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口是世界第一吗(截止2023年)
印度人口是世界第一吗(截止2023年)
  印度人口是世界第一吗
  印度正在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根据联合国的估算,印度2023年人口数量达到1425775850人,预计到2050年突破16亿。但该国青年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十年来,印度青年失业率一直徘徊在20%之上。
  印度问鼎人口第一大国背后:青年失业率一直徘徊在20%之上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来自世界银行和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显示,2023年印度15-24岁青年体失业率已经达到了23%。印度今年的官方数据显示,受过教育的青年失业率达18%,相当于2400万人。
  根据在职训练公司Wheebox的数据,2023年印度的毕业生有将近一半(49.7%)“无法雇用”,即便是印度最热门的科技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也仅有六成左右属于“能够聘用”的程度。2023年,在印度北方邦和比哈尔邦,曾有愤怒的年轻人因为铁路招聘僧多粥少,而爆发示威活动。
  在当下的印度,学历越高可能到合适工作的几率更小,相比之下,在学历最低的人中,只有3.6%的人不到工作。“印度的人力资本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印度商学院教授钱斯里帕达认为,目前印度的工作岗位远远少于求职者,年轻人别无选择,只能从事低薪工作以维持日常生计。
  还有大量的年轻人选择了其它赛道,那就是考国家公务员。印度公务员考试(CSE)号称难度世界第一,每年都有大约100万人申请,最终只有不到1%的人入选。
  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将增加就业岗位作为优先事项,但面临的挑战可谓不小: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20年的一份报告,为了跟上青年人口暴增的步伐,印度需要在2030年前创造至少9000万个非农就业新岗位。同时,这将需要每年8%至8.5%的GDP增长。
  专家警告,随着人口增加和就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问题只会变得更糟。印度政府前首席经济顾问巴苏表示,印度目前的青年失业率是惊人的,特别是近几年来,都显示就业机会严重不足是印度长年以来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人口第一国家”这个头衔将会不再是红利,而是负担。
  越来越多的印度经济学家表示,印度还有许多选择来解决这些人口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根据Capital Economics的数据,制造业占印度就业人口的比率还不到15%。这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数字,同时也意味着潜力巨大,莫迪政府如若能提高这个比率,必能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
  印度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
  印度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等;稻谷主要分布在常年降水量为200毫米以上的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岸的沿海地区;小麦主要种植在国土的北部地区,冬季气温较低且有少量冬雨,适于小麦生长;高粱、谷子、玉米等杂粮作物则种植在德干高原的大部分干旱地区;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那里有肥沃的黑土,是印度最大的棉花产区;黄麻集中分布在恒河下游,这里的湿热气候利于黄麻生长,而充足的河水又便于浸泡麻秆,加以稠密的河网为黄麻纤维的运输提供了方便条件;茶园大多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气候湿润、排水良好的低山坡上;花生、油菜、芝麻等油料作物则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南部。
  印度的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
  一、主要农作物
  印度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国家之一,农业在印度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印度的气候和土地条件非常适宜农业生产,因此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印度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稻米,此外还有玉米、甘蔗、番茄、黄瓜、豆类等多种水果和蔬菜作物。
  二、主要经济作物
  在印度的经济中,农业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除了农作物之外,印度还有一些主要的经济作物,其中最重要的是茶叶和棉花。茶叶是印度的传统产品之一,印度的红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占据了世界茶叶市场的重要位置。另外,印度的棉花也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棉花产区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印度的农业资源非常丰富,除了小麦和稻米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农作物
  印度人是什么人种
  多种族人
  印度人种姓等级制度
  印度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历史。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
  第二等级刹帝利主要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
  第三等级吠舍主要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
  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业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在古印度种姓中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属于统治阶级,在印度各个种姓互不通婚,也就是说属于婆罗门就只能和婆罗门的种姓结婚。
  如果和别的种姓通婚生下的子女就会被看成贱民,这种跨种姓通婚的最不受待见的,并且还不包括在四个种姓之内。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