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简短讲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详解】【成语】:罔,没有,不知道;殆,疑惑,危险。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而无所得;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读书,则终归于疑惑、危险。【出处】:《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文字的含义是:原来指写在书面上或印在纸上的文字。但后来用它指表面的文字,即词语;单指抽象事物,如书本、理论等。词义有时发生变化,由指文字扩大到指一切书籍,如知识、信息等。有时还指不一定出自某书的若干知识或信息。由此,人们常常把一些单字词语赋予多种含义,造成了词语的多义性。
【典故】:南宋淳熙间,有个叫黄庭坚的著名诗人,曾当过地方官。他的一个朋友向他讨教,该怎样修身养性才算好?黄庭坚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的“罔”是什么意思呢?它的原意指的是迷惘。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惘而无所得;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读书,则终究是要疑惑而陷入危险的境地的。后来,人们又把“罔”这个字引申为没有的意思。那么,“罔”还可以有哪些引申义呢?
有一次,鲁国有个非常好学的人,走路时随手拿起别人喝剩下的水,喝了一口,然后把它吐掉,认为水中一定有什么物质让他无法消受。如果是有毒物质,就会因此丧命。
译文:【解释】:罔:迷惘。因为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而无所得,只是一味空想却不读书,终究要疑惑而陷入危险境地。【出处】:《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示例】:在战争时期,我军将士依然手不释卷,因此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近义词】:好高骛远、囫囵吞枣【反义词】:精益求精【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形容人的治学态度
【典故】:两个人上街去卖菱角。他们看到前面围观的人很多,心里高兴极了,就抬着菱角,想尽快地卖完。但是,过了很长时间,菱角还没有卖完。这时,人开始骚动起来,卖菱角的人便失望地回家了。走到半路上,遇见了关羽。他们抱怨卖得太少。关羽听了很不高兴,说:“这点东西都卖不掉,你们平时不是说能卖很多吗?”一句话问得卖菱角的人哑口无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