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口”和“嘴”的教学思考
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教学思考
作者:肖丽莉
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2年第03
        摘要:在单独成词的时候,表示意思是相同的,然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能简单地作为同义词解释给汉语学习者,因为二者都具有多个义项。在不同的义项上具有各自独立的语用,不能互换;在相同的义项上,也表现出语用上的明显差异,体现在两个词在感情彩、构词能力、使用范围等方面的差别。这类词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本文针对汉语学习者使用中产生的偏误进行考察、整理、分析归纳偏误类型,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偏误
        汉语中词汇系统复杂、数量庞大,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语素而不是词,由于外国学生缺乏汉语语感,常常理解不当、使用出错、记忆困难等问题。对外汉语教学中两个词的教学可以作为一个典型案例来分析汉语学习者对此类词使用偏误产生的原因,探索一些有效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使用偏误情况
        根据汉语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资料调查收集整理,发现留学生在使用时常出现如下偏误:
        (一)表示发声和进饮食的器官时混用情况
        例如:某泰国学生说:老师,这两天我生病了,长了嘴疮。正确的表达应该是:老师,这两天我生病了,长了口疮。
        (二)表示说话、言语、口头表达时发生混用情况
        例如:一个以列学生问老师,,能不能说:我亲嘴对你说?。正确的表述只应该是:我亲口对你说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致因分析
        (一)从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分析
口组词
        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由于其本国语言、本国文化对学习目的语有干扰作用,以及他们自身有限的目的语知识对新的知识的干扰。在学习中,学习者由于缺乏语言学的知识和学习外语的经验,因此,会自觉地和不自觉地形成自己对知识理解的一套固有的学习策略,致使他们在学习汉语时,以自己独有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或观察事物的角度和范围去学习目的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