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古诗寄江州白马寺
赏析古诗寄江州白马寺江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是杨巨源写给被贬江州的白居易的一首书信体古诗。全诗由对对方的问候起笔,由对对方的婉劝与期望结束,一气呵成,感情自然真挚,既有长者般的关怀,又有朋友般的理解体贴。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首联如拉家常,问候白司马的平安,更问及当地的惠远高僧曾住过的东林寺是否能够住,可见诗人对白司马在江州的动态是比较了解的,至少知道江州的东林寺甚至是白司马曾慕名去过东林寺。诗人对“住得无”的担心,实乃对友人被贬江州时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状态的担心。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颔联承问候而写白司马被贬后的生活大环境:我曾听说那里的湓浦江水像一条衣带盘桓萦绕,那里的庐山风景优美,被说是胜过香炉山。本联用正对的形式、以比喻、比较的手法强调了江州的山水之美。陶渊明用他的田园山水诗向文人开启了一条人生诗意栖居之路:避弃尘网,皈依自然,求取心灵的随性自如。诗人承写江州的山水之美,隐隐中也表露了对白司马有可能在经受被贬的官场打击下于自然的涤荡中产生淡泊遁世之念的担忧。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前两联承对友人在江州的近况的问候而写江州的优美风景,自然天成,不露痕迹地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与担忧。颔联转写友人远谪处境,岁晏之时题诗,天遥之处望阙,思亲之痛、不遇之恨藏而不露。此联用正对的形式,以离鸿、病鹤喻人,把白司马离亲别友、难通音讯和贬谪僻地、体病孤苦的处境直言道出,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与同情。此处的“共情”,正是为尾联的劝勉铺垫与蓄势。
“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照应于首联,尾联用面对面交流的口吻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不要说什么被雨花社所拘束牵绊,避世求佛不应成为你在江州的追求,哪怕处境再困苦、环境再宜遗世独立,在仕途中直上青云依然是你的人生目标和美好前程。合句用长者般的劝勉口吻点出寄诗的意图,耳提面命之态如在眼前,白乐天获书展卷时的感慨深思也可想见。
此诗以七律为书,巧设起承转合,用诗言来问候、共情、劝勉,诗心婉转别致,颇有推敲琢磨之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