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志愿者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班会活动,培养学生对志愿者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活动准备
1. 教师准备:PPT、投影仪、黑板、粘贴纸、签字笔。
2. 学生准备:纸和笔。
三、活动过程
Step1:引入(5分钟)
教师:同学们,今天的班会我们要一起探讨的主题是"志愿者精神",你们对志愿者了解多少
呢?请你们先写下你们对志愿者的理解,准备之后我们一起分享。
Step2:分享与讨论(10分钟)
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轮流分享自己对志愿者的理解,并给出自己心目中的优秀志愿者例子。组员之间互相补充和讨论。
Step3:开展志愿者精神故事分享(15分钟)
教师:班级中的同学请思考并准备一则志愿者相关的真实故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讲述,每个小组选派一位同学进行分享。分享的内容包括志愿者的行为、动机、收获,以及对自己的影响等。
Step4:正式讲解志愿者精神(15分钟)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分享情况和讨论内容,教师进行志愿者精神的正式讲解,包括义务性、自愿性、奉献性和无私性等。
Step5:名人志愿者介绍(15分钟)
教师:请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几天中,选取一位自己认为有志愿者精神的名人或者当地志愿者进行深入的了解,并给出自己的独立观点。在下一次班会时,准备短评发表和表达自己对这位志愿者的崇敬之情。
Step6:志愿者活动展示(20分钟)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展示一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可以是手绘海报、制作PPT、编写海报、演讲等,通过展示的形式加深同学们对志愿者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Step7:总结(5分钟)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班会学习了志愿者精神,你们是否对志愿者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呢?将来也要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活动延伸
1. 同学们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实践并发扬志愿者精神。
2. 组织学生进行志愿者实践报告的撰写,总结自己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收获和感受。
3. 进行志愿者联谊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案结束语】
通过这次志愿者精神主题班会教案的开展,相信可以激发学生对志愿者精神的兴趣和关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通过分享和讨论,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志愿者精神的内涵和意义,以及志愿者活动对自己和社会的价值。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一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并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感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志愿者精神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