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题的议论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题的议论文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于显明我们自身本有的光明的品德,在于亲近民众,使人人恢复原本就有的光明的品德,在于让我们保持在完美的状态。这是《大学》的三纲,也是这一篇的总纲。类似于《中庸》、《论语》的第一句话。如果这一句话深刻理解了,这本书基本也就有一半的内容了。我们来进行拆解。
大学之道:大学是大人之学,与现代的大学有相通的,但更多的是不同。现代的大学指的是高等教育的场所,它的教育是专业化的、细分化、职业化的。更多的是学习高深的知识。而此处的大学是指大人之学,如何学习做大人的,或者说成为“大人”。它更多的考虑是从政,最终完成治国平天下,而先从自身做起,更多说的是如何学习品德。而且是一个总的思想纲领,并不过多探讨从政的实际操作。
大学之道的道指的是道路,也是方法,更是方针。成为大人需要这样这样去做,是一个思想指南。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个递进,先明明德,即做好自己;再亲民,推己及人,
从政必然需要亲民;最后止于至善,保持在这样的状态,这种状态是至善,是和谐,是“致中和”。由小到大,由自己到别人,由近到远。这是儒家一直推崇的行为准则,先不要要求别人,而要求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明明德是彰显自己本来有的良好的品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第二个明是形容词,代表光明的,良好的。明德是这个社会本身所具有的,也是每个人本身所具有的。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本来都有良知,内心的这面镜子在最开始是光亮的,但由于后天各种各样的欲望把这个良知蒙蔽了,好像镜子上蒙上一层灰尘,所以就显得不是很亮,所以“性相近,习相远”。而我们要做的是让自己的良知重新彰显出来,就像擦镜子,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孔子讲“克己复礼”,宋儒讲“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说“致良知”,都是差不多的意思。所以曾子说要“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篇》。
那么,人之初,真的性本善吗?是的,我的理解里,道德是一个向量,是具有方向性的。道德本来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假如这个世界就你一个人,你也没有更其他人接触,那么也无所谓道德。而道德的作用是寻求整个社会,或者整个体的利益最大化。所以,道德的初始是为了让人类能够协同,能够具有更好的体利益,而体利益的提高也有助于个人
利益的实现。所以,道德是有方向性的。每个人从出生就具有共情能力,就具有“四端之心”,这是人类独有的能力,是我们的自性,是我们的天赋。
亲民是第二步。自己的明德已经“明”了,那么就需要再去亲民了,将自己的才能、品德发扬光大。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朱熹说这里可能是“新民”,让民众更新,这种解读说的通,但不合逻辑。首先,亲和新都是有这个字的,《大学》里就有新的概念,没必要通假;另外,儒家向来不要求别人,新人好像带有强迫别人认同自己价值观的意味,不太符合孔子曾子倡导的路线。所以,做亲民解更符合逻辑,因为《大学》的初衷就是从政,治国平天下,肯定要跟民众打交道。
亲民还是要求的执政者,而不是要求民众。要求执政者亲近民众。孔子一直倡导的“克己复礼”也是要求从政者,孔子希望用儒家思想来实行自上而下的思想统一,希望从政者实行仁政,仁者爱人也。
此外,作为我们普通人,亲民也非常重要,即无我心。不要想着自己觉得这个世界怎么怎么样,既然我们学儒家,儒家是仁,是伦理学。所以要出去,看看别人怎么想,别人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会对我们理解这个社会,对我们从政都非常有帮助。从政本质上是让
这个社会更好!
所以,亲民实际上是伦理,是忠恕之道。
止于至善是一直保持在“至善”的状态。至善的状态是和谐,是致中和,即中庸。没有多,也没有少,一切都刚刚好,就是中庸,就是至善。此时,没有个人的私欲蒙蔽自己的内心,内心光明,没有尘埃。所以,做一切事都是从大局出发,这是真的实现了“大学之道”。
止于至善这种情况有没有?有!但肯定不能长期保持,所以,我们要不停的警醒自己,要“日三省吾身”,给自己一个压力,一个复盘,让自己保持在“仁(至善)”的状态。颜回可以三月不违仁,而一般人一天两天就不行了。
所以,总体而言,《大学》是让我们可以终身诵读的思想方针,本质还是修己,再推己及人,成为大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