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案-1
什么地问《我与地坛》教案
【精华】《我与地坛》教案3篇
《我与地坛》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品位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意。
  3.学习、借鉴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饱含感情、充满哲理的写作方法。
  4.体会作者截瘫后十五年来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真切感受,从而体悟珍爱生命、珍爱健康、感悟亲情、顽强求索的精神内涵。
  5.体悟残疾人的艰难,培养关爱残疾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导入:
  史铁生是一位作家,在他人生最灿烂的时光里,命运却给他带来了最沉重的打击――双腿残废。这对一个原本正常的人来说,是多么残酷的捉弄。他不能再像我们一样想站就站,想坐就坐。当遭到这变故时,史铁生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于是,地坛――这个在他家附近的荒芜冷落的古园,便成了他“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在这个园里,史铁生浸泡了十五年,而他写下的《我与地坛》,就是他在这里浸泡、思考后的结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史铁生的这篇散文《我与地坛》,走进史铁生的内心世界。
  教学设计:
  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作者史铁生和他的散文《我与地坛》。
  史铁生,中国著名编剧、小说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延安插队,三年后,也就是在他21岁的时候,因病造成双腿瘫痪,返回了北京。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他创作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
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散文创作有《合欢树》、《我与地坛》等,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些作品也反映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我们课文中节选的是《我与地坛》中的第一和第二两个部分,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和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命运的关注。
  简单介绍地坛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门外,是明清两朝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坛”指的是祭祀用的台。
  二、分析第一部分
  史铁生对于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的特殊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个特殊的环境就是得天独厚的地坛,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本文的第一节,思索几个问题:
  (一)我为什么喜欢去地坛?
  明确:原因:缘分。仅为着那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作者突然残疾无法正视现实)
  地坛:
  用一个词来概括:荒芜冷落
  而此时的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不到工作,不到出路,失魂落魄。荒芜冷落――失魂落魄
  地坛的破败烘托了“我”的精神状态,同病相怜。
  (二)在地坛我整日思考什么问题?
  明确:1、我该不该;2、为什么生;3、怎样活。
  那么他思考的结果怎样?
  明确: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
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那也就是说,出生的事实人不能选择,不可以辩论;而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是不必急于求成的。因此,对于“我”来说,“我”虽然残疾,但不能一味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平静地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的活下去的信心。
  为什么我会受到这样的启迪,地坛真的仅仅是荒芜吗,同学们一下,描写地坛景的是哪几段?(3、5、7段)
  (三)分析第3自然段:
  也就是说映入作者眼帘的,不只是一座荒芜的古园,同时里面也暗藏生机――“太阳循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给人以希望。
  (四)分析第5自然段:
  主要描写园中小昆虫,这些昆虫共同的特点即是“弱小”影射作者自身,因为残疾,在社会上是弱势体。
  小昆虫们虽然卑微,弱小,且处于荒芜之地,但它们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按照自己的生存方式活着,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生命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它们,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作者由此感悟生死。
  (五)分析第7自然段:
  解决怎样活的问题
  作者在感悟生死后,仍在地坛中深沉的思索,这时候映入作者眼帘的景物发生了变化:
  明确:落日光辉、雨燕高歌、苍黑古柏、孩子的脚印
  地坛在岁月中流露出永恒的一面,由此,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与永恒。因此,“我”虽然经历挫折,命运的打击,仍要珍爱生命,保持乐观精神。
  长存物――生命永恒
  人有悲欢离全,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智者的眼中,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快乐和悲伤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有句话说得好“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当然我们不必
刻意制造苦难,但当苦难来临时,要学会勇敢面对,永不屈服,
  三、分析第二部分。
  作者在地坛“想了好几年”,终于到答案,解决了生与死的问题,从残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而“怎样活下去”是一个与生命相伴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作者独立完成的,他的每一次精神跋涉,都有人伴他同行,这个人就是他的母亲,是母亲的爱与理解伴他风雨兼程。
  “游子吟”中有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唯恐日迟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由此可见,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更是艰辛的,是母亲一滴一滴的汗水编织而成的。而把这样的一份爱倾注到一个残疾的儿子身上,那更是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背后。
  (一)教师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二)我们看这段主要写了什么事?
  明确:我和母亲――母亲爱“我”;我理解并怀念母亲。
  〔问〕母亲爱“我”,她都为我做了哪些事?
  明确:我去地坛,母亲准备;我去地坛,母亲目送;
  我去地坛,母亲来。
  〔问〕那么,我对母亲的理解呢?
  明确:
  1、设想母亲心理。将一个关心爱护儿子,但在儿子最痛苦无助时却不能在他身边的母亲的焦灼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犹其此时这是作者心中所想,是对母爱最深沉的理解。
  2、写小说报答母亲。有感于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爱的伟大。
  3、整日怀念母亲。又是倦鸟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4、痛恨自己的倔强与羞涩一种倔强与羞涩所酿成的苦果极其严重且无法弥补时的锥心之痛。
  〔问〕结合上面的一些分析,体会课文中的母亲是怎样一种形象。
  明确:“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给“我”独处的空间,给“我”去地坛的自由。她甚至做了最坏的准备: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说他真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她承受儿子不幸的双倍痛苦,情愿替儿子受罪,但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问〕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与伟大,使我领悟到生存的意义,价值,使我更坚强的活下去。
  〔问〕本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但第二节好像有点脱节,讲的是我与母亲,同学们考虑一下,是不是第二节与第一节毫无联系呢?那文中有哪句话将两节联系起来了呢:
  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我虽然残疾了,但母亲和地坛教会我感悟生命,教会我勇敢的活下去,成为我重新站起来的支柱,使我成为一个灵魂健全的人。
《我与地坛》教案 篇2
  一、导入新课:放音乐《命运交响曲》
  导语:同学们一定知道这首音乐――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这当中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篇也是抗争命运的文章。(打课题和作者幻灯片)
  问: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答:还写了母亲。
  问:现在请同学们迅速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
  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答: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二、朗读、分析、评价
  第一部分
  1、问: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2、问:“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