏悲翁。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
《奉寄韦太守陟》注释
①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
②嘹唳:形容声音响亮凄清。南朝齐谢朓《从戎曲》:“嘹唳清笳转,萧条边马烦。”唐陈子昂《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诗:“葳蕤苍梧凤,嘹唳白露蝉。”
③衰草:枯草。宋陆游《秋晚思梁益旧游》诗:“沧波极目*乡恨,衰草连天塞路愁。”
④疏桐:梧桐树间因为稀疏而落下的斑驳的影子。
⑤岁方晏:一年将尽的时候。唐白居易《观刈麦》诗:“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奉寄韦太守陟》赏析
该诗首联开门见山,直接描写边塞孤城的萧条衰败。一座非常荒凉,被人荒废的池城,随着岁月的侵蚀,更添了些岁月斑驳的痕迹,越发地衰败,荒凉。极目望去,万里河山只一片空旷寂寥,这空不只是空间的空虚,也是回首后,戍守边疆,保家卫国之事业付诸东流的空。这一联中,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寄李儋元锡阅读*_寄李儋元锡翻译赏析_作者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作者为唐代文学家韦应物。古诗全文如下: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前言]
<寄李儋元锡>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此诗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之后的思念。开首二句即景生情,花开花落,引起对茫茫世事的感叹。接着直抒情怀,写因多病而想辞官归田,反映内心的矛盾。“邑有流亡愧俸钱”,不仅是仁人自叹未能尽责,也流露进退两难的苦闷。结尾道出寄诗的用意,是极需友情的慰勉,渴望和友人畅叙。全诗起于分别,终于相约,体现了朋友间的深挚友谊,感情细腻动人,同时章法严密,对仗工整,用语婉转,堪为七律名篇。
[译文]
记得去年春天,在百花盛开的时节与君相逢而又分别。过了一年,又到花开时节。世事茫茫,难以预料。春愁使我心神黯淡,夜晚难以入睡。因身体多病而想念田园乡里。城邑中有百姓流离失所,真是愧对官吏的俸禄。听说你们想来探望我,我常在西楼盼望,已经有好几个月了。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感怀时事,思念友人的情怀。开头意在说明花落花开,别来不觉又是一年。中间四句触景生情,写一年来的感受。世事渺茫难料,因而愁绪满怀;从自身来讲,既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寒食寄京师诸弟阅读*_寒食寄京师诸弟翻译赏析_作者韦应物
<寒食寄京师诸弟>作者为宋代文学家韦应物。其诗词全文如下:
雨中禁火空斋冷,*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译文]
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自坐听*上黄莺的鸣叫。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鉴赏]
韦应物诗集中收录寄诸弟诗近二十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手足情深的诗人。而正由于出自*情,发自胸臆,所以这首诗虽只是即景拈来,就事写出,却令人感到蕴含深厚,情意悠长。
就章法而言,这首诗看似平铺直叙,顺笔写来,而针线极其绵密。诗的首句从近处着笔,实写客中寒食的景*;末句从远方落想,遥念故园寒食的景*。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中间两句,一句暗示独坐异乡,一句明写想念诸弟,上下绾合,承接自然。两句
中,一个“独”字、一个“想”字,对全篇有穿针引线的妙用。第二句的“独”字,既是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下句“想”字的伏笔;而第三句的“想”字,既由上句“独”字生发,又统辖下句,直贯到篇末,说明杜陵青草之思是由人及物,由想诸弟而联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