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国宝大熊猫》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
《习作: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
评改指导
【教学目标】
能依据习作评价标准,对习作进行评价、修改。
欣赏、学习优秀作品以及精彩片段。
【教学重点】
能依据习作评价标准,对习作进行评价、修改。
【教学准备】
学生已完成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
习作导入
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习作《国宝大熊猫》,同学们都认真完成了习作,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修改、完善这次的习作吧!(板书——习作:国宝大熊猫 评改指导
评改指导
作探究
1.探究任务
明确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及修改方向。
提示:先分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在班级交流分享。
2.探究活动
(1)结合习作要求,师生共同明确评价标准。(板书:明确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①是否整合有关信息。
②是否从几个方面介绍大熊猫。
介绍大熊猫的内容是否准确,语言是否生动、具体、形象。
(注意:每个要点3颗星,共计9颗星。)
(板书:整合信息  分几个方面介绍  内容准确,语言生动、具体、形象)
过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根据评价标准,讨论一下本次习作的具体修改方向吧!(板书:明确修改方向)
(2)结合典型习作,师生共同明确修改方向。引导:这篇习作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好的修改方法呢?
出示典型习作:
                  国宝大熊猫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中,有许多可爱的动物,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我国的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是哺乳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甘肃、陕西等地区。大熊猫身上毛茸茸的,全身只有黑白两种颜。寿命一般在18至30岁之间。
大熊猫小时候特别活泼,很爱动,整天爬上爬下,可是长大后就特别懒,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大睡,只有在它饿的时候才摆动着胖乎乎的身体东西吃。它有一双黑黑的耳朵,还有一双乌黑的眼睛,而眼睛外的一层毛是深黑的。它吃东西时很认真,吃饱了还要喝水。
大熊猫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是中国的国宝,只有我们中国才有,且数量很少。所以我们要加倍珍爱大熊猫,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爱护自然,保护动物!
①聚焦“是否整合信息。”“是否从几个方面介绍大熊猫。”
出示片段大熊猫是哺乳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甘肃、陕西等地区。大熊猫身上毛茸茸的,全身只有黑白两种颜。寿命一般在18至30岁之间。
大熊猫小时候特别活泼,很爱动,整天爬上爬下,可是长大后就特别懒,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大睡,只有在它饿的时候才摆动着胖乎乎的身体东西吃。它有一双黑黑的耳朵,还有一双乌黑的眼睛,而眼睛外的一层毛是深黑的。它吃东西时很认真,吃饱了还要喝水。
引导思考:读了这两段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怎样修改?
预设:“大熊猫身上毛茸茸的,全身只有黑白两种颜”和“它有一双黑黑的耳朵,还有一双乌黑的眼睛,而眼睛外的一层毛是深黑的”这两部分都是在介绍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可以合并在一起。
修改范例:大熊猫是哺乳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甘肃、陕西等地区。寿命一般在18至30岁之间。
大熊猫身上的毛只有黑白两种颜。它有一双黑黑的耳朵,还有一双乌黑的眼睛,而眼睛外的一层毛是深黑的。
大熊猫小时候特别活泼,很爱动,整天爬上爬下,可是长大后就特别懒。常常用爪子抱着
头呼呼大睡,只有在它饿的时候才摆动着胖乎乎的身体东西吃。它吃东西时很认真,吃饱了还要喝水。
教师点拨:在介绍大熊猫时,我们要整合信息,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介绍每个方面时要有顺序,这样能使介绍更清楚。
②聚焦“介绍大熊猫的内容是否准确,语言是否生动、具体、形象。
a.出示片段:大熊猫身上的毛只有黑白两种颜。它有一双黑黑的耳朵,还有一双乌黑的眼睛,而眼睛外的一层毛是深黑的。
引导思考怎样描写可以让大熊猫的外形特点更鲜明呢?
预设1: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还可以用上“毛茸茸”“圆滚滚”等有趣的词语,体现大熊猫的可爱。
预设2:这段内容都在介绍大熊猫外形的可爱,如果用上关键句统领整段,大熊猫的外形特点会更加鲜明。
修改范例:大熊猫的样子很可爱。它身上毛茸茸的,黑白相间的毛特别显眼,圆溜溜的脑袋上,长着一双黑黑的耳朵,一直是竖着的,好像在认真听着什么。它还有一双乌黑的眼睛,眼珠子总是转个不停,而眼睛外的一层毛,好像是故意染成深黑的,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它戴了一副墨镜呢!
教师点拨:抓住关键语句能够突显大熊猫的特点,学会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及有趣的词语可以使习作语言更加生动。
b.出示片段大熊猫小时候特别活泼,很爱动,整天爬上爬下,可是长大后就特别懒,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大睡,只有在它饿的时候才摆动着胖乎乎的身体东西吃。它吃东西时很认真,吃饱了还要喝水。
引导思考:读了这段,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1:这段介绍的是大熊猫平常活动的状态,重点写了它小时候和长大后的变化,以及它吃东西的样子。
预设2:我觉得作者没有把大熊猫吃东西时的神态、动作写清楚。
追问:该如何修改呢?
修改范例:大熊猫小时候特别活泼,很爱动,整天爬上爬下,可是长大后就特别懒,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大睡,只有在它饿的时候才摆动着胖乎乎的身体东西吃。它吃东西时很认真,常常直着身子盘腿坐下,一只前爪抓住竹子,另一只前爪帮扶。只见它先用锋利的牙齿剥开竹皮,再把里面鲜嫩可口的部分一口一口吃掉,嘎嘣嘎嘣,吃得可香了。吃饱了,还得用水润润喉咙,十分讲究。
教师点拨:抓住大熊猫的动作进行细致描写,写出了大熊猫吃东西时认真、可爱的样子。
③整体出示修改后的习作,引导:你觉得修改后的习作达到习作要求了吗?
国宝大熊猫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中,有许多可爱的动物,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我国的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是哺乳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甘肃、陕西等地区。寿命一般在18至30岁之间。
大熊猫的样子很可爱。它身上毛茸茸的,黑白相间的毛特别显眼,圆溜溜的脑袋上,长着一双黑黑的耳朵,一直是竖着的,好像在认真听着什么。它还有一双乌黑的眼睛,眼珠子总是转个不停,而眼睛外的一层毛,好像是故意染成深黑的,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它戴了一副墨镜呢!
大熊猫小时候特别活泼,很爱动,整天爬上爬下,可是长大后就特别懒,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大睡,只有在它饿的时候才摆动着胖乎乎的身体东西吃。它吃东西时很认真,常常直着身子盘腿坐下,一只前爪抓住竹子,另一只前爪帮扶。只见它先用锋利的牙齿剥开竹皮,再把里面鲜嫩可口的部分一口一口吃掉,嘎嘣嘎嘣,吃得可香了。吃饱了,还得用水润润喉咙,十分讲究。
大熊猫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是中国的国宝,只有我们中国才有,且数量很少。所以我们要加倍珍爱大熊猫,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爱护自然,保护动物!
点拨:修改后的习作从基本信息、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价值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宝大熊猫。介绍有条理,语言生动有趣,突显了大熊猫的特点。
3)练一练,出示典型习作片段,小组合作,修改语段。
通常情况下,大熊猫的性情都很温顺,它们很少主动攻击其他动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但一旦当上了妈妈,其小宝贝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从来不让别人靠近。
①引导:谁能说说这个习作片段存在什么问题?
预设1:语言比较平淡,不够生动。
预设2:大熊猫的动作描写比较少。
②追问:你能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吗?
预设1:可以用上修辞手法,语言更生动。
预设2:可以补充动作、神态描写。
③小组讨论、修改,并推选代表读一读修改后的片段。
修改预设通常情况下,大熊猫的性情都很温顺,初次见人,常常用前掌蒙面,或把头低
下,不露真容,像个娇羞的小姑娘。它们很少主动攻击其他动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但一旦当上了妈妈,其小宝贝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便是关怀看望,也会让它大动肝火,张牙舞爪。
过渡:同学们,我们按照习作评价表评价了自己的习作,分析了一篇典型习作,也做了一次习作片段修改练习,接下来请大家将学到的评改方法运用到自己和同桌的习作中去吧!
设计意图以有代表性问题的习作为例,集体修改,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学习到修改方法。
习作分享
三有保护动物是什么意思互评互改,分享习作。(板书:习作交流分享)
1.学生对照评价标准,小组合作:评价、修改自己和同学的习作。
点拨:出示习作评价表及评价提示,供学生交流讨论时参考。
2.学生修改完习作后,小组推荐佳作或精彩语段,在班级交流分享。
3.教师小结:通过这次习作评改课,我们明确了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掌握了修改方法。在互评互改,分享习作的活动中,也欣赏了同学们的精彩作品。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篇佳作《国宝大熊猫》吧!
设计意图通过相互评改,能引导学生审视自己和同学的习作,在交流中反复修改,巩固学到的评改方法。而习作分享活动,能丰富学生的阅读面,扩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帮助学生得到一些习作的灵感。
佳作赏析
1.出示与本次习作主题“国宝大熊猫”相关的习作例文供学生阅读。
范例
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长相可爱,深得人们的喜爱。它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全身都是毛茸茸的。头和身子是白的,四肢是黑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它那一对黑耳朵,以及两个圆圆的黑眼圈,可爱极了!
大熊猫最喜欢吃箭竹,这是一种既脆又略带甜味的竹子,是大熊猫主要的食物来源。大熊猫吃东西时很认真,只见它先把这些竹子咬断,再一根一根地扯掉竹枝,然后撕开竹皮,左一口,右一口,吃得津津有味。大熊猫的食量可大了,一天要消耗几十千克的箭竹呢。
大熊猫喝水的过程也很有意思。一到小溪旁,它就会先用爪子刨一个小水洼,然后“咕噜咕噜”地喝起来。水洼里的水喝干了又流满,流满了又被喝干。直到再也喝不下了,大熊猫才罢休。然后,它就会在河边躺上几个钟头。躺够了,它才慢腾腾地爬起来,摆动着胖乎乎的身子,寻食物去了……
性情温和的大熊猫与它的邻居小熊猫、、青鹿等都能和睦相处。但有时候它又很淘气,它趁人们不在家的时候,溜进去偷吃食物,还把勺子扔得远远的,把锅挂在树枝上,令人哭笑不得。除了偶尔的调皮捣乱,大多数时候,大熊猫都是稳重好静的,甚至似乎有些迟钝,但当敌人来犯时,它却能灵活敏捷地攀上树枝。
大熊猫以它那逗人喜爱的形象、迟缓有趣的动作、温和稳重的性情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我国把大熊猫作为国礼,赠送给一些友好国家,人们都亲切地称它是“和平友好的使者”。
听了我的介绍,你更喜欢可爱的国宝大熊猫了吧?
2.师生合作简单分析范例教师对这篇范例进行整体评价
批注
①介绍了大熊猫可爱的外形特征。
②写大熊猫吃竹子和喝水,动作细致具体,描写生动有趣。
③运用对比的手法,体现大熊猫的特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