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由哪两部分组成,有什么特点?
计算机的内存分为两类,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rom是什么RAM是通常所说的内存。RAM的英⽂全称是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之意。存储的内容可以通过指令随机读写访问。RAM由半导体存储器组成,当系统运⾏时,将所需的指令和数据从外部存储器(如硬盘、软盘、光盘等)调⼊内存,CPU再从内存中读取指令或数据进⾏处理,并将结见存⼊内存,所以RAM既能读⼜能写。RAM中存储的数据在关机或断电后将⾃动丢失,因⽽只能在开机运⾏时存储数裾。RAM⼜分静态存储器SRAM、动态存储器DRAM和磁性内存MRAM三种。
ROM,英⽂名叫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之意,是⼀种半导体电路,通过掩模艺⼀次件制造,使⽤时只能从中读取信息⽽不能写⼊信息。ROM的特点是价格⾼并且容最⼩,但由于其与有断电后数据可保持不变的优点,常⽤于存放⼀次性写⼊的程序或数据,例如,主板上保存BIOS程序的芯⽚就是ROM存储器。
ROM存储器可分为四种,即普通ROM、EPROM、EEPROM和Flash Memory。早期主板上的BIOS使⽤的是普通ROM,只能⼀次性写⼊,其中的内容不可改变。其后BIOS使⽤EPROM制造,即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这种ROM 使⽤紫外线扫描的⽅法擦除和改写其中的信息。⽽后开始使⽤EEPROM制造,即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这种ROM可以⽤电⼦扫描的⽅法来改变存储器中的内容。⽬前,主板上
的BIOS多使⽤Flash Memory制造,简称闪存,这种存储器可以直接通过调节主板上的电压来对BIOS进⾏升级操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