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红的历史 重温淮海战役精神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是祭祀祖先、缅怀逝去的亲人节日。今年正值淮海战役胜利65周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再次去触摸那段红的历史,重温永存的淮海战役精神;缅怀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长眠在淮海大地上的先烈,为了建立新中国而浴血奋战的英雄们。中国精神包括哪些精神
1948年11月6日举行的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之一,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乾坤之战。它的战役规模之大,历史时间之长,参战人员之众,战斗之惨烈,都是中国乃至世界战争史上罕见的,因此,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战役之一,与红军时期的“四渡赤水”战役一起,被编入美国西点军校的教材中。
淮海战役历时66天,歼灭国民党军约55.5万。解放军60万人战胜了国民党军80万人,以劣势武器装备战胜了国民党军精良武器装备,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争史上的奇迹。当斯大林听到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后,在记事本上写道:“60万战胜80万,奇迹,真是奇迹!”这次战役的胜利迫使蒋介石“引退”下野,加快了国民党政权的土崩瓦解,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这样的战争奇迹得来绝非偶然,首先,是有一个正确的作战方针的指导;其次,是人民解放
军指战员不怕牺牲,浴血奋战,以大无畏的气概面对强敌;三是,540万人民众无私奉献“倾家荡产支援淮海战役”的结果。更是淮海战役精神的集中体现。
同学们在课本中都学过“十人桥”的故事,这是在淮海战役发起后的11月8日,华野九纵的“潍县团”追击国民党第七兵团63军的途中,在堰头镇西边被一条10米多宽的村边护圩壕沟挡住了去路,冲在最前面的二连连长命令一排三班火速在壕沟上架设浮桥。副排长范学福、三班长马选云率领战士冒着对岸国民党军的机扫射架设浮桥,为了保证部队快速通过,三班的战士们,跳进了冰冷刺骨的水中用肩膀抗着浮桥,用身体做桥墩,使部队安全过河并快速投入到战斗中。在淮海战役中这是一场很小的战斗,但是,它却代表的是一种精神,这就是淮海战役的精神:一切服从大局,团结协作,奋不顾身,勇于牺牲自我。时任九纵司令员聂凤智将军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这样评价这一壮举:“这一行动其政治意义,大大超过这一行动的军事价值”。现在,“十人桥”班所在部队已经改编成了武警部队,一直沿用“十人桥班”的名称,依然传承着淮海战役的精神和英雄集体的光荣传统。
在徐州云龙山上有一座淮海战役烈士墓,这位烈士就是华野二纵四师参谋长兼十四团团长佘锜义,也是在淮海战役中直接牺牲在战场上职务最高的烈士。
1948年11月15日,执行迂回任务的华野二纵与执行同样任务的邱清泉的第七十四军在潘塘东南遭遇,双方从迂回侧击变成了正面作战。一天多的激战中,佘锜义指挥的第十四团打得勇敢顽强,出完成了任务。11月18日晚,十四团又奉命配合其他部队在狼山一线继续阻击国民党军的东援部队。19日上午,佘锜义指挥十四团的一个营攻打马山国民党军阵地时英勇牺牲。这充分反映了解放军官兵平等,指挥员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淮海战役精神。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淮海战役中后勤补给是战役胜利的关键所在。支前民工为此付出艰苦的劳动,甚至是牺牲生命。在淮海战役纪念馆内收藏着一根属于国家级文物的“小竹竿”,它讲的是支前模范唐和恩的故事。唐和恩在参加淮海战役运粮时随身携带的一根小竹竿,他把在支前途中经过的地名都刻在了上面。竹竿上密密麻麻地刻上了山东、江苏、安徽三个省的88个地名。如果把这些地名按地理位置联接起来,就是一条支前路线图。唐和恩的这一无意的举动,为我们留下了支前民工冒着林弹雨,克服千难万险,忍风雪饥寒,宁可自己受冻挨饿,也不会吃一粒军粮;宁可自己牺牲,也不会让伤员二次受伤的英雄事迹的见证。当时流传着一首民谣:“最后一颗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床被子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子今天就送他上战场”。这正是人民支援淮海战役的真实写照。
正如陈毅元帅所说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解放军打到哪里,他们就把粮食、弹药推到哪里。 这也是淮海战役精神的又一种体现,依靠人民众的伟大力量,才造就了淮海战役的以少胜多的战争奇迹。
每年的清明节我们都要到淮海战役烈士塔去祭扫革命烈士,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塔下回廊的大理石上镌刻3万多英烈的名字。历时66天的战役,每一昼夜就有近470人牺牲;如果扣除战场休整的21天,每天就有近690人牺牲。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人数超过了辽沈和平津战役牺牲人数的总和,占整个解放战争中解放军牺牲人数的十分之一。但是,还有多少无名烈士,他们是谁,叫什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碾庄烈士陵园内,有一座大型的无名烈士合葬墓;第二阶段的双堆集烈士陵园内,也保存一个无名烈士合葬墓,在一百多个单体墓中有一半都是无名烈士;第三阶段的陈官庄烈士陵园共有六百多座独体墓和无名烈士墓。在这三座烈士陵园中,安葬着几千名烈士。但是,更多的烈士墓大都散落在发生过战斗的地方,而且大多数都没有墓碑、没有留下姓名的无名烈士。当地的老人们都会口口相传地告诉他们的子孙后代:“这个坟里埋葬的是淮海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这些无名烈士就这样长眠在他们战斗过的地方,被一代又一代后人不断提起,怀想,而永生!让我们牢记他们,牢记他们就是铭记一段历史;牢记他们就是传承一种精神;牢
记他们就是珍惜和平。
淮海战役是一场内战,但它是中国革命进程中无法避免的一场战争,它决定着中国人民的命运和中国发展的方向,同时也造就了中国革命史上最辉煌的篇章。现在,我们经过了65年奋斗,中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国力和军力都得到极大提高。淮海战役作为使用常规武器的经典战役,从军事指挥上来说,也许对于现代战争已经没有直接指导的作用了。然而,淮海战役精神是永恒的,它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来人,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将中国建设成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