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文化
目录
首篇·巴陵文化    2
(一)历史渊源    2
(二)传统建筑    2
(三)传统戏剧    3
(四)传统舞蹈    4
中篇·巴陵诗情    6
(一)孟浩然篇    6
(二)李白篇    6
(三)杜甫篇    8
终篇·巴陵邂逅    10
(一)活动背景    10
(二)活动地点    10
(三)活动流程    10
1.前期宣传(一个月)    10
2.活动开展    10
(四)活动总结(一星期)    13
1.才艺展示    13
2.基地建设    13
首篇 巴陵文化
(一)历史渊源
岳阳市位于湖南省的东北部,总面积约为15020平方公里,是湘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与交通中心。岳阳古时称为巴陵,也叫岳州,自古便作为陵湘北门,一直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岳阳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便在这里繁衍生息。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孙权在如今平江县东南部的金铺观设立汉昌郡,这便是岳阳建制的开始,之后东吴还曾派遣横鲁肃率上万人屯驻于此,修建巴丘邸阁城,民国二年,即公元1913年,被正式命名为岳阳县。这里文化灿烂,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便是投入岳阳土地上的汨罗江以死向邪恶势力抗争,一代诗圣杜甫也是病死在岳阳市境内的平江县,李白、韩愈、白居易、孟浩然、陆游以及欧阳修等文人墨客,都曾来到这里,并遗留下很多流传千古的诗篇。
(二)传统建筑--岳阳楼
岳阳楼坐落于岳阳市西门的城头,地处洞庭湖畔,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以及湖北武汉的黄鹤楼统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且自古便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而天下闻名。岳阳楼是以东汉末年的鲁肃阅军楼作为基础,经过历代的沿袭与发展而成的。在唐代之前,其主要被应用于军事,但自此之后,岳阳楼便逐步成为历代游客与风流韵士游览观光或是吟诗作赋
之地,尤其是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是使得岳阳楼名声大噪。历朝历代无数文人墨客登览胜境,使得岳阳楼成为了诸多艺术创作中被反复描摹,且久写不衰的一个主题。如今的岳阳为1984年所重修,其沿袭了清朝光绪六年,即公元1880年所改建时的形制,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一座原貌得以保存的古代建筑,因其有着无与伦比的建筑艺术价值。
(三)传统戏剧
巴陵戏最初被称为巴湘戏,民间将其称为岳州班,直到1953年才正式定名为巴陵戏,是湖南省一个非常重要的戏曲剧种,广泛流行于湖南省岳阳以及周边大部分地区。巴陵戏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传入到这里的昆腔,且明末清初流入湖南的弋阳腔对巴陵戏高腔的出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清代乾隆年间,巴陵戏又融合了其它剧种的艺术因素,以唱弹腔为主,同时也唱昆腔或杂腔小调,逐渐形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戏曲声腔剧种。巴陵戏留存至今的传统剧目多达三百余出,内容大多取材自历史演义与话本,并以反映历代政治或军事斗争为主要题材,如《打严嵩》、《九子鞭》、《夜梦冠带》、《崔子弑齐》、《打差算粮》、《张飞滚鼓》以及《三审刺客》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