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庙会
农历六月初六至十五举行“大誓愿会”和“十寺法会”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开始,在菩萨顶文殊院里搭建念经,到农历六月十四进入高潮,几百名喇嘛戴面具表演,由乐队伴奏,每天六七个小时。进到十六,就由场地活动变为游行活动,仪仗队、大轿子、念经队伍、鼓乐队伍,有一里多长。这就形成了五台山六月大会的最高潮。
五台山六月骡马大会 农历六月
六月大会由来以久,是当地最有名的古庙会,早在隋唐时期就已初具规模,清代达到高峰。举办地就在五台山所在的台怀镇,历时1个月到40天,会上的主要交易品是大牲畜。
农历六月,原本是五台山大法会的时节,后来周边的农民纷纷趁此时机,到这里来进行牲畜交易,以后渐成规模。届时,交易牲畜的农民、朝山拜佛的香客居士、旅游观光的中外游客、做买卖的四方客商都云集于此,最热闹的时候台怀地区聚集有十四、五万人,当中还穿插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农历六月初六至十五举行“大誓愿会”和“十寺法会”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开始,在菩萨顶文殊院里搭建念经,到农历六月十四进入高潮,几百名喇嘛戴面具表演,由乐队伴奏,每天六七个小时。进到十六,就由场地活动变为游行活动,仪仗队、大轿子、念经队伍、鼓乐队伍,有一里多长。这就形成了五台山六月大会的最高潮。
五台山六月骡马大会 农历六月
六月大会由来以久,是当地最有名的古庙会,早在隋唐时期就已初具规模,清代达到高峰。举办地就在五台山所在的台怀镇,历时1个月到40天,会上的主要交易品是大牲畜。
农历六月,原本是五台山大法会的时节,后来周边的农民纷纷趁此时机,到这里来进行牲畜交易,以后渐成规模。届时,交易牲畜的农民、朝山拜佛的香客居士、旅游观光的中外游客、做买卖的四方客商都云集于此,最热闹的时候台怀地区聚集有十四、五万人,当中还穿插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跳布扎 农历六月十五前后
起源于西藏,是五台山黄教每年举行的重大佛事活动。在活动前一天,寺内喇嘛就开始念护法经,跳金刚舞,在菩萨顶“镇鬼”;十五日,百余名有身份的喇嘛走出菩萨顶,穿街绕巷,最前边架着弥勒菩萨像,其后大喇嘛坐轿,二喇嘛骑马,其余僧众吹奏庙堂音乐,浩浩荡荡的往罗目侯寺去“跳神”;十六日,又在菩萨顶“斩鬼”,大二喇嘛穿戴皇赐服饰,外列僧人头戴面具装扮28宿,就地画圆,按圆行步,并辅以身形手势。通过此活动以驱除邪恶,迎来吉祥安泰。
五台山人称”僧人山”,因寺庙菩苹一地而闻名于世。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拉开了五台山春节的序幕,家家户户20点左右燃放爆竹,欢送神仙上天言好事,..
小年拉开春节的正式序幕
腊月***三随着晚间声声炮竹响彻云霄,拉开了五台山春节的序幕,家家户户20点左右燃放爆竹,欢送神仙上天言好事,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这天也称为小年,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举办祭拜灶神的仪式。
民间传说,腊月***三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每户人家的善与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糖(或蜜)融化,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曰为:上天言好事。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此说法流传的比较广泛。
垒旺火
从下午5点左右开始,人们用当地的肥碳磊起了高大的旺火,中间装有木材等易燃的东西,以备大年初一燃放。
放安神跑
年三十晚饭后家家户户放三声爆竹。并在天地爷神位前焚香,敬纸,民间称为安神。犹如人间宴会前发散请柬,邀请天地诸神,列祖列宗。俗语“安神不响炮,爷爷不知道”,安神炮响过之后,村人就不再***行动了。
包饺子
除夕晚上,神炮响过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谈天说地。包饺子时,要包一个铜线或硬币,第二天谁吃到谁有福。如果家里娶有新媳妇,还要包红枣、花生,枣谓早获麟儿,
放安神跑
年三十晚饭后家家户户放三声爆竹。并在天地爷神位前焚香,敬纸,民间称为安神。犹如人间宴会前发散请柬,邀请天地诸神,列祖列宗。俗语“安神不响炮,爷爷不知道”,安神炮响过之后,村人就不再***行动了。
包饺子
除夕晚上,神炮响过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谈天说地。包饺子时,要包一个铜线或硬币,第二天谁吃到谁有福。如果家里娶有新媳妇,还要包红枣、花生,枣谓早获麟儿,
花生喻有男有女,今天己经成为鼓励大家多吃饺子的娱乐行为。
熬年
一夜边双岁,五更分两年,除夕夜,民间很少睡觉,老年人珍惜时间,不愿在睡梦中度过最后时刻;青年人情绪活跃,不想入睡;家庭主妇要把每个人的新衣服拿出来,交给各人保管,第二天换穿。一家人围坐,或说,或玩。现在大部分家庭有不睡觉活动,欢乐面和谐,民间称为熬年。午夜,人还要吃几个饺子,称为“交子”,钟声呼过十二点,便迎来了最隆重的新春佳节,春节的一切庆贺活动便坚持着开始了。
烧头香
熬年
一夜边双岁,五更分两年,除夕夜,民间很少睡觉,老年人珍惜时间,不愿在睡梦中度过最后时刻;青年人情绪活跃,不想入睡;家庭主妇要把每个人的新衣服拿出来,交给各人保管,第二天换穿。一家人围坐,或说,或玩。现在大部分家庭有不睡觉活动,欢乐面和谐,民间称为熬年。午夜,人还要吃几个饺子,称为“交子”,钟声呼过十二点,便迎来了最隆重的新春佳节,春节的一切庆贺活动便坚持着开始了。
烧头香
烧香之俗,在中国古已有之,在中国,人们敬神拜佛要烧香,而世界上其它国家同样也会在神灵前烧香礼敬。作为佛教发源地的印度烧香,也源于早期信仰活动。同时由于印度环境因素的关系,还形成了他们当地特有的烧香习俗。
五台山作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首,每年有来自海内外的香客数以百万之多,这不仅源于五台山在佛教界的地位及其数千年连绵不断的香火,更主要的是五台山之灵气吸引着无数的人们前来进香、礼佛、许愿还愿。
撞头钟
敲钟偈曰:“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游人
、香客到寺院都要撞钟三下,至于为何要撞三下?据说撞钟三下,分别代表福、禄、寿。这里的福指的就是福喜临门,禄指的就是***厚禄,寿指的就是延年益寿。所以凡到寺院烧香礼佛的人,大都要撞钟三下,以祈身体健康、福禄呈祥、烦恼消除、善根增长。
五台山的佛钟有55口,但最大最有名气的则是大显通寺钟楼的“震悟大千”幽冥钟了。大显通寺钟楼分上下两层,通体望去,巍峨敦厚,雄伟壮观。二层中间的阁内,供有地藏菩萨,梁山上悬挂着一口大的铜钟,叫作幽冥钟。这口铸于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的钟,钟身高达2.7米,厚约8厘米,外径1.8米,重达9999.5斤。相传讳皇帝“万岁”故不足万斤。钟口边缘为波浪形,外部铸有楷书佛经1部,共万余字,字迹至今仍端正清晰。下层石券门洞长15.4,宽13.6米,可供游人往来。石券门洞正面洞额上,嵌着“震悟大千”四个楷体金字的横幅石匾一块,长1.6米,高0.7米,青石阳刻,蓝底,是***启四年(公元1624年)秋尚赏司卿姜吉礼立的,意为钟声远播,佛法无边,唤醒大秋世界芸芸众生的错愦迷惑。背面的石券门洞额上,也刻着“慈云普渡”四个楷体金字,意为佛以云彩那样广大的慈心普遍度化众生。凡五台僧尼圆寂后,将名字写在纸上,贴在钟身,意为与钟共存。
五台山的佛钟有55口,但最大最有名气的则是大显通寺钟楼的“震悟大千”幽冥钟了。大显通寺钟楼分上下两层,通体望去,巍峨敦厚,雄伟壮观。二层中间的阁内,供有地藏菩萨,梁山上悬挂着一口大的铜钟,叫作幽冥钟。这口铸于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的钟,钟身高达2.7米,厚约8厘米,外径1.8米,重达9999.5斤。相传讳皇帝“万岁”故不足万斤。钟口边缘为波浪形,外部铸有楷书佛经1部,共万余字,字迹至今仍端正清晰。下层石券门洞长15.4,宽13.6米,可供游人往来。石券门洞正面洞额上,嵌着“震悟大千”四个楷体金字的横幅石匾一块,长1.6米,高0.7米,青石阳刻,蓝底,是***启四年(公元1624年)秋尚赏司卿姜吉礼立的,意为钟声远播,佛法无边,唤醒大秋世界芸芸众生的错愦迷惑。背面的石券门洞额上,也刻着“慈云普渡”四个楷体金字,意为佛以云彩那样广大的慈心普遍度化众生。凡五台僧尼圆寂后,将名字写在纸上,贴在钟身,意为与钟共存。
教圣地五台山春节民俗风情游
不知道春节期间,除了虔诚的大叔大妈们,有没有对传统民俗和佛教感兴趣的朋友会到像五台山这样特殊的地方来过新年。其实,中国的传统民俗,本就和信仰有着不可分的关系,相辅相成。
听诵经、吃斋饭、贴春联、垒旺火、善男信女祈平安……佛教圣地山西五台山于02春节,举行以民俗风情、僧尼过年为主题的旅游活动。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隅。自东汉永平11年(公元68年)就开始建寺,迄今仍保存着北魏、唐、宋、金、元、明、清等朝代的寺庙47处,荟萃了无数的彩塑、壁画和石、木、玉、铜等雕刻作品及佛经。五台山是全世界唯一的青庙(汉传佛教)和黄庙(藏传佛教)并居一山、共同聚集僧人最多的地方。
五台山春节民俗风情旅游活动持续约一个月,天天都有有趣的活动。农历除夕夜,游客在五台山可参加大扫除、贴春联、垒旺火、贴窗花、包饺子等民俗节目。从正月初一到初三,游人将体验点旺火、燃爆竹、迎喜神、撞钟敬香保平安、请财神等活动。正月十五元
五台山春节民俗风情旅游活动持续约一个月,天天都有有趣的活动。农历除夕夜,游客在五台山可参加大扫除、贴春联、垒旺火、贴窗花、包饺子等民俗节目。从正月初一到初三,游人将体验点旺火、燃爆竹、迎喜神、撞钟敬香保平安、请财神等活动。正月十五元
宵节,更有闹花灯、扭秧歌、耍社火、八音会等节目。另外,游客还可参加捏面人、搓鱼鱼、烧山药、睡土炕、学剪纸、纳绣鞋等有趣的乡野活动。一场民间文艺节目大汇演,将为整个活动画上句号。
佛事活动方面,从年三十的前一两天开始五六天左右,五台山各寺庙将举办纪念弥勒菩萨成道日恭佛法会和僧众拜万佛、放禄马、登黛螺顶拜五方文殊等活动;然后有帝释夭圣诞大法会、五爷庙启智祈福传灯法会。活动期间,游客可随意参加听诵经、吃斋饭、体味1080台阶、晚生普佛日放焰口、善男信女祈平安等活动,体验僧众生活。
佛事活动方面,从年三十的前一两天开始五六天左右,五台山各寺庙将举办纪念弥勒菩萨成道日恭佛法会和僧众拜万佛、放禄马、登黛螺顶拜五方文殊等活动;然后有帝释夭圣诞大法会、五爷庙启智祈福传灯法会。活动期间,游客可随意参加听诵经、吃斋饭、体味1080台阶、晚生普佛日放焰口、善男信女祈平安等活动,体验僧众生活。
特介绍:撞钟敬香保平安,祝福启智佑吉祥钟。中国的华钟,最早出现于北周天和五年(570年)。佛钟的作用两类,一是梵钟,二是唤钟。梵钏,也叫大钟,唤钟,也叫小钟。钟的用途很多,主要是召集僧众、瘵办法会、报时等,其目的是祝福禳宓,救拨沉沦于黑暗中的幽冥鬼魂。据僧人们讲:鸣钟、闻鸣可以修功德,获感应,救脱苦难。五台山圆照寺内的铁钟上,有一铭文说:闻钟声,烦恼轻。离地狱,出火炕,菩提长,智慧增。愿成佛,度众生。五台山的佛钟有55口,但最大最有名气的则是大显通寺钟楼的“震悟大千”幽冥钟了。大显通寺钟楼分上下两层,通体望去,巍峨敦厚,雄伟壮观。二层中间的阁
内,供有地藏菩萨,梁山上悬挂着一口大的铜钟,叫作幽冥钟。这口铸于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的钟,钟身高达2.7米,厚约8厘米,外径1.8 米,重达9999.5斤。相传讳皇帝“万岁”故不足万斤。钟口边缘为波浪形,外部铸有楷书佛经1部,共万余字,字迹至今仍端正清晰。下层石券门洞长 15.4,宽13.6米,可供游人往来。石券门洞正面洞额上,嵌着“震悟大千”四个楷体金字的横幅石匾一块,长1.6米,高0.7米,青石阳刻,蓝底,是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秋尚赏司卿姜吉礼立的,意为钟声远播,佛法无边,唤醒大秋世界芸芸众生的错愦迷惑。背面的石券门洞额上,也刻着“慈云普渡” 四个楷体金字,意为佛以云彩那样广大的慈心普遍度化众生.凡五台僧尼圆寂后,将名字写在纸上,贴在钟身,意为与钟共存. 五台山敲钟的习俗由来经久.每年的家历节日里或逢初一、十五,特别是近年来的春节期间,当地居民、来山的香客居士、善男信女和游客都纷纷争先恐后地去敲钟。传说在显通寺撞一次“震悟大千”钟,敬一炉香,可得事业有成、名利双收之利益:在殊像寺撞一次钟,敬一炉香,可得智慧增长、成才成名之利益…… 在五台山撞钟与别处不同,因一年中有12月、14气、72候,合为一百零八。故撞108下。具体撞法是:紧7下,缓8下,平20下,是为一通。如是三通,连撞105下,然后再撞3下,有后共计108下。其意义是:紧7下,等于撞钟者念诵“大方广佛严经”7字,这会使人云掉烦恼。缓8下,等于撞钟者念诵“奄
伽罗帝耶娑婆河”八字,即会打破地狱,救出受苦受难的众生。平平二十下者,等于撞钟者念诵“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赏性法界性,一切惟民意”20个字,这是向水陆众生施工队食的意思。“三通”等于念诵“奄哑牛”3个,宫是在祝愿死者早早往生极乐世界。今年五台山风景区举办的佛俗民情年的活动中,将组织来山的香客居士善男信女和中外游客在寺庙法师的指点下,选择去敲实现自己心愿的钟。正月初一:弥勒菩萨圣诞日一、年三十安神炮年三十晚饭后家家户户放三声爆竹。并在天地爷神位前焚香,敬纸,民间称为安神。犹如人间宴会前发散请柬,邀请天地诸神,列祖列宗。俗语“安神不响炮,爷爷不知道”,安神炮响过之后,村人就不再上街行动了。二、除夕节熬年一夜边双岁,五更分两年,除夕夜,民间很少睡觉,老年人珍惜时间,不愿在睡梦中度过最后时刻;青年人情绪活跃,不想入睡;一家人围坐,或说,或玩。现在大部分家庭有不睡觉活动,欢乐面和谐,民间称为熬年。午夜,人还要吃几个饺子,称为“交子”,钟声呼过十二点,便迎来了最隆重的新春佳节,春节的一切庆贺活动便坚持着开始了。三、春节接神民俗第一项庆贺活动为接神,愿意是迎接天地诸神下界与民同乐,今天己经成为迎新辞旧的主要象征了。内容有点旺火,燃年草,响鞭炮,点神灯,等等。四、春节祭神习惯摆五盘炒菜、五盘凉菜、五盘干鲜、五盘水果、五盘油炸小吃,“五盘”称为“供献”的特制花馍,取意五福来临。
盛器都是专用的细瓷小盘。五、春节社火五台山地区流传广泛久远的一种民间文娱活动,从春节(正月初一)下午开始正式活动,首先在本村自行娱乐,然后挨门逐户拜年贺喜,一般不进院,只在街里进行,走到谁家口,主人家要用烟糖招待。如果在上一年曾发生死伤灾病的人家,要特别邀请社火队进院表演,称为冲喜:上一年曾娶媳妇、生小孩、盖新房的人家,也要邀请社火队进院表演,称为贺喜,主人招待要落落大方。本村拜年结束后,还要到临近村庄活动,一直到元宵节掀起高潮。
中国特民居—山西五台山龙泉寺 分类:张椽阁 | 标签: 山西五台山龙泉寺 龙泉寺 汉白玉石牌楼 杨家将的家庙 石雕 2009-06-23 19:52 阅读(127)评论(0)编辑删除 在山西省五台山的寺庙中,有一座由家庙改成的佛教寺庙。这座寺庙山门前的石牌楼雕刻精美,很有名气。它就是龙泉寺。 龙泉寺,位于东沟北的山岭下,距离台怀镇约5公里。龙泉寺之名源于寺东侧的一眼泉水。现在泉亭下这股山泉清澈晶莹,味道甘爽。传说很久以前九龙作恶,文殊菩萨施行佛法把它们压在附近这九道山岭之下,在这眼泉水底部还可看到九条小龙的影子,所以被命名为龙泉。泉旁古刹便取名龙泉寺。 龙泉寺始建于宋代,原为杨家将的家庙。明朝时重修,清末、民国初期扩建,成为南山寺的下院。寺内建筑均为清朝和民国时期的遗物。 龙泉寺占地面积一万五千九百多平方米,共有房屋一百六十余间,其中有殿堂十四间。 龙泉寺的建筑,大体上可分为横向排列的三组院落。院落之间有门相通。这种布局在五台山寺庙中并不多见。 东院是龙泉寺的主院。院中纵向布列三座大殿。前为天王殿,内供弥勒佛,背后是韦驮像,两旁为四大天王像,以及哼、哈二将和降龙、伏虎罗汉塑像。中为观音殿,内供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像,两侧为十二圆觉的塑像。后为大雄宝殿,内供释迦牟尼佛、药师怫和阿弥陀佛,两侧为十八罗汉像。中院的建筑亦分为三层,即门殿、宗堂殿、祖师堂。最后一座小院中间,屹立着藏式汉白玉石塔一座。这是南山寺第一代住持和尚普济的墓塔。塔基为四方形,塔下须弥座为八角形。全塔布满雕刻,有小佛像一百余尊。圆形塔肚上,刻着一部《般若心经》。因普济和尚自称是弥勒佛转世,所以在塔肚东南西北四面的拱形门内,还刻有弥勒佛像。同时塔上还刻有普济和尚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时代的图像。西院中也有一座塔,用青石料修筑,规模比普济塔略小。这是南山寺第二代住持岫净文公的墓塔。 龙泉寺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矗立于一百零八级石阶之上,山门外的汉白玉石牌楼。这座四柱三门的石牌楼,是山西定襄县宏道镇的胡明珠等用了六年时间(公元1916——1922年)刻成的。牌楼上有楼头,有拱券,有端庄的佛像,有生动的鸟兽,有繁茂的花卉,有累累的珍果。据统计,这座牌楼上有蟠龙八十九条,柱础石墩上有狮子二十只。牌楼上的各种图案不但精美,而且刻工细致。花蕊、草叶,细如发丝,薄如轻纱;走兽、飞鸟,生动活泼,呼之欲出。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石牌楼后,有一对石狮;石牌楼两侧,有石幡杆;石牌楼和石狮之后,还有石拱桥;地面上铺着平整的石板。龙泉寺山门前是一片石砌、石雕的艺术世界。 龙泉寺一百零八级石阶底部,有一座青砖照壁。照壁上镶嵌的一块汉白玉石雕,可看作是五台山主要寺庙示意图。石雕图案中有松树,有小径,有石塔,有楼阁,有大殿,也有石窟。这些图案分别代表着五台山中的诸多寺庙,如中心庙、演教寺、龙泉寺、佛母洞、栖贤寺、观音洞等。这也是一件很不错的石雕艺术品。 龙泉寺北约五百米处,有一座令公塔。这是北宋著名将领杨业的葬骨塔。杨业死后,被追封为太师中书令,所以将其塔称为令公塔。塔为砖砌,三级六角,通高约十五米。塔旁有杨令公墓碑记。 分享到: 阅读(127)评论(0)编辑删除 上 滥,暂只允许登录用户对此文评论。登录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