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部乱弹——精选推荐
花部乱弹——国剧皮黄——中国京剧
京剧声腔曲调主要是西皮二黄两大类。但清代十朝对皮黄的称呼名目繁多,极不统一,有文字记载的如:花部,乱弹,琴腔,胡琴腔,黄腔,二黄腔,西皮,甘肃腔,西曲,楚调,大戏,国剧。。。最后定名京剧。虽然称呼不一,但主声腔仍是皮黄两大类。不熟悉京剧的人,光从字面推测,便会产生误解,以为是指各地方戏曲。
现摘录清代十朝有关皮黄记载,供广大爱好京剧的戏迷作参考。
北京最先出现的皮黄(乱弹)
明末清初时期:
《五十年来的国剧》(台湾中正书局出版)“谈起北平(北京)的”皮黄来,大致可分三个来源,也可说是三派。第一是在明朝末叶,由陕西经山西传到北平(北京),这是由山西商家介绍去的。明清两朝,陕西商业最占优势,差不多全国的金融,连政府的官帑都在他们掌握之中,他们在北平(北京)势力犹大,看惯了昆腔等等,有些厌烦,先把梆子腔介绍到北平(北京),又把皮黄介绍去(故《滇南集》谓皮黄“犹西曲也”),这是皮黄传到北平(北京)最早的一派。不过,在明朝始
终未能发达,顺治康熙之后,才渐渐地兴盛起来。(按:此文说明清代以前北京便有皮黄,虽尚未发现
当时人的文字记载,但可从明代之人记载的只言片语中寻轨迹。如:明万历四十四年《袁小修日记》记有沙市观剧“一为吴觎,一为楚调”,吴觎是昆曲,楚调是什么呢?《腔调考原》说:“楚调歌而不舞,注谓皮黄也”。道光间李六,李洪贵入京唱皮黄走红。《燕台鸿爪录·三小史诗引》称“京师尚楚调,乐工中王洪贵,李六以善新声称于时”。以上二例供参考)。
康熙·雍正时期:
《安庆弹腔·皮黄合流》(程研文丛197页)“清康熙间(岳西县五河区桃李乡沙岭村)。有个戏曲名优,叫崔学京(1669-1730),约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左右,出山赴陕经商,转而学艺,先唱秦腔后唱高腔
兼唱乱弹腔,......崔学京在外从艺三十余年,于北京,天津时日较长.至雍正初期,方归养天年,乡人尊称崔相公.”(按此文来自崔氏家谱记实说明雍正时,还是有皮黄的。因朝政多变,故资料短缺)
乾隆时期:
《剧话》作于乾隆四十年(1775)左右
谓:“胡琴腔起于江右,今世盛传其音,专以胡琴为节奏,淫冶妖邪,如怨如诉,盖声之最淫者。又名二簧腔。”(按:江右指长江上游,安庆·九江·黄州三省交界。昔琴以弦为簧,内弦称老簧,外弦称子
簧,故二簧乃胡琴别名,清嘉庆间遭禁。其中“今世盛传其音”句,说明二簧腔调以盛行全国各地了。)
《滇南集·杂咏》乾隆四十九年(1784)作者檀草官云南禄劝知县。乾隆间,督运滇铜入京,观剧时所记北京演戏盛况:诗谓:“丝弦竞发杂敲梆,西曲二黄纷乱忙。酒馆旗亭都走遍,更无人肯听昆腔。”原注:二黄出于黄冈黄安,起之甚近,犹西曲也。其自浔阳以西寿阳(即寿春,晋改寿阳,今寿县)以北,皆归西曲,杂以吾咿吾于,其间杂奏鄙谚腔(粗野话),不堪入耳,故以乱弹呼之。(胡琴源于胡地,故谓西曲。)按:“西曲”一说,间接为皮黄是由山陕传到北京的说法佐证。江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剧话》(1775)
谓:“今以山。陕所唱小曲曰:‘西曲’。然亦其俗言之”。(按:乾隆间所记,由竹制胡琴伴奏的西皮调,二黄调,虽流行于长江中下游,然均属西北部传来的“西曲”。而“以乱弹呼之”的西曲《歌坊识小录》释谓“乱弹者何?皮黄之总称也。”)
按:从乾隆年间所载史料来看,时至今日,京剧的核心唱段仍是西皮·二黄,两大类,能说它与清乾隆年间的西皮·二黄毫无联系吗?徽班进京之前,北京城内已经是“西曲二黄纷乱忙”了,京剧的形成能甩开这个源流吗?
《滇南集·杂语·批语》乾隆四十九年“闻郑拓堂已招一班,忽散而南回,地方风气之不开至于如此。名
山(方名山)愤然曰:吾即回家,带六七包头(旦角),随粮艘上座,樱桃斜(街)卖歌,《郑元和》一出,自压倒对肆。与谋官辛苦,不得当,何不出于此,乃大赢。名山豪放子弟(领)爱耍班。时一小子能歌投名山,即收之。穷悴极寒颤,以属予。予欲回滇,莫任此。越数日问名山:此童今何在?则上某班,鲜衣美食,坐后当车,不似拖烟筒,跟名山之模样矣。”(按:当时外地艺人纷至京城搭班,可见京城戏曲之盛)。
《燕兰小谱》乾隆五十年(1785)“蜀伶(魏长生)新出(胡)琴腔,即甘肃调。名西秦腔,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为主,月琴副之,公尺咿唔如语,旦之无歌喉者,每借以藏拙焉”。
(注:项羽三分关中,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至甘肃境内,封董翳为翟王辖咸阳北部至内蒙境内,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至山西和和津一带。三地号曰:“三秦”山西人唱甘肃调,故名西秦腔,俗名山西梆子,但不是晋剧。)
《金台残泪记》道光八年
谓:“甘肃腔曰:西皮调”(查:战国时,魏置皮氏邑,秦置皮氏县,后魏时,改称龙门县,故城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杨村。“西皮调”源于山西皮氏县,故谓“西皮”。)
按:京剧的花旦戏,大都从魏长生那里传承来的。《皖优谱.引论》谓:“魏长生年四十来扬州,受江鹤
亭之聘,演戏一出,赠以千金。盖高朗亭,赫天秀于兹时,皆被其影响,乃转相效法也。(注:北京人刘朗玉即魏长生之徒,与高朗亭同台三庆班)又:《铁莲花》《背娃入府》《庆顶珠》《烤火》《铁弓缘》《清风亭》《小上坟》《卖胭脂》《戏凤》《闯山》《别妻》....成为京剧百演不衰的传统戏。”化妆“梳水头(贴片子)”,“踩跷”,是魏长生的创造。梅兰芳说魏长生的创造,以后旦行争相效仿。魏在唱腔伴奏方面,去掉琵琶,改为“胡琴为主,三弦、月琴副之”,京剧“三大件”形成亦与此有关。因此,不能把其表演遭到批判,就将魏长生排斥京剧前辈之外。
《消寒新咏》成书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谓:“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90)三庆徽部入京,掌班高朗亭”。又谓:“高月官(朗亭),安庆人,或云三庆掌班者。在同行中齿稍长。善南北曲,兼工小调。
(按,《日下看花记》嘉庆八年(1803)谓:月官,姓高,字朗亭,年三十岁,安徽人,本宝应籍。现在三庆部掌班,二簧之耆宿也。”说明高朗亭也唱皮黄。)
《扬州画舫录》(著作始自乾隆二十八年,终至五十八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