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纲、六证、八目
大学三纲、六证、八目
1.三纲领:①明明德  ②亲民  ③止于至善。
2.“六证”是修行的次第: (六要素)
①止 ②定  ③静
④安  ⑤虑  ⑥得。
3.八目(八条目):
止于至善①格物  ②致知  ③诚意  ④正心
⑤修身  ⑥齐家  ⑦治国  ⑧平天下。
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语出《大学》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 “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
格物、致知是修身的外部途径,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内在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更高一个层次的自我实现,所以《大学》第一篇在末尾的时候又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第八讲 三纲六证八目的关系
在讲《大学》的传文部分之前,我们先来归纳一下三纲、八目、六证的关系,不完全是古人的,也有我个人的理解。
首先得把修身单独拿出来,它是整个《大学》的核心,如果把它放到八目里面,就将它的重要性降低了,三纲、八目、六证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理不清楚了。
把修身单独拿出来之后,八目剩下前面四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四个加起来就是修身。修身怎么修?就是这四目,合起来,古人称格致诚正,就能达到“明明德”。
为什么叫三纲、八目?三纲就是三个纲领,八目是八个细目。从写书的角度打个比方,三纲是章,八目是节。“明明德”作为一章,下面四个节就是格、致、诚、正。格致诚正才能做到“明明德”,这是“明明德”的方法。
修身也是为了“明明德”,或者说修身的第一步就是“明明德”。具体的方法就是格致诚正。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一点,格致诚正不等于“明明德”,“明明德”的概念比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还要大。或者说,如果只做到这四目,很难直接达到“明明德”。
能做到“明明德”之后才能做到“亲民”,“明明德”实际是一个修炼方式,“亲民”是效果,是这种修炼方法的具体作用,修到“明明德”才能有“亲民”的效果,而达到“亲民”才能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齐家、治国、平天下所需要的基本手段都是“亲民”。“民”就是人,就是你身边的人愿意和你亲近。如果你的家人都愿意和你亲近,家就和谐了,这就是齐家。国里面的人都愿意和你亲近,就是治国。天下人都愿意和统治者亲近,就是平天下。这是“亲民”的功能。
我们可以将八目分成两栏,上一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下一栏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效果和功能。整个《大学》围绕三纲、八目、六证展开,实际谈的就是修身。为什么“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因为要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有人说,我就是一个普通打工的,跟治国、平天下没关系,那你也需要齐家啊!所以任何人都离不开修身,任何人都需要修身。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需要齐家,作为带团队的,需要带好团队,作为统治者,要管理好国家,所以都需要从修身做起。
怎么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四目是手段,不是要达到的效果,通过这个手段是要达到“明明德”的效果。格致诚正不能直接给你带来“亲民”,也不能直接带来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因为这个过程如果不能完整地执行下来,某一个环节出现偏差,就达不到最后的效果了。
比如,如果没有格物致知,只修诚意正心,最后的结果可能达到“明明德”了,但做不到“亲民”。因为如果只修诚意正心,没有格物的话,你可能就变成一个道德先生,一个道德样板,大家对你的评价是,这个人太好了,但就是办事儿办不明白。如果不修诚意正心,只修格物致知,大家对你的评价可能是,这个人太聪明了,就是心不正,那也没用啊。这是两种最典型的修身偏离正确方向所导致的结果,这两种结果都不可能实现“明明德”,也不可能实现“亲民”。
原因也很简单,你想,如果你只修诚意正心的话,人虽然真好,但是办个事儿总办不明白,
人家还能和你亲近吗?如果不修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做的很好,能把人和事儿都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心不正,出发点是歪的,总是以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利益,大家怎么可能和你亲近。
所以,格致诚正是可能修偏的,修偏了就达不到“明明德”,也达不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不等于能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怎么能保证不修偏?就是这四个字要合在一起修,不能分开。修格物致知的同时,出发点要正,心要正;在诚意正心的同时,还要去了解人、了解事物。这四目不能分离,然后才可能“明明德”,有“明明德”之后才可能有“亲民”,有“亲民”之后才可能有治国、平天下。
三纲是纲领。第一个纲领是儒家修行的方法,“明明德”。第二个纲领是儒家修行要达到的功效,“亲民”。一个是修,一个是用。这两纲表面上看起来已经很完整了,为什么还要有第三个纲,“止于至善”?
三纲的第三个起到什么作用?修身一定要以此为出发点,将这做一个愿景。要有“止于至善”的愿景,才有修身的动力。但最重要的功能是体现在,要将“止于至善”和格致诚正结合起来,才会必然地走向“明明德”。
首先要有一个宏伟的愿景,宏伟的蓝图,这个必须是善的。善,必须是有利他性质的,不能纯粹是利己的,这叫做“止于至善”。有这个心,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格致诚正,才能做到“明明德”。
“明明德”是去除后天的习染,把先天的美好素质释放出来。没有“明明德”,就是被蒙蔽、被污染了,就是《三字经》上说的“性相近,习相远”了。修的过程就是去除污染的过程。所以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仁义礼智这些东西不是我们后天学习来的,是我们先天具有的。只不过我们后天生活的过程中,它受到蒙蔽了。
蒙蔽的原因是什么?后天习染。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因是情、欲,所以一旦情绪不正常了,智慧就没有了,心就偏了,一发怒,心肯定偏。情影响到你的先天智慧,爱心也没了,先天的仁、义、礼、智就都被情蒙蔽了。欲也是一样,这件事情我要得利,以欲为出发点,先天的美好素质就被蒙蔽了。这些是内因,蒙蔽我们先天美好素质的内因,情、欲。
外因是社会给我们的不良影响。老太太摔倒了,谁都想要扶,不敢扶是因为有人扶了然后被坑了。所以下次我再看见,就把我先天美好的仁爱之心蒙蔽了,就绕道走了。
蒙蔽我们心的原因,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外因。知道了原因,想要恢复先天的美好素质的话,方法也就到了,从内外两个方面去掉蒙蔽。我们这里主要说内因,因为外因很多是我们无法左右的。
儒家讲“反求诸己”,社会的事情我管不了,但自己的事情我能管得了吧?所以从自身上下功夫,我们先从情、欲上下功夫,把蒙蔽我们的情、欲给理顺,先天的美好素质就焕发出来了,就是“明明德”。先天的美好素质包括孟子讲的“四心”,这是骨干,仁、义、礼、智。“仁者爱人”,“义者宜也”,礼就是行为规范,智是智慧。这些都是我们先天具有的,去掉了后天的习染,这些先天本性就发挥作用了。
修出仁爱之心,最大的体现是,人是心软的。你内心当中有一份柔软,这是大家愿意和你亲近的基本点。如果你心如铁石,没人愿意和你亲近。如果你能做到义,就是办事妥当、恰当、恰如其分,事儿办的地道、到位,大家才愿意和你来往。礼,就是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不能以自我为标杆,要看看社会潜在的行为规范是什么。当然这涉及到不同的文化背景,我们在中国,就要按照中国的规范来,不能说我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最后,先天的智慧浮现出来。具有仁、义、礼、智之后,你就会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大家都愿意和你亲近了,然后才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效果。
这里面为什么要有“止于至善”?它是修“明明德”,唤醒先天智慧的出发点和动力。为什么要修?为人生走向成功。但是,他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相当满意,也不想走向成功,那就不需要修身了吗?那还有一条修身的原因,你需不需要活得明白?别浑浑噩噩,你得活的像个人。发现本我,开启智慧,把人生的事情想明白。如果不修,浑浑噩噩,这辈子就没活明白。
但这么去谈为什么要修身,谈来谈去,都是在较低层面上,就是佛教说的世俗谛。儒家讲《大学》,是精英阶层的学问,针对精英阶层,就得来点高大上的,总是在世俗谛里转,有点儿俗,高大上的就是“止于至善”。最后人生的目的要达到“至善”的境界,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完满。修到那种境界就是“仁者以财发身”,人应该有这种追求。这是精英阶层修身的原动力。
“止于至善”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的功能,如果没有“止于至善”的心,仅通过格致诚正,不一定能达到“明明德”。修到“明明德”的话,外在的表现是什么?有什么能够证明?这就是“六证”。
“六证”是修行的次第,止、定、静、安、虑、得,这个得,就已经达到“亲民”的效果了,已
经成功了。但是,在修“明明德”的过程中,修到了哪一步,这是一个次第,这叫修证。修证是一个佛家的术语,但我觉得挺好。你修到哪一步了,你拿出证据来,出现了这个现象就代表你修到了这一步了,这叫修证。
第一个次第是止,修行要有动力,或者说发心,想要达到“止于至善”就是修行的动力。止是修行的第一个层面,就是刚开始修,发心要修。我不想这辈子过得浑浑噩噩,我想走向成功,我想完善自我,我追求“止于至善”,先要有这个发心。有这个发心才能开始修行,如果没有这个发心你根本没入门。不管你学了多少知识,都没入门。儒家的经典你都能通背,但是没有这个发心的话,你在修行上就是没入门。知识你掌握了很多,但是修行上你是零,还没开始呢!就像你背会了药书,不代表你就是大夫。
实践的修行从“知止”开始,当你开始修了之后,人是会有波动、有变化的。今天发心要修,明天不干了,那就等于你的修行总在一楼徘徊,徘徊了几天从门出去了,要上层次,要楼梯上二楼。
第二个层次叫定,就是定在这,我就是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了,我认为这就是人生的真谛,有这个坚定的心,你就进入了第二个层次,上二楼了。
有了定之后才能静。有了决心,才能有静心,你的心才能沉静下来。静心要做什么?格物致知。儒家提倡静坐反思,静坐首先要做到静字。我打打坐,看看我这一天的事情有没有处理不当的地方,情和欲有没有出现偏差?要做这件事情首先需要静心,要不然杂念、妄念袭来,你的心就跑了,根本得不出一个正确的结果。
静心才能格物致知,但必须得有“止于至善”,才能保证有诚意正心,才能保证格物致知不走到邪路上去。否则,格物反而为害,他的情和欲我都太了解了,我随时随地能把他的情绪引爆,两分钟我就能让他蹦起来,我能把他气死,就像诸葛亮气死周瑜似的。这就修到邪路子上去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